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SA的立体交互式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以跌倒/坠床为例

2021-09-24廖庆萍苏小林江智霞通讯作者高绘明黄仕明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片区

廖庆萍,苏小林,江智霞(通讯作者) ,李 群,高绘明,黄仕明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贵州 遵义 563000)

跌倒/坠床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预防及减少跌倒/坠床发生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2]。跌倒/坠床的发生不仅对患者造成身心健康影响,而且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降低生活质量[3-4]。可见,预防和减少跌倒/坠床发生已成为各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我院与患者安全结局相关的敏感质量指标(压疮、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为提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构建了基于PDC&SA的立体交互式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自2017年1月应用于跌倒/坠床管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3 500张,设置57个临床护理单元。2017年入院患者115 905人次,其中危重患者为30 124人次(25.99%)。

1.2 方法

1.2.1基于PDC&SA的立体交互式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为提高对患者的风险管理能力,我院以患者安全为轴心,以科室-片区-护理部为三级监控主体,以“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护士”为监控维度,融合后勤、设备科力量,以“急危重症(特色)+外科片区+内科片区+妇儿片区+手术室片区”为桥体与枢纽,最终架构起适应现代护理质量安全管理需要的立体交互式管理模式。该模式实行全面控制、关注重点、立体沟通,以PDC&SA循环为管理方法,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层面对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价,通过每天质控关注点、每周质控点连线、每月质控形成面,实现监控维度之间、监控主体之间的相互交互,达到点线面环环相扣,共同维护患者安全,实现多维度、多层面的立体交互式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见图1。

图1 基于PDC&SA的立体交互式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图

1.2.2 5个监控维度的管理:通过护理部-片区-科室三级质控,落实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根据我院临床科室风险类别(I、Ⅱ、Ⅲ、IV),将I、Ⅱ类科室确定为重点科室,确定检查频次(I类、Ⅱ类科室每季度1次)及检查内容,定期开展危重/特殊患者护理查房、多学科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同时重点把控用药、输血、安全管理等环节,开展重点环节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风险应对能力;对涉及危重患者多的新入职护士进行重点指导,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对处于试用期、专业跨度大的新护士长进行培训与个性化指导,提高安全质量管理能力;定期对重点时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排查安全隐患。

1.2.3 PDC&SA循环的构建:PDCA、PDSA主要通过4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来提升质量,对存在问题纳入下一个循环,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同时PDCA过于强调检查结果,PDSA强调学习过程,导致相同缺陷问题反复出现、整改效果不佳等现象[5-6]。我院根据运用PDCA管理的多年经验,首次构建了PDC&SA护理质量管理模式。PDC&SA优点在于将C&S阶段中“Check”与“Study”相结合,对检查(Check)中对存在问题深入剖析,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习(Study)和整改,及时解决阻碍因素,同时再次核查,评价效果,如有问题再次学习培训,形成C&S的内部小循环,不断改进,不用纳入PDC&SA大循环,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因此,基于PDC&SA的立体交互式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实现将管理目标从控物品、控环境向控专业、控高危转变,有效监控了护理风险,下面以跌倒/坠床管理为例。

2.实施

根据我院近几年护理敏感指标监测结果,将跌倒/坠床敏感指标作为重点改善项目,运用基于PDC&SA的“立体交互式”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具体实施如下。

2.1 计划阶段(P)

确定质控点,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根因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确定要因等内容。

2.1.1 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近2年我院发生跌倒/坠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住院患者,从患者因素、护理因素、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质量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半结构访谈了解护士长、各层级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应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调查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汇总分析,以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重复性、普遍性的问题为质控点。

2.1.2 确定要因

对2017年质量检查中护理安全管理指标进行分析,运用鱼骨图进行要因确定,存在依从性差、年龄大于65岁、Morse评分掌握不够、地面湿滑、厕所无扶、使用降压药等6个主要因素,针对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干预策略,见图2。

图2 2017年跌倒/坠床鱼骨图要因分析

2.1.3 制定计划

根据护理质量督查总体情况,制定2018年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检查计划(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季度、月工作实施计划)。

2.2 实施阶段(D)

科室、片区、护理部根据计划和确定的质控主题点和要因,有针对性的巡查发现问题并进行汇总反馈,通过每天质控关注点、每周质控点连线、每月质控形成面,形成全院联动的沟通管理机制,进行全面的护理质量评价和管理。

