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本”走向“生本”
2021-09-26饶金萍
饶金萍
当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的现状是“师本化”的管理,也就是以师为本。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听从教师,班中事无大小,由班主任全权负责,大到评奖选班干部,小到值日卫生。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常见,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较差,自主维权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所以低年级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
一、造成“师本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原因
1. 教师原因
班级管理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思想固化,很多教师从教多年,以师为本的教育理念早已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他们喜欢“一刀切”,喜欢发号施令,一旦学生群体中出现不满的声音,他们也总有办法将那些声音“消除”,以此来维护教师的尊严。然而,教师长期专制管理下的班级犹如一盘散沙,稍微来点大风大浪就“溃不成军”。教师处理事情时如果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也容易产生师生矛盾,引起学生的不满,不利于班级长期管理。长此以往,班主任工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2. 社会原因
目前学校教育比较注重分数,在这种导向下,师生乃至家长更容易过多地关注分数,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数至上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教师会更加严格地要求学生,家长也会要求学校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些要求都无形中转化到学生身上,教师成了规矩的制造者,学生困在了规矩里无法挣脱。另外,“尊师重道”的思想深入人心 ,家長无形中会把这种观念施加于孩子,孩子敢怒不敢言,也不利于班级管理。由此看来,教育模式的固化也是班级管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二、班级管理不合理之处的解决策略
1.“我”是班级管理人,给学生自主权
要想班级管理得好,班主任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以师为本”变为“以生为本”。教师应该告别以前的一言堂式冷冰冰的教条模式,把班级管理权利还给学生。“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育和管理班级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生本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处理班级问题时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让生本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放开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管理的积极性。班级管理逐渐向自主性、独立性看齐,何愁没有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2.“我”是班规制订人,给学生决策权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的管理也同样少不了规矩。那么这些规矩由谁去制订呢,当然是学生。低年级学生懵懂、天真,缺少约束力,如果教师直接列出条条框框,让学生自觉遵守,缺少监督者和执行力,怕是他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打回原形。因此应利用儿童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征,集思广益,引导他们和教师一起制订班级规章制度。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班级管理中可以利用班规约束的行为,自己记录,然后利用一堂班会课集思广益,把学生的想法总结归纳。当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有些学生提出的班规不太人性化,班主任可以做小小的改动或者请其他学生来帮助修改。让学生自己来制订班规的好处显而易见,学生对老师制订的规矩不太自觉遵守,但是自己想出来的班规经过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增强了自信心,觉得有成就感和责任感,会自觉遵守并且维护。班规需要学生的自觉遵守,但教师又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学生,总会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学生想要挑战班规,那么怎么办呢?我的办法就是所有学生既是班规的制订者,也是班规的监督者,若是有学生越过红线,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权利站出来批评他并且帮他纠正错误,如若屡教不改,再三犯规,那么教师就要出面教育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会帮班主任分担大部分的监督工作,班主任工作可以轻松不少,也让学生知道班规并不是摆设,只要违反班规,必然会受到惩罚。
3.“我”是班级责任人,让学生有责任感
班级管理少不了责任分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岗位,要让学生之间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在班级中设立各种各样的岗位,并且给岗位取一个独特的名字,学生的热情立马高涨。比如负责整理图书的学生叫作“图书小达人”,专门帮老师跑腿的学生叫作“飞毛腿”,专门照料花草的学生叫作“花草精灵”,专门负责教室卫生的叫作“卫生小标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很喜欢这些称呼。这样给每位学生设定岗位,保证人人都有事情做,一个也不落下,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集体做贡献。这样一来,学生既有了劳动热情,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何乐而不为。
4.“我”是班干部选举人,给学生选举权
对班级管理来说,班干部的选举是重中之重,选好了班干部,对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干部的推选可以采用民主推选的方式,以自荐、推荐、民主投票等多种形式进行。班主任只是起一个推动的作用,并不全权参与选举过程,也不人为干涉选票结果。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感觉自己有选择权,会更珍惜手中神圣的一票,被选中的学生感觉到了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自觉地做好表率,维护好自己的形象。在低年级实施民主选举班干部是有点困难的,因年龄小,大多数学生都是懵懵懂懂,教师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年级不选班干部,但是会在日常管理中观察留意谁有当班干部的潜力,先试用一个阶段,让几个学生轮流担任。等到二年级时再民主选举班干部,一年的观察时间,足够让同学们看清谁才是真正能以身作则的好班干部,避免了多数同学盲从以至于错过了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好班干部之后,要明确分工,确定职责。班主任既不能当甩手掌柜,也不能事事包办,而是要给班干部一个成长的空间,在他们工作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经常召开班干部例会,了解班级的动态,帮助班干部迅速成长。
5.“我”是组长监督员,给学生监督权
小组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重视小组建设,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把班级分为7个小组,每组7人,组长采取轮换制,每隔一个月重新选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当组长,学生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组长负责收发作业,管理组内成员的纪律问题。成员对组长实行监督,一旦发现有不负责任现象,立即重新选举组长。同时,组与组之间还可以实行竞争机制,提高组员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小组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班级管理自然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建立生本化班级管理体制后,让低年级学生自主进行班级管理,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谐发展,同时班主任“退居”二线,成为辅助的角色,也减轻了管理压力,能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教学中。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将继续践行生本化班级建构理论,并不断思考总结,吸取经验,让班级发光出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越秀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