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有言 沉默无解
2021-09-26刘玉华邱岩
刘玉华 邱岩
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读罢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我不禁掩卷深思。诚然,真教育的精髓是“心心相印”,而这彼此相印的心,不仅有教师捧着的一颗炽心,也需要学生诚挚受教的虚心,以及家长“与子偕作”的热心。一颗颗跳动的心灵彼此相应,共同奔腾着树人的血液,强壮着教育的生命。如若其中一方心门闭塞,那便会陷入僵局。比如下面这则案例——
自古至今,教育的真谛都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说得通俗点就是智商和情商并行,否则光是书呆子,以后如何涉身社会?可是,面对班里的某些同学,我只想送给自己一首《凉凉》。老师掏心掏肺给你建议、为你点评、不断督促,只换回置之不理——假装没看见、坚决不回复、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天真的孩子啊,未来充满挑战,不懂得尊重、不通晓礼仪,你曾自诩的成绩和智商又算什么呢?
这是任教高三的岩老师写的一段话。事情的起因是,寒假期间岩老师每天辛辛苦苦按照计划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并督促按时上交。他认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的建议,加上备课和语音讲解,岩老师经常忙到深夜甚至凌晨。假期刚开始,学生们基本能每天按时上交全部作业;几天后,上交部分作业;再后来,直接不交作业。老师多次督促,学生置之不理……岩老师对学生的漠视感到很受伤,发了这段话后,老师们纷纷留言,表示有同感。
毋庸置疑,学生的心门关闭了,教师窘迫而又心寒地徘徊在学生的心门之外,满腹哀怨却又无计可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反思。
一、反思老师自身的做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需要先行在教学上反思:现在的作业上交情况不佳,由什么原因导致?是学生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能按时上交作业?还是假期懈怠懒于做作业?抑或是认为作业布置不合理,与自己学习无益处?这需要教师一一查找原因,然后逐一“对症下药”。
如果说反思教学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考量自己的“炽心”,那么查找原因,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忖度学生的真实想法,需要“慧心”“巧行”。第一种做法是直接询问学生,但既然学生对教师的督促假装没看见、不回复的话,估计这种方式应该不是最佳的沟通手段;第二种做法是询问和该生关系比较好的学生,毕竟学生年龄相仿、兴趣一致,他们之间容易敞开心扉,比较容易了解情况;第三种做法是和该生的家长沟通,看看孩子不交作业的症结在什么地方;第四种做法,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变换一下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如教师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任我唤你千百遍,你咋还是没听见?奈我痴情碎碎念,绝情如此我心寒……
后面三种做法固然都可行,但施行过程中也需“蕙质兰心”:第二种做法,尽量和学生沟通好,若处理不好,难免让学生有打小报告之嫌;第三种做法,虽然和家长沟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措辞、张弛有度;第四种做法,目前可见最佳,自带“一笑泯恩仇”的效果,用开玩笑的口吻和学生沟通,有效化解學生以前不回复的尴尬,也巧妙地给学生一个台阶下,用诙谐温柔的力量,倒逼他们自省自察……
教师了解清楚了学生的情况,后面工作就容易做了。若是学生身体不适或者家中有其他事情,可以和家长沟通解决;如果是学生思想懈怠或者对作业有抵触情绪等,则可以教师、家长配合,共同做通学生工作,帮助学生打开心结,相信学生会迅速调整状态的。
二、反思家庭教育的问题
诚然,对于学生来说,假期学习的主战场已经从学校转到了家庭。那么,在这一特殊时期,家校联合便成了假期助推学生成长的力量。家长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如若家长心门半遮半掩,也会使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校联合的传统由来已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课堂。孩子最早的品行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但是要把家庭教育真正搞好,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从岩老师所授班级学生的家庭来看,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患有重大疾病,有的家庭关系较为冷漠,其中不乏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的家庭。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品行及教育疏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其性格敏感脆弱、情商偏低等。还有一些家长疲于工作、人际应酬,懒于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督促,认为教育职责在学校……如此种种,都提示我们家校沟通的重要性。
家校联合沟通的桥梁不容忽视。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一株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家庭给予他根芽的坚实、土壤的肥沃,学校则给予他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这需要双方的合作形成合力。“爱其子而不教,尤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尤为不教也。”在假期学习中,家长的督导很关键,对待孩子的懈怠,家长一定要加以纠偏校正,如果不加重视,势必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健康发展。
三、反思学校德育的问题
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此言一语中的,点出德育的重要性。
不可讳言,学习成绩“一俊遮百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个别学生成绩好,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感恩。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是否与我们平时教学中注重成绩较多,而对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所忽视有关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记得去新疆送教时,兵团十二师高级中学的学生见了老师会主动鞠躬问好,学生自主管理、自己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包括卫生间等。我们送教的老师都有些惊讶,纷纷感慨:在自己的学校,学生根本不可能干这些。毋庸讳言,在很多地方学校,学生只顾学习,后勤的饮食、卫生、住宿等,都是由学校老师负责,学生很少参与,他们对学校的服务百般挑剔,甚至个别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所以,优秀品行的养成是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的,需要持续抓好、久久为功。学生优秀品行养成难的症结或许在于“急功近利”式的唯分数教育,在于日常德育教育引导上的不足或缺失,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德育渗透的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告诫青年学生: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有些事没有做好,这不要紧,只要自己意识到、愿意改就是进步。自己没有意识到,父母、老师、同学指出来了,使自己意识到、愿意改也是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习惯。
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犹在耳畔,文中学生虽是个例,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除了引导家长做好家校联合工作以外,教师也必须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好德育一体化:首先,重视学科德育的落实,不只是单纯地追求成绩;其次,拓宽德育课程的内容,加强德育课程的实施;最后,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融德育于生活等。
陶行知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同样的,我们也要把教育变成爱的清风,吹拂在校园,氤氲至家庭,润泽到社会。
教育是爱的艺术,需要用心学习、用心体验、用心表达。它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爱心、耐心、细心、痴心、慧心,也需要家长全力配合的热心、社会一如既往的关心,更需要学生感恩知礼的良心。真爱有言,沉默无解。只要倾注于爱和智慧,相信文中的案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会越来越少。师生要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而不是“相爱相杀”的冤家。师生之间,真爱有言要巧说、慧说,时时说、事事说,说得入脑、入心、入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