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
——基于西部大学生的实证分析
2021-09-27□李志刘倩
□ 李 志 刘 倩
一、问题的提出
人才不足是制约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艰苦边远地区作为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区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硬骨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人才作为支撑区域深化发展的第一要素,愈显重要。基于此,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如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于2014年和2016年先后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再次对鼓励人才去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就业做出重要部署。而在系列基层人才引导政策背后,大学生一直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体。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2015年,仅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基层服务政策就多达百余次(项)。[1]从1983年的选调培养[2],再到2003年动员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3],大学生去基层实现了从被动分配、志愿服务到有偿合约的转变;从“大学生支援服务西部计划” “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种类紧随实践需要而日渐多元化;从培养革命接班人、加强基层建设、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到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基层青年人才队伍,政策目标的复合性逐渐凸显。但调研发现,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仍有待改善。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更倾向于把基层经历当作再就业的跳板,导致其在基层服务年限到期之后就选择离开;另一方面,存在大学生融入基层困难,无法在基层发挥能力和价值,甚至半途而废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与部分大学生服务基层意愿不高有关。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积极性,让大学生能够持续、有效地留在基层,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关注。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不同类型大学生群体的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展开了相关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欠发达地区相关人才紧缺的问题,研究对象涉及职业疗法医学生[4]、临床医学生[5]、定向医学生[6]、护理专业大学生[7]、免费师范生[8]、涉农专业大学生[9]等。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人资本和家庭资本两个方面。其中个人资本方面,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10]、学历、学习成绩[11]、同学关系[12]、个人政治面貌、职业发展规划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家庭资本方面,家长的职业地位、家庭收入、家庭所处社会阶层[13]和家庭文化资本[14]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此外,部分学者关注到乡情和地缘的契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所产生的特殊影响。研究发现,是否在欠发达城市地区生活以及是否出生在欠发达地区[15]、是否具有农村背景[16]是显著影响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意愿的共同因素。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在生源地和就学地就业。[17]也有研究得出,“如果鼓励学生去农村、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就业,可以对以下群体更为关注:专科生、就业形势悲观者、来源地层级较低者、就读于中西部者”[18]的结论。由此,可以认为地缘契合度较高的西部大学生将成为支援艰苦边远地区基层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以西部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地区认知因素、政策因素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探究影响其基层就业意愿的关键因素,最终围绕激发西部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提出对策建议。
综上,基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统计范围(试行)》和原人事部发布的《关于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的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将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定义为,“个体对前往国家明确定为艰苦边远地区区域内的广大农村、城市街道社区的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非公有制组织,以及中小企业、艰苦行业、艰苦岗位等就业的主观诉求,是基于地区认知和基层认同的综合倾向”,并以此作为结果变量。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解释变量为个体特征因素(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学校类型);家庭因素(生源地、是否来自艰苦边远地区、家庭年收入);地区认知因素(对自然环境的评价、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评价、对职业发展环境的评价);政策因素(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政策了解程度)。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工具为“西部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研究调查问卷”。基于文献资料分析,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认知的条目。使用的开放式问卷避免直接了解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环境的评价,而是用“请描述你印象中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环境”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以保证条目内容尽可能真实且全面。经过对所收集条目的二次整理,最终归纳出具体维度及指标,汇总修订后形成最终的封闭式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试测以及信效度检验(Cronbach’s ɑ=0.83)。有效保证问卷科学性之后,正式对西部高校应届的大专生、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调查。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陕西、重庆、四川、新疆等西部省区为代表,选取上述省区中的7 所高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选择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为尽量减少潜在就业意愿与实际就业行为的差异,本研究仅选取对就业信息较为关注、对就业选择思考更为深入的应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为保证高校的代表性,调查对象涵盖985 高校、211 高校、普通大学和高职院校。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定点发放,共计发放问卷1 954 份,有效回收1 870问卷份,有效回收率为95.70%。此外,本研究选取部分在校学生、基层项目参与者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从业者进行了访谈,来全面把握影响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关键因素。
(三)样本描述
从个体特征看,性别方面,男生占56.9%,女生占43.1%,;在学历方面,有54.1%的学生是本科,34.5%的学生是专科,11.4%的学生是研究生;户籍方面,城镇户口占42.5%,农村户口占57.5%;独生子女占34.2%,非独生子女占65.8%;在学校类型方面,有48.5%的学生来自985、211 高校,20.1%的学生来自普通大学,31.4%的学生来自高职院校。
从家庭因素看,所有受访学生中,东部地区生源占19.6%,中部地区生源占8%,西部地区生源占72.4%,说明西部高校吸引的大多是西部省份的学生前来就读。从学生家乡的经济发展水平看,有39.2%的学生来自艰苦边远地区,60.8%的学生来自非艰苦边远地区。从家庭年收入情况看,受访学生的家庭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数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在6 万元及以下,占63%;6 万元以上12 万元及以下的占25%;12 万元以上18 万元及以下的占6.9%,18 万元以上的占5.1%。
