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亚低温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

2021-10-13邓旻楠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脑部低温

邓旻楠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主要指脑脊髓表面、脑底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的脑血管疾病,可引起患者突发性头痛、恶心、烦躁、幻觉等症状,若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出现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引起脑功能障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氨甲环酸为临床常用止血剂,可对纤溶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发挥止血效果[1]。但单纯使用该药临床疗效仍不慎理想。亚低温治疗是通过快速降低患者脑部温度,减缓脑部血流速度,发挥保护脑神经组织作用[2]。考虑上述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于SAH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SAH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SA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纳入标准:(1)符合SAH相关诊断标准[3];(2)首次发病;(3)无免疫缺陷或传染性疾病;(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2)存在用药禁忌;(3)合并急性重症脑梗死。观察组中男20 例,女19 例;年龄39~64 岁,平均(53.82±3.42)岁;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2~11 h,平均(4.85±0.73)h;收缩压96~158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126.35±10.47)mmHg;舒张压63~106 mmHg,平均(82.53±8.61)mmHg;Hunt-Hess分级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 7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7 例;年龄38~66岁,平均(54.03±3.58)岁;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1~10 h,平均(4.78±0.81)h;收缩压93~159 mmHg,平均(124.96±10.58)mmHg;舒张压61~108 mmHg,平均(83.19±8.43)mmHg;HUNT-HESS分级Ⅰ级10 例,Ⅱ级9 例,Ⅲ级14 例,Ⅳ级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 参照相关治疗指南[4],两组均接受镇静、止痛、脱水、绝对卧床休息等基础治疗。

1.2.2对照组 取0.25~0.50 g氨甲环酸(重庆莱美药业,国药准字H20056600)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续治疗3 d。

1.2.3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亚低温治疗仪(珠海和佳医疗设备,HGT-200Ⅱ)治疗,使用冰帽进行降温,通过体表温度传感器将患者脑温度控制在32~36 ℃,持续治疗3 d,而后逐渐自然复温。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治疗3 d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即呕吐、头痛症状明显改善,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无新出血病灶出现,肢体功能明显恢复;②有效,即呕吐、头痛症状有所缓解,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无新出血病灶出现,但肢体功能存在一定限制;③无效,即临床症状无改善,肢体功能明显受限,或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有新出血病灶出现[5]。将显效、有效计为总有效。(2)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平均血流速度、昏迷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KJ-2V2M型)检测双侧MCA血流速度,每隔30 min检测1次,连续检测3次取均值;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6]评估两组昏迷情况,该量表包含3个维度,总分15分,评分越低提示昏迷程度越高。(3)炎症因子。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静脉血3~4 mL,以3 000 r·min-1的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双抗夹心内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4)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寒战、感染、头痛)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MCA平均血流速度、GCS评分治疗3 d后,两组MCA平均血流速度低于治疗前,GC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CA平均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治疗3 d后两组MCA平均血流速度、 GCS评分比较

2.3 炎症因子治疗3 d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并发症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SAH属于高危脑血管疾病,发病后患者脑血管机械压迫、颅内压升高,阻碍脑脊液循环,破坏血脑屏障,离子稳态失衡,多种炎症介质及代谢产物大量释放,损害脑组织[7]。因此,快速清除脑部血块、降低颅内压是临床治疗SAH的主要原则。

氨甲环酸是一种止血药物,可强烈吸附于纤溶酶原、纤溶酶,阻碍其与纤维蛋白相结合,发挥强效抗纤溶作用,达到止血、抗炎、抗变态反应的效果[8]。局部亚低温在SAH中应用广泛,具有保护脑组织、降低感染发生率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69.23%),提示对SAH患者采用局部亚低温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SAH发病早期实施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减轻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情况,减轻脑水肿症状,稳定细胞膜,同时抑制内皮素产生,阻碍血管收缩,避免颅内动脉血管缩窄,保护血脑屏障[9]。氨甲环酸与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弥补单一治疗方式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观察组MCA平均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局部亚低温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可降低SAH患者MCA血流速度,改善昏迷症状。究其原因在于,局部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患者脑部温度,可直接调节脑部血流,减缓血流速度,改善脑部细胞能量代谢,缓解脑部氧需求,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亚低温治疗还可增加神经元泛素分泌,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减轻神经元损伤,减轻昏迷症状[10]。

hs-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当机体受到严重创伤或微生物入侵时,该物质水平可急剧上升,可有效反映机体炎症水平;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其水平升高可增加血小板生成素活性,促进脑细胞释放内皮素,还可降低前列腺素水平,收缩脑血管,加重临床症状[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观察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局部亚低温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降低SAH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2]。其原因主要是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及乳酸产生,减少钙离子内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采用局部亚低温治疗SAH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SAH患者采用局部亚低温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缓MCA平均血流速度,减轻昏迷情况,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脑部低温
1632例老年患者使用氨甲环酸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浅析鱼类在低温环境下暴死原因
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新突破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浅析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