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中心进行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2021-10-11张珊珊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产科护理

张珊珊

摘要:目的:探讨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预防产后抑郁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我院分娩的 80 例产妇,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0)接受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变化和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 SAS、SDS 评分(30.16±2.75)分、(26.60±2.15)分与对照组(46.72±4.70)分、(39.68±2.04)分相比较,差异明显(P < 0.05);观察组产妇抑郁发生率(2.50%)与对照组(12.50%)相比较,差异明显(P < 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与对照组(82.50%)相比较,差异明显(P < 0.05)。结论 对产褥期产妇给予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抑郁 ;以家庭为中心 ;产科护理。

产后抑郁是一种感性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通常会伴随整个产褥期,长期的产后抑郁不仅不利于产妇身体康复,影响胎儿发育,也可激化家庭矛盾,因此需及时给予纠正。近些年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逐渐兴起,且得到了产妇的广泛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预防产后抑郁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纳入标准:①生产顺利者。②产妇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可理解并回答问卷内容者。④无个人精神障碍史或家族性精神病史者。⑤无子痫、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等妊娠期疾病者。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过精神内药物者。②合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未婚先孕者。④生理指标异常者。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年龄20~35岁,平均(23.54±4.54)岁;分娩方式:14例剖宫产,26例阴道分娩;生育史:33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BMI:31例正常,9例非正常;夫妻关系:34例和谐,6例不和谐;婆媳关系:33例和谐,7例不和谐。观察组(n=40)接受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年龄20~35岁,平均(23.55±4.52)岁;分娩方式:13例剖宫产,27例阴道分娩;生育史:32例初產妇,8例经产妇;BMI:32例正常,8例非正常;夫妻关系:35例和谐,5例不和谐;婆媳关系:32例和谐,8例不和谐。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①组织本科室的护理人员探讨医患关系改善情况和改进措施,每周开展1~2次。②在产前将产妇的性格、生活环境、家庭情况、家庭成员等信息记录下来,据此分析产后抑郁的原因,更加全面的进行评估,制定抑郁症根本原因量表。③开展家庭成员座谈会,让产妇的家庭成员了解并清楚认识产后抑郁的原因、症状、危害等,然后根据抑郁症根本原因量表制定针对性的产后抑郁预防措施,并叮嘱产妇家庭成员给予支持,帮助创建、和谐家庭关系,重点改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和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变化和抑郁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①心理变化: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价,分值20~8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②抑郁发生率: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分值0~30分,重度:>20分;中度:>13分;轻度9~13分;无:<9分。③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包括8个项目,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评价,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x-±s)表示,组间分别行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产妇心理变化对比

护理后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抑郁发生率对比

两组产妇抑郁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产妇SF-36评分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产后抑郁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多表现为逻辑思维错乱、 逻辑思维错乱、沮丧、焦虑、恐惧、易怒,严重甚至可能没有自理生活和照顾新生儿的能力,其不仅会给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可影响新生儿的性格、情感、认知能力等,危害极大。目前临床尚不完全明确其发生机制,但除遗传因素外,家庭、社会是是主要的影响因素:①新生儿因素:很多年轻的夫妇由于缺乏分娩和育儿的知识,待新生命出现后,会表现出手忙脚乱的情况,导致产妇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②传统思想因素:因“传宗接代”的陈旧思想影响,产妇及其家庭可能存在性别歧视情况,虽然近些年知识教育的普及改善了这一情况,但在某些地区产下女婴的产妇心理压力还是很大。③职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交需求的重要途径,对女性来说,还能带来更多的自信,但产妇却需要在家待产,不能进行工作,因此在枯燥、单一的生活环境下容易出现不良情绪。 通过护理人员与家属的相互合作,加强对新生儿和产妇的照护,促进产妇家庭依赖感提高,让其在分娩和产后恢复的整个过程中均处于鼓励和支持氛围,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结果显示,观察组SAS、SDS、SF-36评分、抑郁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褥期产妇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枝.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6):154,156.

[2]高云燕,郭春霞.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0):133-134.

猜你喜欢

产后抑郁产科护理
产妇性格、妊娠时限及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元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治疗效果的观察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