2.2.1 全面控制,关注重点

2.2.1.1科室层面:护士长做好宏观管理,制定并督导预防跌倒/坠床的质控方案实施,把握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护士的管理。(1)每天质控关注点:护士长通过信息系统动态监控全病区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关注低年资护士所管床位的跌倒/坠床高危患者风险护理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如Morse评分是否正确、床栏是否拉起、健康宣教是否到位等;查看病区设施是否完善、地面是否湿滑、防跌倒/坠床标识牌是否醒目,做好记录。(2)每周质控点连线:护士长根据上周检查中的存在质控点连线,分析出现涉及患者跌倒/坠床安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拟定本周需要加强的工作重点。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根据内容进行质控,护士长每周抽查并记录。(3)每月质控形成面:每月护士长组织科室召开质控会,进行跌倒/坠床监控内容汇总、分析、整改;最后根据遗留问题和科室工作计划拟定下个月的工作重点。

2.2.1.2片区层面:(1)片区护士长每日深入临床,对所管片区跌倒/坠床高危患者、高危环节进行监管;对临床危重患者多的科室护士长以及新护士长进行个性化指导。(2)根据每周预防跌倒/坠床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确定下周开展的重点工作。③根据每月护理质量综合督查计划进行督查,对科室涉及跌倒/坠床安全的关键和重要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追踪评价。

2.2.1.3护理部层面:(1)每日对全院进行监控,通过信息系统对全院高风险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督查跌倒/坠床风险预警的评分和措施是否到位,并深入临床查看实际执行情况与记录情况是否吻合,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确保临床护士风险评估质量,实现前馈和过程控制。(2)根据每周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确定下周开展的重点工作。(3)每月根据护理质量综合督查计划,进行患者跌倒/坠床安全问题督查,对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并指导科室整改。有必要时联合后勤、设备处等召开多部门沟通协调会,解决病区设施不齐全问题。

2.2.2 相互交互,立体沟通

2.2.2.1重点内容交互:监控的五个维度之间是一个关联的整体,各维度之间存在着质控主题点、质控主线,可以两两相互交互形成质控面,共同维护着患者安全。对于重点时段(夜间、周末、节假日等)护士人力资源相对较少,为避免在此期间发生跌倒/坠床安全隐患,科室需要在此时段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弹性排班,保障查房的次数,注意护士年资的高低配置,查缺补漏。同时片区和护理部通过加大对易发生跌倒/坠床环节的督查力度,进行夜查、节假日查,仔细查看科室跌倒/坠床高危患者相关的安全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薄弱环节[6],最终从各维度整体上保证了患者安全。

2.2.2.2监控主体交互,立体沟通:“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的纵向三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护理部每周一下午召开科护士长会议,针对科护士长对上周到科室检查存在的跌倒/坠床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和科室护士长反馈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并指导科室整改。护理部每月制作《护理信息质量与安全信息简报》下发片区护士长、科室护士长,针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发生跌倒/坠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发生例数以及典型不良事件进行公布。同时护理部每个季度召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护士长例会,对每个季度护理质量安全检查存在主要问题、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等进行反馈。使病区和护理部之间形成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馈,通过科室自查、片区指导和检查、护理部指导和检查,加大对预防跌倒/坠床重点环节的质量检查力度,从而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保障护理安全。

2.3 检查&学习阶段(C&S)

2.3.1 检查(C)

2.3.1.1多种检查方式并行:通过运用个案追踪、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检查,其中一级质控督查16 031次,片区二级质控督查85次,护理部三级质控督导43次。进行专组专项检查441次(其中采用个案追踪检查252例危重患者)、夜间和晨间巡查288次、节假日前巡查339次。对出现频率较高或涉及患者跌倒/坠床安全的个案问题纳入质量整改重点及培训学习重点。

2.3.1.2筛选重要及共性问题:根据柏拉图2/8原则,筛选出重要及共性问题后,在此基础上再次运用2/8原则进行筛选,确保筛选出关键和核心问题。首先筛选出存在问题129条,将排名前20位的76条问题进行再次筛选,得出3个方面主要问题:①患者/家属不知晓跌倒/坠床主要预防措施;②患者/家属不知晓自我护理要点;③患者/家属不知晓饮食注意事项。详见图3。