本研究对地区认知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地区认知因素主要指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的一系列特征的认知评价,是将其与内心预先设定的择业区域标准进行比较产生的结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开放式问卷,本研究最终确定了13 道题目,采用传统李克特五点量表对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的认知进行测量。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三个公因子,分别为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和职业发展环境。KMO 统计量为0.921,Bartlett 球形检验统计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三个公因子解释的累计方差为66.7%,说明提取的因子能够较好地解释变量内容。从均值上看,受访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的自然环境评分较高,为3.73 分,对社会生活环境和职业发展环境评分较低,分别为2.38和2.41。
本研究也对政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政策因素主要指西部大学生对国家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本研究采用传统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量。总体来说,受访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并不深,选择非常不了解的占9.7%,选择较不了解的占32.9%,选择一般了解的占38.7%,对政策比较了解的占15.7%,而对政策非常了解的仅占3%。以上是应届毕业生的数据。与低年级大学生相比,应届毕业生因正处于关键的找工作阶段,其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应该是最高的,但结果并不乐观。
从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看,有34.2%的受访学生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21.6%的学生不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有44.2%的学生对此态度是无所谓。这说明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持观望态度。
(四)模型构建
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是有序分类变量,因此本研究采用有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在公式1 中,P表示“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概率;px,xf,xr,px为解释变量,分别代表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艰苦边远地区认知因素和政策因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几个二级变量,具体名称及赋值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三、研究分析
本研究采取有序回归分析方法,以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为因变量,从西部大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地区认知因素、政策因素四个维度,分析不同因素对西部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具体结果见表2。从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结果看,似然比显示P(sig.)<0.001,说明至少一个变量系数不为0,模型整体有意义;经过平行线假设检验发现,模型允差均大于0.1,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则表示该模型各自变量之间无共线性存在。以下是不同维度对因变量的影响结果分析。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一)个人特征对西部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1.学历
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学历对其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与参考组(研究生)相比,大专生和本科生更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其OR 值均远大于1(OR大专生=1.809;OR本科生=1.845)。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大专生和本科生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意愿为研究生的1.8 倍,而大专生和本科生的OR 值非常接近,所以二者意愿差异不大。高凯等人研究发现同样条件下,专科生比本科生有更明显的基层就业倾向。[19]
2.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其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更不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其OR值小于1(OR=0.646),表明独生子女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意愿仅为参考组(非独生子女)的64.6%。
(二)家庭因素对西部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1.生源地
生源地对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与参考组(生源地为西部)的大学生相比,来自东部和中部的大学生更不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其OR 值都小于1(OR东部=0.550,OR中部=0.539)。这与张抗私和王振波的研究结论一致: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意愿远高于其他类型生源地的学生,这说明在引导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时要重点引导农村籍大学生。[20]
2.是否来自艰苦边远地区
是否来自艰苦边远地区对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影响显著。来自艰苦边远地区的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显著高于来自非艰苦边远地区的大学生,其OR 值远大于1(OR=1.800)。这意味着来自艰苦边远地区的学生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机率是来自非艰苦边远地区学生的1.8 倍。这个结果也再次验证了高耀等人的研究结论:出生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意愿显著高于出生地为城市的大学生。[21]
3.家庭年收入
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收入对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OR 值远大于1。随着家庭年收入的降低,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成倍上升。家庭年收入小于等于6 万元的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最强烈,是参考组的3 倍多(OR家庭年收入小于等于6万元=3.390)。李学婷等人的研究也部分证明了这个结论:家庭年收入越高,基层就业意愿越低。[22]
(三)地区认知对西部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艰苦边远地区认知的三个维度对西部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西部高校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认知评价越高,其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就越强烈。此结果与张亚楠的研究发现一致: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时,更倾向于选择对其进行积极评价的发达地区。[23]从回归结果看,职业发展环境评价对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略高于自然发展环境评价和社会生活环境评价对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OR职业发展环境=1.246;OR自然环境=1.168;OR社会生活环境=1.113),说明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考虑职业发展环境。中国青年网也曾做过类似调查,发现个人发展空间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因素。[24]
