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策略一二

2021-09-29石园园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习题鲁迅课文

石园园

阅读教学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烦琐的、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来说的,它是指对阅读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提问。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出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抵多问的艺术效果。”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和难易程度要贴合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和情感点。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设计主问题,优化课堂教学。

一、从文章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打开文章内容的一扇窗户,透过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诸多内容与它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从标题切入设计主问题。如《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我们紧扣课题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为什么说“青山不老”?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又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学生带着问题读文赏析,了解了老人植树造林的功绩,也从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环境的艰辛感受到老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伟大精神,从而深刻领悟到题目“青山不老”的真正内涵。这样的主问题不仅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感悟主人公形象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也可以从题目切入设计主问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他是个怎样的人?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学生就带着主问题精读课文,理清脉络。老师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出写鲁迅的五件事:笑谈《水浒》、笑谈碰壁、燃放爆竹、救助车夫、关心女佣,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二、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抓住文章的主旨设计主问题,便能居高临下,整体把握。《在柏林》这篇微型小说,其主旨是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主问题可以这样设计: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結局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慈母情深》通过讲述贫穷辛勤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母爱的深沉、伟大。“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慈母情深?”就可以成为这篇课文的主问题。用这样一个大问题代替了诸多琐碎的小问题,学生通过品词赏析、读句感悟,从饱含深情的词句中触摸到真情,感受到温暖,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三、从文章的关键句段入手设计主问题

文章中常会有一些关键句子,或是提炼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抓住关键句来设计主问题也是直接有效的好方法。《好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关键句:“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关键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学生紧扣关键句中的三个关键词“美丽、幽雅、有趣”,赏析了画面中许多美好的人和事,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幸福、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第一自然段这样写道:“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抓住这个关键句,我们把主问题设计为: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里?学生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以后,就抓住“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品读相关段落,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从文章的线索入手设计主问题

有些课文存在着内在或外在的线索,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线索来设计主问题,会起到一问抵多问的效果。《灯光》这篇课文以“灯光”为线索,讲述了对战争往事的回忆,刻画了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歌颂了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主问题可以这样设计:课文围绕线索写了几处灯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掌声》这篇课文以英子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残疾女孩儿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中获得自信,从此改变生活态度的故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默读全文,思考英子在演讲前后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五、从文章的课后习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课后习题往往是课文重点内容的提炼,从课后习题入手设计主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是这样的: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情。我们教学时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设为这篇课文的主问题。整堂课就围绕这个主问题开展、深入、探究。《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这样两个课后习题:①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愿望?②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如果老师备课时能认真解读教材,研究课后习题,那就会发现这两个课后习题就是最贴切的主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课文的内容就解决了,方法也渗透了,学习效果也有了保障。

六、从文章的语言表达入手设计主问题

《桥》是一篇小小说,在语言表达上极具特色,多用短句,节奏感强,这既是渲染当时环境气氛的需要,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所以,主问题可以直接指向其表达特色:小说使用了大量的短句,这样的表达形式与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有什么关系?《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匠心独运地以问句为纽带联结全篇,一步步展露内心的思绪,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主问题就可以这样设计:课文中多处运用了问句,读一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验到文本表达的特色,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实际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并非只限于以上几种。主问题怎么来,如何去,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需要而定,以确保其教学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老师们深入钻研教材,积极思考,能带着主问题意识进入课堂,那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习题鲁迅课文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抓住习题深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