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探讨
2021-09-28李子政
李子政
(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东辽 136699)
0 引言
心力衰竭是指因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伤从而造成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引起的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一系列综合征疾病[1]。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又称心功能不全,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是要尽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要针对患者的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患者的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患者的住院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能否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取的来我院诊治的100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均经心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造影等检查确认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581例,女性419例;年龄48~72岁,平均65岁;病程持续时间均超过7 d;原发病有肺源性心脏病238例、冠心病324例、高血压心脏病438例;根据心脏病协会有关心功能的分级标准,评价为Ⅰ级207例、Ⅱ级282例、Ⅲ级293例、Ⅳ级218例;收缩性心力衰竭者54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者452例。
2 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调整至2~4 MHz,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检查。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将探头置于患者的心尖搏动处进行扫查,待屏幕显示出患者的完整心尖四腔时,在此切面上观察患者的各房室内径、室间隔及心室外侧壁的厚度、运动情况,了解各瓣膜的结构和血流状况;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等左心形态指标;利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进行分析。
3 结果
所有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后期内径及左心房内径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正常参考值(见表1);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心力衰竭超声指数正相关,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心力衰竭超声指数数值越大(见表2);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接近正常者,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变化差异不大,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者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见表3)。
表1 心脏形态及功能相关指标对照( , n=654)
表1 心脏形态及功能相关指标对照( , n=654)
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衰 57.65±5.55 12.05±1.15 10.55±1.35 52.45±9.55 35.35±3.15 36.05±13.45正常值 40.15±3.25 9.75±0.85 9.55±0.45 45.55±8.45 25.65±2.85 62.15±7.65类别 左心室内径(mm)室间隔厚度(mm)左心室后壁厚度(mm)左心室舒张后期内径(mm)左心房内径(mm)
表2 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关系( )
表2 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关系( )
项目/心功能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NT-proBNP(pg/mL)2.35±0.453.25±0.65 3.50±0.603.75±0.46心力衰竭超声指数 1.75±0.553.45±1.25 4.75±1.556.35±1.45
表3 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对照( , %)
表3 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对照( , %)
类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接近正常者 346 62.85±12.15 61.25±9.75降低者 654 36.15±13.45 56.35±6.45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增快、压力的不断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威胁全民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之一[4]。慢性心力衰竭的致病原因较多,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缺乏典型性,明确诊断需要结合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一系列医疗手段,治疗措施的制定也需要明确病因、病史等,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出病因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彩色多谱超声检查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其中的心脏彩超作为一种检查快速简便、可重复性强、无创伤及辐射性、观察全面性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实践证明,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够动态展示心腔结构、心脏瓣膜、心脏搏动、体内血液流动的流速、波动速度等情况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6]。
心脏彩超在左心射血分数的测量中具有准确性高、敏感度高的优势,测量所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和客观性,此外还能够反映出患者左心室的衰竭程度,其对于左心室壁的测量在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测量数据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7]。
本组资料统计显示,同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接近正常者,在治疗后其左心射血分数变化不大,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明显降低者,在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射血分数,在临床病因诊断中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但能够作为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8]。
本组资料统计显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与NT-proBNP、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呈正相关性,由此可见,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能够为心功能分级提供严谨性、客观性的判断数据,能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级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左心室射血分数数值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作为单一的临床诊断标准,但心脏彩超能够观察心脏的形态,测量心脏的功能指标,有助于鉴别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