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的优质护理措施分析

2021-09-28崔艳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崔艳丽

(曲周县中医院,河北 曲周 057250)

0 引言

我国现今老龄人群逐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也属于高发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多数会出现肢体偏瘫等后遗症,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1]。在脑卒中患者中进行有效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但是患者发生语言障碍、肢体偏瘫现象,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偏瘫的患者采取优质的康复训练护理,提高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现将护理成效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的脑卒中所致偏瘫的患者34例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析,此组患者意识状态均为清醒,伴有肢体偏瘫,排除意识障碍,全身瘫痪、严重其他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例数相同,每组1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和女分别是10例和7例;年龄48~80岁,平均(64.8±6.4)岁;偏瘫部位左侧有9例,右侧有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和女分别是9例和8例;年龄47~79岁,平均(65.2±7.1)岁;偏瘫部位左侧7例,右侧10例。对比研究中的两组患者一般护理资料无差异性(P>0.05),可进行护理研究对比。

1.2 方法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遵医嘱正确药物治疗、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帮助等。对照组开展常规的康复训练措施,观察组中研究对象开展优质的康复训练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提倡优质护理方式

①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水平以职称、工作年限、自身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做好分级护理管理,能够在优质护理中有效的分配工作任务,发挥全效的功能。②科内主治医生以及责任护士要固定,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任,保证护患之间的沟通工作。③责任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主动询问患者的要求,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采取个性护理的优质护理。

1.2.2 心理优质护理

由于患者肢体偏瘫以及语言障碍等,导致患者沟通能力降低,心理存在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甚至对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失去希望。因此在治疗中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关心体贴患者,解除患者的烦恼的同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多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帮助患者了解偏瘫的相关知识、转归方法,告知患者有效的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是能够提高生活能力,改变偏瘫情况的。 可以向患者讲解成功康复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建立生活目标[3]。

1.2.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和护理的前提,患者住院期间能够感受到被医护人员尊重,理解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困扰,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消除患者自卑的心理,使医护人员增加患者的信任。

1.2.4 选取合适的体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保持偏瘫肢体功能位,有利于患者舒适,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向家属和患者讲解避免对患肢强行牵拉,以免伤害肢体组织,定期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1.2.5 被动运动和按摩

患者发生一侧肢体障碍时,长时间患侧肢体会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帮助患者上肢肩部、肘部、腕部以及手指进行被动活动;帮助患者下肢做髋部、膝部、踝部等关节的被动活动。对患者进行活动时要询问患者的舒适度,注意每次关节被动活动时间适宜,不宜太久时间,以免患者产生疲劳,指导家属进行按摩,提升患者的康复疗效[4]。

1.2.6 站位的训练

由两人对患者进行搀扶开始训练站立,包括静止站立、行走站立以及站立的耐力锻炼情况。站位训练一般开始的时间在2 min,逐步增加时间,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完成训练,增加患者的意志力。

1.2.7 行走训练

从站立的过程中逐步指导患者进行行走,刚开始行走时需要两人搀扶,使患者缓慢行走,行走前先做迈步训练,再进行跨越训练,最后进行爬楼梯训练,逐步进行,可以使用助行器或者拐杖帮助行走,行走过程中注意安全,需要有陪护监护,在患者做任何康复训练时均要鼓励患者,使患者有信心完成训练。

1.3 结果判断

(1)运动功能的评分[5]。对于两组患者均进行比较,分值越高运动能力越强。

(2)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6]。采取Barthel评分表进行,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3)生活质量调查评定:采用综合问卷(GQOLI-74)进行调查[7],其中有4个维度,满分100分。

(4)对比患者满意度方面;采取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护理研究结果均使用SPSS 23.0进行对比,计量数据采用()表现,并应用t检验,当P<0.05,则表示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

两组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两组经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数值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疗效( , 分)

表1 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疗效( , 分)

组别 数量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7 25.83±11.06 42.72±20.59 43.32±24.8869.32±23.21对照组 17 25.99±12.07 38.87±23.21 43.97±20.7963.26±22.86 t 0.925 6.362 0.931 8.442 P 1.233 0.024 1.291 0.011

2.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体数值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 分)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患者满意度观察组 17 67.43±6.2066.02±6.8167.42±7.21 65.70±6.8298.20±1.21对照组 17 51.42±7.2453.33±6.3150.23±6.25 51.24±6.1990.37±1.37 t 9.232 8.353 9.371 8.926 7.321 P 0.013 0.011 0.010 0.016 0.012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此类患者治疗后的致残率相当高,常会出现肢体偏瘫,改变患者的生活能力,对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并承受着经济压力。肢体偏瘫后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的提高。

本文针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开展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做精细化的管理,针对每一位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开展优质的康复训练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研究结果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几项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综上,对于肢体偏瘫的患者开展康复训练的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较前提高,其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以及运动功能均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在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积极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