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乡情怀的诗意言说
2021-09-24桂遂平
桂遂平
陈志精
陈志精,1949年8月生于上海,浙江上虞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供职于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党员,政协池州市第一届、第二届委员。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池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池州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池州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曾担任池州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名誉主任、客座教授。应邀担任池州市政协书画院艺术顾问、池州市集邮协会顾问、九华山画院名誉院长、皖江书画院艺术顾问。
读著名画家陈志精先生的山水民居画是一种享受。画中那种厚重的人文气息、浓郁的徽乡情怀、温润的秋浦情结、透彻的人文观照,通过精致浑厚的笔墨风韵、高雅秀丽的设色品位,以静穆的姿态打动着观者的心灵。
陈志精先生的成长地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吴侬软语、三楚情思、中原雄风在这里融[流转,形成了独特瑰丽的地域文化。文化根脉的滋润、自身修为的精进成就了陈先生的大家风范。从艺以来,先生淡泊宁静,自然从容,特立独行而不随波逐流,孜孜矻矻、倾心尽力者唯有绘事。
在美术创作上,陈志精先生是一位多面手。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都有涉猎,且颇有建树。这种多类艺术技法的借鉴、交融,或许正是他的山水民居画别具一格的缘由。他的山水民居画既尊重传统,又注重现实生活,更看重徽乡物华的自我体验与理解。徽乡美学与徽脉哲思成为他美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美的画境精到地展示出徽乡地域文化的瑰丽和审美意蕴的菁华。在某种层面上,似可以这样概括陈先生的山水民居画:作品以直观、绚丽的画境阐释了东方美学在徽州民居运用上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给人以哲思之美、诗韵之美和灵秀之美。
陈先生于2014年创作的《晖映黄山》以融入生活、仰视黄山的构成打破了常见的黄山题材绘画模式。著名的黄山七十二峰被画家概括、提炼,身披霞光,安处云端,烟霞掩映而哲思深邃。画面由左下角的磐石开始,一步步向上推移,层层铺开。徽州老街向幽深处蜿蜒而去,蜿蜒的新安清流自远方而来,喻示徽乡文脉的厚重、悠久。行舟摇影,沙鸥翔集,老屋笑语,市井春声,交织而成唐诗宋词般的雅韵。充满自然魅力与文化张力的清新画风,宁静、和谐、醇美、充实的徽乡生活,让观者品读到雄奇黄山的别样胸襟。
创作于同年的《凤鸣九华》以九华山“天下第一名松”——凤凰松为中心,将闵园寺院群、拜经台、天台山等诸多峰峦胜景次第展开。作品脱开纯客观机械式摹写,全凭画家意之所游,冲然而淡,翛燃而远。目力虽已穷尽,而情脉依然绵长。虚实相生,咫尺万里;墨气所射,四表无穷。画中,峰攒岫复,白云蓊郁,悬泉喷溅,万木苍翠,梵音袅袅,叮当(按:指九华山三宝之一的叮当鸟)啾啾。观画之际,似可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意。
如果说《晖映黄山》《凤鸣九华》呈现的是平淡素净之美,那么,陈先生在1999年创作的《古风新韵》则有着华丽繁复之美。画作描绘了徽州上元灯会的盛况。在大学士牌坊的引领下,粉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依序排向远方。锣鼓锵锵,笙簧悠悠。狮灯剽悍强劲,龙灯神采飞扬。洁白坚实的墙体映射着天光云影,苍翠虬曲的古树焕发着勃勃生机。绘有神奇纹样的红色彩条将画面分割成并不均等的四个块面,洒金的大红宣为天池,题长款,畅述作者对徽州哲学的理解与崇敬之情。别具一格的构成,沉郁厚重的笔墨,浓烈绚丽的色调,幻化灵动的造型,彰显出徽乡文化的热烈、浪漫和徽乡文脉的灵性、神性。
