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基础教育要求,培养语文学科师范生
2021-09-26文明珠
摘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环节,师范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学校用人的角度看,师范生的培养还不能完全与中小学师资需求全面接轨。本文根据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学校的实际工作情况,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怀、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教育初心四个方面,谈谈师范生的专业培养。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语文学科 师范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我国的教师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学校的用人需求,更不能适应国家高标准教育服务要求,从参与国际社会教育竞争的需求看也有一定的差距。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预备力量,因此,为基础教育输送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师范生的培养格外重要。
一、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深植语文学科师范生的教育情怀
立德、厚德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大学师生时指明“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因此,在语文学科师范生培养中,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养成教育,将教师职业信念教育贯穿于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准确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品德修养深深影响着莘莘学子。即將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要以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坚定的信念,打好思想品德的“底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所以要深植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耕好未来教育家的“基础田”,将来他们才能托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责任,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培植语文学科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从而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师范生为了在教师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人文情怀。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素养,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在语文学科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中,要重视加强人文类课程的开设,以增强语文学科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素养的积累非一日之功,它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广泛读书、学习,读书读得越多越好,既要专,还要广,更要博。让心灵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与滋养,开启心智,启迪智慧。阅读,还可以陶冶性情,提高朗读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通过语文课来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浓浓的书卷气感染、熏陶莘莘学子,让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
三、按“未来教师”的要求,厚植语文学科师范生的专业技能
1. 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
近些年不少师范院校热衷于办“大学”,弱化师范而走综合化发展路线,师范生培养出现边缘化趋势,有的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占比不到一半,有“去师范化”的倾向,导致师范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要求。师范院校要更好地为中小学输送优秀的师资,需要与中小学师资需求全面接轨。
“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知识的要求。教别人知识,自己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目前来讲,“一桶水”恐怕也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有源之水”才是上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要广泛阅读专业知识,不仅要学会弄懂,而且要做到融会贯通,具有“长流水”的能力。
语文学科师范生强调传统专业技能——“三字一话”。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人们的书写能力在下降。但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基本的写字能力不能差,笔顺笔画不能错。三笔字、简笔画、语言表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人际沟通等能力也要有坚实的基础。
2. 掌握并灵活运用中学语文教学法
开好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法可以由高等院校教师教授,也可以聘请中小学优秀教研员与优秀教师师范教授,以强化教学法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通过一线的中小学名师的案例分析课,让师范生体会一节课教学设计科学不科学,教学方法灵活不灵活,教学内容选定精准不精准,多媒体使用合理不合理,教材挖掘深刻不深刻,语言表达简洁不简洁,作业布置科学不科学,学科特点明显不明显,从而对自身教育教学技能产生重要影响。
3. 推行“双导师制”,做实师范生的实习工作
学校不能只重视学科知识教育而忽视综合实践知识的教育。教育培训中除了师范院校教师指导之外,中小学优秀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视。要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也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
做实师范生的实习工作。要让实习生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工作,不仅全方位参与听课、备课、上课、评课、辅导、批改作业、监考、阅卷、质量分析、赛教等教学常规工作,还要全方位参加教研、班会、社团指导、运动会艺术节组织、部室管理、班级管理等教育常规活动,与学校教师同作息、共工作,苦练教育教学基本功,丰富教育实践体验,提升教育实践效果,迈好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4. 瞄准教育前沿,掌握现代教育新技术
熟练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智慧黑板的使用技能,学会网络评卷系统的应用,掌握网络直播课操作方法,了解语文学科最新教育流派和特点,跟进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前沿思想。
四、按“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扶植语文学科师范生的教育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教师的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为师范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所以,师范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要牢固树立“扎根基层、增强实践、服务基础教育”的教育初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投身教育事业的各项准备。
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算是不好学的一门学科,也是很难教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师范生由于专业就业门路较宽,将来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也不是很多,能把个人兴趣和职业理想完美融合的人就更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引导、激发语文学科师范生的学习热情与职业担当,唤醒他们公民的责任、职业的理想、事业的追求、端正的态度,认同从事语文教育是一项崇高神圣的事业。
总之,语文师范生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能否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发展需要,适应未来教育需要。师范院校要与中小学学校加强交流、深入沟通,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师范生成为乐教适教的好苗子,成为未来教师中的佼佼者。
(作者简介:文明珠,高级教师,陕西省中语会理事,宝鸡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宝鸡市金陵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