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活教育”理念,点燃学生习作兴趣点
2021-09-29赵利芳
赵利芳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每当抱着一叠作文本走进课堂时,总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教室里呈现出一副“怨天尤人”的情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要让学生有话写,愿意写,可以依托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激发写作兴趣。
一、学会观察,捕捉精彩,产生兴趣
观察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老师要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傾听,用心灵去感受。如一次,笔者与学生聊天,了解班上学生到校方式。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爸爸、妈妈开车送来的,爷爷、奶奶骑电瓶车送来的,离校近的是自个儿走到学校来的,而这些孩子往往带着自豪感。随后,笔者布置了一项任务:观察、记录上学路上发生的事情,只要你认为有价值就行。一周后的交流会上,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令我刮目相看,很多是反映了浓浓的亲情。尤其是有一名女生含着泪说起年迈的奶奶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天都弓着背,开着电瓶车接送,坐在后面的她望着奶奶的背影,看着随风飘起的银丝,流泪了,决定以后要自己到校。也有学生观察了一路上的家乡变化,尤其是经过地铁三号线建造工地的学生,更是升起一种自豪感。让人欣喜的是部分学生能用独到的眼光来观察一些社会现象:马路两旁的早餐摊,尘土飞扬,卫生情况太差,对人的身体危害肯定很大吧?公路上因为有两辆汽车发生摩擦,并无大碍,可是两位司机互不相让,造成了交通堵塞,大人们的宽容心去哪了……
当然,每个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体悟是有差别的,习作内容也会有不同。这时老师要鼓励与肯定学生的个性表达,日积月累,学生慢慢会产生写作的兴趣。
二、学会倾吐,畅所欲言,培养兴趣
小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老师要解放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说真话,写真心,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的内在需求。
如半命题作文《 ,我想对你说……》,这题目既可对某人说,也可对某物说,能够表达喜怒哀乐,还能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班级里有名男生常不做作业,影响了小组的荣誉,所以有很多学生就写了“小吕,我想对你说……”。习作中恰如其分地指出了缺点,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我还建议这小组开个交流会,读读这篇习作,谈谈感想。在从写到述的过程中,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收获更多。
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也很关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写作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油条的自述》,运用拟人的手法,谈路边早餐的危害,谈对小贩的“抗议”。如《停电以后……》,学生结合亲身体验,“电的作用可真大,我们要节约用电”的感慨由衷而发。笔者发现这类习作能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参与实践,明理达情,提高兴趣
作文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捷径,也是学生能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例如一次写跳远活动,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讲解,自认为已到位,请学生再写,但感觉只是几个动作的串联,少了“血肉”的充实。于是,笔者带着学生来到沙坑边,让学生自己跳一跳,明确跳远的动作要点,谈谈跳远过程中的感受,再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样跳的,找找经验与教训,然后再写,效果甚佳。
在实践体验中,学生积累素材,有事可记录,有情可抒发,有理可阐述,也会乐于表达。
四、学会创造,异彩纷呈,激发兴趣
没有哪个孩子不爱幻想,他们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冒出来,这些都是可贵的作文素材。
例如习作《讲台上的悄悄话》,学生平时观察到在教室的讲台上,常常摆着老师上课需要的电脑、实物投影仪,也会摆放着粉笔、黑板擦,还会有同学们遗失的笔、尺子、橡皮……提示学生想象当夜晚来临时,它们都会聊天、交谈,会讲什么呢?从学生最终完成的习作内容来看,非常精彩:有的写了电脑、鼠标等争功劳;有的写丢失的橡皮、铅笔在控诉……这一作文题既体现出异彩纷呈的个性特色,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浓浓的写作兴趣。
又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八安排的是《故事新编》。在学习了教材中《龟兔赛跑》新编指导后,在学生笔下:乌龟与兔子互相帮忙一起赢得冠军,乌鸦没有再上狐狸的当了,青蛙跳出井后来到化工厂被熏得逃回井底……一则则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的新编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总之,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注重培养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飞扬的舞台,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表达的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