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清白蛋白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意义
2021-09-26周彬
周 彬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珠海 519000)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它的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约20%-25%,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科最常见的后天心脏病。KD冠状动脉并发症最早在发病第3天即可出现,第2-3周心脏彩超检出率最高[1],而防治冠状动脉并发症最佳时间在5-7天内,所以寻找早期预测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标就很有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KD患儿急性期降钙素原(PCT)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探讨PCT和ALB在KD早期预测冠脉损害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采用日本KD研究委员会2002年修订第五版诊断标准[2]和美国儿科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联合制定的标准[3]。超声心动图探查冠状动脉,诊断标准[4]分为4级①正常:冠状动脉光滑,无任何部位扩大,体表面积<0.5m2,冠状动脉(CA)内径<2.5mm,体表面积0.5~1.0m2,CA<3.0mm,CA/AO<0.16;②冠状动脉扩张(CAD),CA<4.0mm,CA/AO<0.30,为轻度损害;③冠状动脉瘤(CAA):CA相应部位出现囊状或串珠状节段扩张,CA4.0-8.0mm,CA/A≥0.30,为中度损害;④巨大冠状动脉瘤(BCAA):瘤体直径≥8.0mm,CA/AO≥0.60,为重度损害。
1.2 研究对象
临床资料选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180例川崎病患儿。已排除: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不能确诊为川崎病;③治疗前未先行心脏彩超检查;④未进行相应实验室检查。其中男135例,女43例,平均年龄(33.91±8.52)月。所有患儿治疗前均先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A组冠状动脉病变(CAL)和B组非冠状动脉病变(NCAL)。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实验室指标及检测方法
KD治疗前血清PCT检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使用miniVidas生物梅里埃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型号VIDAS),专用的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生物梅里埃法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前血清ALB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法,使用HITACHI生化分析仪,白蛋白试剂盒(KHB上海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180例川崎病患儿,两个川崎病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热、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皮质、指(趾)端硬性水肿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冠状动脉扩张组PCT明显大于冠状动脉扩张组(P<0.01),冠状动脉扩张组的ALB明显低于非冠状动脉扩张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实验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PCT预测冠状动脉有无损害的比较
对预测冠状动脉,PCT<0.5与PCT≥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有临床意义(P<0.01),见表1。
表1 PCT预测冠状动脉有无损害的比较
2.4 ALB预测冠状动脉有无损害的比较
对于预测冠状动脉,ALB≤30与ALB>3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有临床意义(P<0.01),见表2。
表2 ALB预测冠状动脉有无损害的比较
2.5 PCT≥0.5及ALB≤30对于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比较
PCT≥0.5及ALB≤30与PCT<0.5级ALB>30两者间对于预测冠状动脉损害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PCT≥0.5及ALB≤30预测冠状动脉有无损害的比较
2.6 川崎病患儿血清白蛋白和降钙素原在预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在预测冠状动脉损害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95%CI:0.748~0.889),灵敏度79.36%,特异度77.45%;川崎病患儿降钙素原在预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时AUC为0.961(95%CI:0.918~1.000),灵敏度88.89%,特异度99.25%;二者联合时AUC为0.989(95%CI:0.978~0.999),灵敏度93.24%,特异度93.65%。
3 讨论
川崎病在病理形态学上,为全身性血管炎,中等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最严重,冠状动脉损害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等,其中冠状动脉并发症是KD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患儿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猝死,因此其预防及早期诊治是目前儿科关注的重点[5]。故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一直是川崎病并发冠脉扩张的预测指标。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116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PCT来源:生理状态下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健康状态下血清PCT通常检测不到;可抑制蛋白质溶解,导致PCT进入循环增多。并且内毒素、脂多糖和其他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等能诱导下PCT合成及分泌。2.PCT的生物学作用及特性。PCT是一种非固醇类抗炎物质,对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有重要作用,而且它也一种次级炎症因子。而KD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性血管炎,故PCT会在KD急性期出现增高,有时可以超过0.5ng/mL,日本有报道形成冠状动脉瘤的临界值是PCT甚至达到3ng/ml。本研究也证明PCT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扩张的因素之一。
血清白蛋白(ALB)是由肝脏产生的负急性相反应蛋白(NAPRP)的一种。川崎病为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启动人体防御机制,在急性时相反应期,血管保护因素削弱,炎症激活因素活跃,产生低白蛋白血症。本研究也证明ALB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扩张的因素之一。
经ROC曲线分析可知,特别是PCT≥0.5联合ALB≤30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95%CI:0.978~0.999),灵敏度93.24%,特异度93.65%,检测的灵敏性高于单项检测,因此通过PCT及ALB的检测有助于预测KD患儿的冠状动脉损害。
综上所述,治疗前高PCT和低ALB对于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有临床意义,PCT越高和(或)ALB越低,则表明炎症反应越重,同时易导致冠状动脉损害。PCT越高,ALB越低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特别是PCT≥0.5联合ALB≤30更能增加这种预测概率,ROC曲线可作为证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