(四)政策因素对西部高校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显著影响西部高校大学生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意愿。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家关于大学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政策了解程度每上升一个层次,其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就增加为原来的1.351 倍。这种结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一方面,国家现行的大学生基层就业鼓励政策均给予了二次就业或升学相关的优惠政策,也就意味着基层就业政策的吸引力会随着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的提高而提升;另一方面,艰苦边远地区降低基层公务员进入门槛的政策无疑会让心怀“考公梦”的大学生心动,从而增加了其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意愿。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从个人特征因素、家庭因素、艰苦边远地区认知因素和政策因素四个维度对西部高校大学生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西部高校大学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是个人基于就业竞争力理性选择的结果。在择业的初期,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但在市场筛选机制作用下,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历、学校类型、就业能力理性设定和调整择业目标。对于西部高校大学生来说,其生源和学校所在地域可能影响其就业竞争力,尤其对于学历水平比较低、学校影响力小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有更大可能成为基层人才的补给者。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这个现象。除了15.9%的受访学生表示坚决不会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以外,其他学生都会在不同的择业阶段考虑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
第二,家庭环境影响大学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意愿。因为家庭年收入的最低档设置为6 万,因此从数据上并不能看出来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是否非常薄弱。一般情况下,家庭年收入越高,家庭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支持就越大,因此大学生即使有很大的就业压力,也不会迫于生计而选择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与此同时,来自艰苦边远地区的大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加之家乡可能还有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长期的环境培育了他们对艰苦边远地区最真实的认知和认同,因此在择业时就对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有更强的倾向性。
第三,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的认知评价是影响其选择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评价越高,相应地说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的就业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其预期就业地标准较为一致,大学生对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认同感也就越高。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和职业发展环境与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系数看,西部高校大学生最看重职业发展环境,其次是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关注职业发展超过关注保健因素。
第四,政策因素是推动大学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的重要驱动力。从政策本身来看,从精神动员、学费补偿,到考研加分、考公务员加分、各类津贴补贴、保险,基层政策的激励手段已经比较完善。对就业压力较大的群体来说,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可以当作升学或再就业的基础,这些政策都是极具吸引力的福利。但在政策宣传推广方面,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仍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受访学生中只有17.8%的学生了解国家关于鼓励大学生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政策的原因。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不断优化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引才政策的设计。在城乡发展失衡、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环境和生活配套不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倾向于城市就业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引导大学生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作为人才流动的逆向调节,势必需要基于地区吸引力和人才实际供给情况不断优化政策设计。首先,要制定科学、务实的岗位门槛来提升基层岗位的包容性。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要转变学历至上的观念,适当降低用人门槛,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人才缺口较为严重的学校和医院,要更加关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能力以及服务稳定性的综合考量。引才政策要引导用人单位在“退而求其次”的基础上加强人岗匹配、力争人尽其用;其次,要在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引才政策设计上充分重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系统的政策明确基层岗位的职业发展路径,让大学生看到扎根基层的方向和希望,增加其投身基层的动力。
第二,关注和鼓励艰苦边远地区生源反哺家乡。在城市接受了现代教育洗礼,又熟知家乡风土人情的艰苦边远地区生源,无疑是最佳的扶贫力量和基层建设者。目前全国部分乡镇已经在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工程,高校可以发挥“本土人才”工程的前导作用,提前关注来自艰苦边远地区的学生的就业意向,从而提升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人才储备的精准性,避免让村镇最后兜底导致错过优秀人才或人才错过最佳就业时机。高校就业相关部门可以定期汇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的人才招聘信息和引才政策,使来自艰苦边远地区的学生在就业的各个阶段都知晓家乡伸出的橄榄枝;要及时关注艰苦边远地区生源的就业意向和返乡顾虑,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乡情”和“乡愁”鼓励动员其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在满足其情感需要和现实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对供求双方的链接作用。
第三,增加大学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的实践经历。艰苦边远地区分为六类,但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对艰苦边远地区的认知缺失或存在认知偏见,从而形成不太客观的评价。可通过拓宽大学生基层实践的范围,增进大学生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和职业发展的认知,使大学生形成对艰苦边远地区真实、客观的评价,增进其对基层就业的好感;加强高校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基层社会组织、企业的合作,通过统一实习的方式让大学生参与基层工作,了解基层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能力和工作节奏,在实践中提升其基层服务的能力和服务基层的信心,促使其发现基层工作的乐趣和重要意义,最终产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热情和信念。
第四,加大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要拓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渠道,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宣传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对个人和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培育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树立扎根基层的楷模形象,宣传、表彰在艰苦边远地区基层默默奉献的敬业者,通过榜样的力量消除家长对艰苦边远地区的偏见和顾虑,培养社会公众对基层工作者的尊重和认同感;高校要将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人才培养融入思政课程、职业发展规划相关课程中,让大学生充分理解国家战略的初心,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培养大学生将自我发展与国家振兴相联系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推动大学生从单纯为了找工作的就业选择向胸怀家国的发展选择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