陈志精先生的山水民居画若从图式构成上分,有半景边角式和全景式两大类。边角式的画作大都描绘徽乡村居之局部。画面并不执着于真实物象的状写,而是在一种情怀意绪的引导下畅然为之。人们司空见惯的村舍、小桥、草垛、船家、老农、村姑等构成了可以走进的诗意家园。山民休养生息于斯,或牵着水牛、赶着山羊踏着夕阳归来,或扛着行装扬帆远航。宁静的心态编织着平常的日子,灿烂、燠暖、明彻,充满着先生对徽乡生活真诚的爱,也让观者感受到徽乡的真实温度。
反映地域文化的系列作品大都为全景式的。这些画作不仅将山水与人文融合在一起,更是将个人学识修养与画境融为一体,率意灵美,神采灿然。
《秋浦十二景·联唱石门高》取材于诗仙李白在唐天宝八年(749)访道江汉途中,憩于九子山麓的石门高村,与诗友坐眺松雪并联句的历史典故。九子山因这次联句而更名为九华山。画面的中心身着大红披风的李白舒展双臂,飘然欲仙,似乎正在高吟诗的最后一句:“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高霁诸人在旁边驻足凝神,极目天外。草堂内,夏侯家人正张罗热气腾腾的山珍佳肴,为寒冷的冬日平添了温暖。九子山麓的村落间有一方池塘,那正是高氏宗祠前的月池,喻示着古村的千年过往。画作的下方,是踏雪进山的牛车,驭手、行商只用寥寥门笔勾画而形神毕肖。迎面而来的货郎挑着换来的山货健步出山。一进一出喻示着山里山外信息的交流与生命的瓜瓞绵绵。纷繁的具象被统一于皑皑白雪世界,浪漫的诗韵、深远的意象由淡雅清爽的笔墨铺陈开来。画面上的缥缈云气并非用肌理手法做出,而是画家以不同色调的水墨一笔一笔写将出来的,骨力沉稳而又生动瓢逸。浮动的云气凸显了山峦的深邃高邈,增添了九子山的仙家气韵。
千载杏花村、澄碧秋浦河及流淌诗韵的清溪是池州的勝景,也是陈志精先生心中的挚爱,故屡屡写之又写。画幅小者方不盈尺,大者则宽逾数米乃至数十米。
《村酒村花两共幽》(2015年创作)为六尺宣纸作品。远山缥缈,清流环绕古村。“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陶渊明诗句)端方的村舍、楼台、窗棂、隔扇、石阶、船帆……圆润的杏树、簸箕、灯笼、桥拱、水车、梯田……方与圆两种基本形态掌控着整个画面。它们交错着向中心聚合,又交错着向四周辐射。寓方于圆,寓圆于方,繁复华丽,彰显着古村的厚重与灿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方与圆这对美学概念,在先生笔下和谐共生,刚柔互济。真淳、质朴、仁爱之心绪跃然纸上。人与情,情与景,交融互渗而绚烂鲜丽,让杏花村景愈加温馨可人。千百年来,吟诵于斯的清亮韵律,在杏花村中,在平天湖畔,回旋激扬,绵延无绝。
《秋江胜迹图》(2019年创作)幅宽近4米,场景宏阔,人物众多,集市繁荣,被誉为池州版《清明上河图》。秋浦河原名秋浦江,简称“秋江”,是池州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物资交流的黄金水道。此地青山绵延,古镇巍峨,秋空澄碧,舟筏游弋,历代名人都有吟咏。画面构图为一河两岸式,略可分为三个层面。上方,崇山峻岭,氤氲空灵,秋江由此间逶迤而出,境界幽远,令人迷醉。中间,古镇一角。楼宇鳞次栉比,有亭翼然。古戏台前,人影绰绰;商贸集市,摩肩接踵。建在秋江支流上的拱桥将观者的视线引向近景——码头。艚子业已靠港,货物上下,井然有序;牛车辚辚,驭马萧萧;担货者、推车者、游者、行者,热闹非凡;红灯高挂,店招隐现。江心有行舸正落帆待归;河中有大船起锚远航。右下角的大片空白,正是画家用心之处,喻示百舸争流归大海。钤一白文印——“行尽江南都是诗”,是为画家心迹。画中人物数百,逸笔寥寥而形神毕肖,都有着职业特征和行为指向。每一组人物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尤其是大船的刻画,结构、船工、货物、商旅,无一不精致准确,令人感喟。瀑布轰鸣,舳舻欺乃,人声鼎沸,马嘶牛鸣,风穿杨柳,水击岸石,合为天籁。画之笔墨,皴法、点法、线法交织,或燥或润,夹水夹墨夹色,用笔劲利沉着,用墨酣畅淋漓,敷色清爽透明,郁茂苍茫,化机一片。画作以舒缓的平直线为基调,适当加插斜线以破均衡。楼宇、拱桥、(舟+日+羽)艚、绿树、山峦等,造型和层次丰富多变,充满灵动和生机。平实的构图基调拉近了观者与图景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两者间的交流与融合。明丽的山光水色,舒适安宁的澄明环境,清雅风趣的江南流俗,让观者感受到良善、美好、宽容、平和之母性恬静。
注目陈志精先生的山水民居画,如同做了一次咫尺天涯般的心灵交流,如同一次穿越遥远时空的深情眺望。躁动的心绪不期然地渐渐沉静下来,一任画作中那宁静的玄机将心绪引向辽远开阔,引向明净清澈。朴实淡定里,一种沁人肺腑的浓浓爱意涌上心头,一片无法言说的宁静之美在眼前铺开。这种美回旋着上苍的魂魄,满而不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