图3 主要存在问题

2.3.2 学习(S)

通过对存在问题深入剖析,以问题为导向,共提交2项重要问题至教育科,开展培训3次,培训护士400余人次,培训对象为护士长、跌倒/坠床高危科室护士、发生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科室质控人员、实习护士等,并对学习后临床落实效果进行追踪评价。

2.4 总结阶段(A)

护理部根据科室、片区分析汇总情况,对存在危及住院患者安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限期改进;片区护士长负责重点督查整改情况;护理部抽查,将检查与学习阶段仍未解决或新发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SA循环,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3.观察指标

(1)过程指标: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预防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落实率。(2)结果指标: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 实施立体交互式管理前后跌倒/坠床过程指标比较

2018~2020年,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预防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落实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立体交互式管理前后跌倒/坠床过程指标比较[n(%)]

5.2 实施立体交互式管理前后跌倒/坠床指标比较

2018~2020年比较,虽然我院疑难危重患者数、三四级手术例数快速增长,但跌倒/坠床发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实施立体交互式管理前后跌倒/坠床指标比较

6.讨论

6.1 立体交互式管理模式实现点线面环环相扣,纵横贯穿保证质量监控可行性

我院实行“护理部—片区—科室”三级纵向管理,紧紧围绕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安全质控主题点、质控主线、质控面来进行质量监控。护理部、片区、科室层面注重过程质控,每天及时发现跌倒/坠床高风险问题,包括对高危患者、高危环节、高危时段、高危护士进行监控,形成涉及患者跌倒/坠床安全问题的关键主题点,借助信息系统实时动态追踪,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获知住院患者潜在或已有的跌倒/坠床护理风险,及时解决和反馈;每周将跌倒/坠床关键质控点连线,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发生原因[7-8],制定整改措施,并督查措施落实情况。每月将质控主线整理成面,各层面根据质量督查计划进行督查,对危重患者、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的风险管理及护理措施落实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整改。

表1结果显示:2020年与2018年、2019年相比,跌倒/坠床患者风险评估率、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预防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落实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于跌倒/坠床高危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监控及措施的落实,各级层面比较重视,护理风险过程监管做得较好,立体交互式管理模式实施,实现了点线面环环相扣,对患者跌倒/坠床护理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6.2 立体交互式管理模式提升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防范能力

护理风险管理首要任务是对高危风险的识别,对现有或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9-10]。护士作为质量监控的主体,研究已证实护士与跌倒/坠床、尿路感染、压疮等不良患者结局紧密相关[11]。我院通过各监控维度、监控主体之间的交互,各级护士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能早知晓、早跟踪及干预。表2结果显示:2020年与2018年、2019年相比,伴随着我院疑难危重患者数、三四级手术例数的增加,但跌倒/坠床发生率由0.031‰下降至0.024‰,这说明立体交互式管理模式,使护士能及时发现处理护理风险,做到动态监管及早期预警,帮助管理者对预防跌倒/坠床重点环节进行监管和控制,降低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达到了安全前瞻管理的目的,从而保障了患者安全。

6.3 PDC&S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护理安全管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将PDC&SA应用于跌倒/坠床安全管理,把检查阶段存在的跌倒/坠床安全问题,运用柏拉图、鱼骨图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初次、再次筛选患者密切相关的共性、重要性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和培训,实现“检查与培训同步俱进”的优势,把握了关键问题和重点环节,形成C&S内部小循环,有效弥补了PDCA、PDSA循环中缺陷问题反复整改而效果不佳的现象。科室根据存在的跌倒/坠床安全问题进行限期改进,片区护士长督查,护理部追踪评价,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减少了下一轮循环耗费时间,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质量改善是挖掘质量损失的“金矿”,立体交互式管理模式通过立体化监管,突出重点,把控关键,全面交互,运用PDC&SA循环管理方法,结合信息化监测手段,将护理风险事件由结果控制转变为前馈控制和过程控制,使三级质控之间形成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馈[12-14],确保对跌倒/坠床护理风险的全方位、多层面实时跟踪监控,实现了质量安全的持续改善,减少了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安全、高效、可控的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片区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
正确处理正副护士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