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联合通痹汤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的临床观察
2021-09-28史艳花薛培忠李雪瑞
史艳花,薛培忠,李雪瑞
(准格尔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0 引言
麻木是中风病常见症状,属肢体感觉障碍。“麻”为肌肤感觉异常,指肌肤蚁行感或触电感,“木”指肌肤感觉的丧失,不知痛痒,如木厚感[1]。针对脑卒中治疗,即使患者病情好转,但是麻木症状大多持续存在,很难消除。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麻木,主要采用营养神经、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中医学对于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我科采用眼针联合通痹汤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科住院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纳入研究,按就诊顺序编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两组。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2~78岁,平均(53.3±7.6)岁,病程 15~28 d,平均(16.2±1.6)d;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6~75岁,平均(54.2±5.4)岁,病程15-31 d,平均(17.8±1.4)d。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中风病的诊断标准。主症: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偏身感觉异常,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饮水呛咳,瞳神变化,目偏不瞬,共济失调;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以上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1.2.2 证候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肢体软弱,手足肿胀,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心悸便溏,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涩。
1.2.3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中医证型属于气虚血瘀证者;患者病程2~12周;患者年龄在40~80岁,性别不限;患者意识清醒,查体合作,可清楚表达,生命体征平稳者;患者志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患有严重肝、肾疾病、肿瘤及精神病者;有针刺禁忌症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具有可能导致肢体麻木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以眼针联合通痹汤加减治疗。(1)眼针疗法。取病侧、上焦区、下焦区、心区、脾区穴位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32号0.5寸的一次性毫针,采用眶外横刺法,距眼眶内缘2 mm的穴区处,从穴区的一侧斜向刺入另一侧,刺入真皮到达皮下组织,进入0.5寸,保持针体处于所刺穴区内,不施加行针手法,留针30 min,1次/d。(2)通痹汤。药物组成:黄芪 30 g,桂枝 12 g,白芍 12 g,当归 12 g,川芎 10 g,桑枝 15 g,鸡血藤15 g,牛膝10 g,生姜18 g,大枣10 g。1剂/d,水煎取400 mL,早晚饭后分2次口服。
2.2 对照组
通痹汤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感觉评定量表(FMA)评分[5]。
评测患者四肢感觉功能,共分为2个部分:轻触觉和本体感觉。轻触觉包含4个部位,本体感觉包含8个部位,共12个部位。各个部位FMA评分由重至轻分别计0~2分,总分最高值为24分。
3.2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
根据治疗前、后FMA评分计算治疗改善率。治愈:改善率≥90%;显效:改善率70%~90%;有效:改善率30%~69%;无效:改善率<30%。改善率=[(治疗后FMA评分-治疗前FMA评分)/(24-治疗前FMA评分)]×100%。
3.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肢体麻木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中风肢体麻木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中风肢体麻木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治疗前治疗组 30 8.76±2.12 17.28±4.29a 8.52±3.54b对照组 30 8.69±2.09 14.37±4.32a 5.68±1.05
5 讨论
卒中后麻木具有病程长、疗效差的特点,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中药治疗,能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通过对机体整体功能调节,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消除或缓解麻木[7]。
眼针疗法由彭静山教授首创,以眼与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为理论基础,通过针刺眼部脏腑所属穴区,调畅气血阴阳,改善相应脏腑、经络功能。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者,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根据脏腑取穴原则,取心区、脾区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再加肾区以补肾填精。患者偏身感觉障碍,根据三焦取穴原则,取上焦区、下焦区;根椐八廓学说,上焦区为会阳廓,属命门,络通上焦,命门是生命动力发生的源泉,故刺激上焦区可促进命门之火的恢复,加速中风后患者的康复;下焦区为关泉廓,络通于肾与下焦,肾络于下焦为阴精养化之源,所谓久病及肾,肾虚为中风患者一个不容忽视的病理基础,刺激下焦区可助肾阴,扶正以利驱邪。针刺以上穴区,以达调畅气血、平衡阴阳、活血通络之功[8-9]。
受王清任“气虚血瘀”中风理论影响,本文认为中风后麻木的病机关键在于气血运行障碍,肌肉、皮肤失于阳气温煦及阴血之濡养。临床实践中自拟通痹汤,本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而成。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为治疗血痹的专方。血痹是由于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引起,临床以全身或局部肌肤麻木为主症。中风后肢体麻木病机及临床表现与血痹极其相似,因此,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指导思想,应用其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全方益气通阳、和营通痹,切中麻木病机。紧抓中风病经脉痹阻之根本,辨病论治,加入当归、川芎、鸡血藤以补血活血通络。临床中应注重引经药的运用,上肢麻木,加桑枝或姜黄;下肢麻木,加牛膝;背部麻木,加羌活;胸前麻木,加桔梗;面部麻木,加升麻上行引药入经。
本次临床研究,眼针联合宁神汤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