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

2021-10-15杨慧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教会刘邦英雄

杨慧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战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死人。一個人只要思考问题,就离不开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有时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如果我们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具体说来,语文教学应该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维训练呢?

一、辩证思维能力

对于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物,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思维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语文课堂中离不开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学完《项羽本纪》,学生是对谁是真正的英雄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认为项羽是英雄的同学说:“纵然狂妄的狮子最终败给狡猾的狐狸,威武的形象却永远在人心中大写;他虽失去了天下,却得到了历史;虽未完成最终霸业,却以狂飙英雄的形象永远鲜明生动地留在后人心中。”

认为刘邦是英雄的同学说:“成者王侯败者寇。引用刘邦赞张良、萧何、韩信时说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英雄,刘邦!”

这样的辩证思维训练,不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教会他们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使他们的心智逐渐由肤浅走向成熟,由偏激走向全面。

二、联想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思维可以通过情节续写、内容扩写进行训练。

三、拓展感悟能力

如果把视野限定在文本之内,我们的收获毕竟还是有限。因此语文课堂上还应该训练学生的拓展感悟能力,让他们以课本为思维的触发点,联系自己的经历拓展延伸,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够深化升华,将思维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读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作家谢云写道: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多么响亮、多么激励人的宣告,直让人觉得热泪奔流,热血上涌。就为着一个梦想,那么多人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对近在眼前的高压水龙头、催泪瓦斯和子弹上膛的枪,报以轻蔑的微笑。为着一个梦想,他们视死如归。

梦想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是上天给人的一种自救的武器,尤其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多少人是靠梦想挺过来的?那时,没人能帮助自己,没人能解救自己。只有那份梦想,还能让自己活在诗意的天空下,尽管那诗意让人落泪,事后想起,或许无限悲凉。但是,就梦想本身而言,我相信这世上再没什么能比它更崇高,因为它能拯救一个人、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

让我们学会梦想,学会用梦想支撑自己的天空,学会用梦想真正放飞自己。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读书,让他们不仅从中学到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情感,从书中读到触动心灵的东西,从书中读到自己,读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

猜你喜欢

教会刘邦英雄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英雄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What I've Learned So 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