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猫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2021-10-12闫俊宇郭利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患猫黄染精氨酸

闫俊宇,郭利伟

1.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2.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

关键字:猫;脂肪肝;检测化验;鼻饲管;输液

脂肪肝是一种可能致死的肝内胆汁淤积疾病,又称特发性脂肪沉积疾病,是猫常见的肝脏疾病。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厌食、黄疸、呕吐、消瘦及流涎,少数的病例会出现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当今社会,宠物主生活水平地提高也带来了宠物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特制猫粮还有各种营养品导致肥胖猫越来越多,肥胖更易引起脂肪肝。

1 病例情况

2019年11月17日,荆州市馨爱宠物医院接诊一例患猫。基本情况:雄性英短蓝白猫已去势,3岁、5.8 kg、39.1 ℃。主诉:该猫平时饮食较为丰富,除主粮外不饲喂动物鲜肉和内脏、营养品。就诊一个月前更换饲养环境,并在就诊半个月前与家中其余7只猫打架受伤。就诊6 d前猫开始食欲下降,2 d前发现未排便,尿液发黄,1 d前开始拒食并蜷缩不动。

2 疾病诊断

2.1 临床检查

该猫精神不振,不愿活动,牙龈黄染,耳朵内侧皮肤黄染,眼结膜黄染;腹部触诊空虚无疼痛感,肠音正常;呕吐胃黏液;呼吸均匀,心率稍高;皮肤弹性差。根据临床症状决定对该猫做进一步检查。

2.2 实验室检查

2.2.1 血常规指标

从表1血常规化验结果可以看出,患猫平均红细胞体积有所降低,血小板数量轻微升高,表示患猫出现贫血,体内有炎症,并且血凝能力可能下降。

表1 血常规指标的检查结果

2.2.2 血液生化指标

从表2中可以看出,患猫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表明患猫有溶血性地肝脏疾病。

表2 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

结合临床检查,血常规分析、血液生化分析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猫脂肪肝。

3 发病原因

各类猫特别是肥胖猫在厌食3 d以上时,身体开始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会有大量的脂肪储备开始出现脂肪分解,释放出脂肪酸。由于猫厌食时精氨酸、蛋氨酸及L肉毒碱会相对不足,而脂肪酸又需要精氨酸、蛋氨酸及L肉毒碱的参与协助从肝脏中代谢和转运出来,这就导致流入肝脏中的脂肪酸无法正常代谢和转运,以甘油三酯的形式不断积聚在肝细胞周围,阻碍肝脏正常功能。

4 治疗与转归

4.1 输液体治疗

以纠正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流涎呕吐为目的,预埋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选择适当的输液种类及必须添加的药物,避免选择含乳酸及葡萄糖成分的输液。处方:①拜有利0.4 mL。②复方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为100 mL:甲硝唑0.5 mL、氯化钠0.8 g)30 mL。③CoVb 1支。④科特壮2 mL。⑤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KCL0.6 g,昂丹司琼0.85 mg sid/bid缓慢静脉注射。⑥0.9%氯化钠注射液60 mL,辅酶A100 U,肌酐100 U,三磷酸腺苷二钠20 mg。⑦阿莫西林50 mg口服。

4.2 营养的支持

插入鼻饲管,注射泵全天定速给予液体食物和水。处方:①Feline肝脏流体配方H/D和希尔斯a/d罐头。②L左旋肉碱400 mg/posid。③精氨酸250mg/posid。④18-AA。⑤黄芪多糖10 mL/posid。⑥丹诺仕(s-腺苷甲硫盐酸)。⑦水飞蓟素50mg/posid。⑧维生素B12半支。以上所有混合制成流体食物。

4.3 转归

输液5 d后血气指标见表3,血清钾3.3 mmol/L。自治疗10 d后精神状态良好,开始自主进食。进食后观察3 d移除鼻饲管,预后良好。

表3 血气指标的检查结果

5 小结

5.1 治疗脂肪肝的关键是要提供营养支持,纠正血液失衡。在患病初期就开始补充营养的猫,生还率达到90%。在机体状态允许安置鼻饲管或咽饲管手术时,建议一定及时安置。相比针管强饲,鼻饲管和咽饲管压力最小,效率最高,可以稳定控制摄食流量。同时,每天要固定时间称量体重,确定饲喂量。

5.2 治疗过程千万注意药物禁忌,如地西泮,奥沙西泮,赛庚定这类食欲促进剂,通常没有效果,还可能产生肝毒性危害身体。还有乳酸林格会加重肝脏负担,葡萄糖会加重低血钾。另外丙泊酚,四环素,类固醇也需要避免。

5.3 治疗同时不忘查找厌食原因。该病例没有原发疾病导致厌食,主要可能是社交方面(换新环境,有新成员加入并与其它猫打架)引起的环境刺激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患猫黄染精氨酸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一例猫瘟热的诊治体会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1 203例临床患猫的血象红细胞分析研究
可擦碘降低手术室地面黄染的应用研究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