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9-24邱立燕王搏生

医药前沿 2021年22期
关键词:造影剂磁共振优质

邱立燕,王搏生

(信宜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信宜 525300)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作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具有诊断病变准确率高的特点[1]。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时间相对比较长、噪声比较大,且患者需在狭窄空间一直保持被动体位,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2];再加上该检查方式需要用高压向患者注射大量的造影剂,部分患者会在扫描过程中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诊断质量,同时还会增大患者的痛苦[3]。因此,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有必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鉴于此,本文主要将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优质护理后,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20年1月—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148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74,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男患者46例、女患者28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42.86±2.37)岁。观察组(n=74,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男患者49例、女患者25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42.89±2.33)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叮嘱患者需注意的检查事项、检查方法等内容。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1)检查前:①护理人员可通过安慰、鼓励性语言来安抚患者,可缓解患者的恐惧、担心等情绪,并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类型、人格特征,给予针对性疏导,同时讲解检查的作用、检查目的、注意事项内容,可提高患者的认知,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②配置好检查中需要的药业、准备好抢救药物、检查各类器械;指导并教会患者正确屏气、呼吸的方法。(2)检查中:①穿刺部位选取患者体表暴露、粗直、弹性佳的肘静脉,在穿刺过程中严格安全无菌要求操作,以防发生感染;②护理人员需熟悉药物浓度、注射时间与浓度;③检查时患者采取平卧位,检查时间大约在15~30 min左右,因此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患者病情允许且不影响检查质量的前提下,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例如腰椎间盘突出者,可抬高其下肢,并垫一块软枕与膝下,保持屈膝仰卧位,检查间隙中指导患者适度活动肢体);④在检查中对于产生烦躁等情绪者,护理人员需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问题,能消除患者的疑虑。(3)检查后:检查完毕后,用棉球按压患者的穿刺点,以免出现血液渗出的情况,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是有不良反应出现,叮嘱患者多饮水,有助于造影剂排出。

1.3 观察指标

(1)造影剂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穿刺点局部肿胀范围直径<5 cm,为轻度渗漏;患者穿刺点肿胀直径>5 cm,但未超过关节,且局部血运、肢体感觉正常,为中度渗漏;患者穿刺点局部肿胀程度超过关节,且弥散至整个肢体,为重度渗漏[4]。(2)护理满意度评估:由我院自行设置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主要从护理态度、就诊环境、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3)心理状态评估:SAS评分量表评估焦虑心理,界值分50分,正常<50分、重度者>70分。SDS评分量表评估抑郁心理,界值53分,正常<53分、重度者>72分郁[5]。得分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状况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造影剂渗漏总发生率为4.05%,低于对照组的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74 57.65±3.81 42.51±2.74 59.04±3.23 43.28±2.35对照组74 57.63±3.82 44.38±2.56 59.07±3.21 45.91±2.27 t 0.032 4.290 0.057 6.924 P 0.975 0.000 0.955 0.000组别 例数SAS评分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使得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目前已经在临床上普遍应用,是一项安全系数高,且用途广泛的检查方法,在诊断以及鉴别各种疾病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6]。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需要向患者的浅静脉血管注射造影剂,所以在进行扫描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血管破裂,而导致造影剂渗血血管的情况,从而对邻近组织与细胞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进而出现充血、肿胀的症状,最终增大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7-8]。因此,在对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有效且正确的护理干预,对降低造影剂渗漏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检查质量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后,其造影剂渗漏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分析为:(1)优质护理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并强化基础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来提升整体的护理服务水平;同时,还要以凸显基础护理中的人文服务为核心,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给力护士助力系统,处处为患者着想,把患者放在首要位置,一切围绕患者的需求开展护理工作[10]。(2)在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护理方案,并简化工作流程,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具有优质性、高效性的医疗服务,以此来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11]。本结果3中,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后,其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房伟伟[12]的研究中,选取了110例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干预组(n=50,优质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本结果一致。由此可看出,对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

综上所述,对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降低患者发生造影剂渗漏的概率,维持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造影剂磁共振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