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景观视角下的文化自信培养

2021-09-23金怡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语言景观文化创新文化自信

摘   要: 针对一些师生文化自觉不高、文化自信不足的状况,应以自我呈现原则、集体认同原则、理由充分原则为基本准则,将校园物质空间,打造成为蕴藏传统文化精髓、饱含历史文脉元素的精神空间,使校园成为公共空间的象征性构建,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师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关键词: 语言景观   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校园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349)。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2]。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中国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言语行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传统文化遭遇一定的挑战。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成为关注的热点。

青年学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承、创新与融合。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现状[3](37-40)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研究[4]。上述研究主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入手,即如何通过提高文化自觉、注重文化共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价值观。从物质文化层面探讨学生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却鲜有涉及。所谓的物质文化层面,就是将蕴含中国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信的文化因子融入校园的语言景观、文化景观等历史载体和文化媒介之中。校园景观是师生学校生活全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看作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实体形式。校园语言景观构成并再生产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意识形态[5](11-19)。通过改造可观可感的校园公共空间,赋予精神气场和文化内涵,逐步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继而以“隐性课程”“春风化雨”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进文化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践行文化自信。

三、校园语言景观的功能与价值

“出现在公共道路标牌、广告牌、路名、地名、商业标牌及政府建筑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构成某个领地、地区或城市的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6](23-49)。语言景观研究除了关注景观中的语言本体外,更聚焦语言与景观、文化、价值取向及空间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资源(如图像、色彩、音频和视频等)的空间话语建构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公共空间中发挥的实用价值和象征价值[7](3-6)。研究对象从早期单一的文字标牌扩展到电影海报、车身广告、宣传手册和景观小品等。国内相关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主要梳理介绍语言景观的理论框架及研究视角或是讨论语言政策对语言景观的影响[8](20-26)。考查语言景观对公共空间活动主体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尚为空白,因此探究校园语言景观开发创新对师生价值取向及意识形态影响的相关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有形性和可视性成就了语言景观的空间属性和景观特质,成为公共空间的象征性构建(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ace)[9](7-30),成为展示校园精神风貌,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媒介与渠道。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象征功能(symbolic function)。前者是指语言标牌包含的字面信息内容,传递生产者的想法和意图,如道路指示牌、温馨提示等,属于显性的和基本的功能;后者是指语言景观能够间接体现语言发展活力,展示社会文明发展、反映群体价值取向等,属于隐形的和“增值”的功能,如校园里的景观小品、楹联作品、楼宇建筑等除具有基本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外,将校园内在的校风学风、价值导向、历史文脉具体化、实物化,将校园公共物质空间改造为精神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并发挥象征功能是校园语言景观构建的重中之重。

四、文化自信培养新路径

校园公共空间中可视的物质的语言景观符号作为可利用资源,在实现基本信息功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象征功能,将校园“地理空间”改造为“社会空间”,“物质空间”转化为“精神空间”,继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影响师生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以安徽省的校园语言景观开发为例,一方面注重开发创新传统的语言标牌,使其成为包含徽派文化因子(如校园点缀粉墙黛瓦马头墙等徽派建筑元素)、地域文化特色(皖籍名人名言等)的多模态话语符号,另一方面努力挖掘语言景观的象征价值和隐喻价值,通过校园景观小品建设、楼宇道路的命名等(如“行知楼”旨在纪念皖籍教育家陶行知)感染滋润师生,不断强化他们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文化自信的树立将反过来发展文化创新能力,最终体现于校园语言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创新中,继而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良性互动循环。校园语言景观开发建设具体可以遵循语言景观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自我呈现原则(presentation of self)

在社会交往中,社交行为的主体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示人,以达到特定的社交目的,因此语言景观只有非同寻常才能引人注目[10](40-54)。该原则要求校园语言景观建设在实现基本的实用价值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欣赏价值。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新校区的建设全面铺开。但是新校区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大”“空”“同”的趋势,建筑面积广,景观设计空洞,设计风格雷同,校园特色缺失,千校一面比比皆是,校园语言景观因缺乏审美价值无法引起师生的关注与共鸣,自然难以进一步发挥象征价值,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气场”,失去传递校园精神和宣传历史文化的机会。然而,所谓的“非同寻常”并非“新”“奇”“特”等空洞无物的物质载体,而是最优秀、最独一无二的特质。如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通过未名湖、博雅塔、北大图书馆彰显北京大学独有的人文精神与学术氛围,传递积淀百年的校园气质与风貌,增进师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激发对校园的热爱。

(二)集体认同原则(collective identity)

社交行为的主体通过标牌设计表明自身特点,彰显自身个性,寻求社会中某些群体的认同,用以构建不同于其他区域、种族和信仰的社交生活[10](40-54)。校园语言景观开发可以侧重挖掘景观的象征功能和隐喻价值,通过借物喻志、借物明理,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传承独有的历史文脉。校园道路景观及建筑楼宇命名是历史文化保存与传承的重要渠道。地名作为可视的语言景观,是地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练与反映,其形成和留存与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因素密切相關,具有标注地理位置的显性价值和彰显历史文脉的隐性价值[11](252-256)。如清华大学的“明德路”“新民路”“至善路”“日新路”均出自《大学》中的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路名时时刻刻提醒在校学子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并推己及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学习中华先贤的宏伟气魄和开拓精神,以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

(三)理由充分原则(good-reason)

在全球化趋势下,想要影响大众、宣传理念,必须首先尊重大众的感受、喜好、品味和价值观等[10](40-54)。因此,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将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元素以年轻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校园语言景观建设之中是促进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位于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的“斛兵塘”标志碑是合肥作为“三国故地”的重要历史遗迹。相传三国时期,曹操率兵路过合肥,因兵马众多不便计数,便挖出旱塘作为清点人马的场所,斛兵塘因此得名。合肥工业大学建校时在校内保留了原址,并在塘边树立了标志碑。如今,斛兵塘已经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合肥市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但此语言景观在合肥市的知名度十分有限。在日后的维护和修缮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引入VR和AR等丰富历史文化的表现手法,以声音图像等方式再现当年雄壮的历史,增加视觉听觉的冲击力,或许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文化影响力,扩大文化辐射面,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推动合肥“三国文化”的传播。

五、结语

校园语言景观,不仅具有物质功能,更具有精神功能。这些景观,反映了学校的历史变迁,折射出国家的文明发展,凝结着民族的文化精神,启迪影响身处校园之中的师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校园语言景观的开发建设,创新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有助于唤醒传统文化记忆,将沉淀在深处的精神文化外化于物质空间和地理空间建设。应将校园的“物质空间”打造为“精神空间”,促进人文精神的积淀和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增进文化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EB/OL](2017-05-07)[2021-02-22]. http: //www. gov. cn/zhengce/2017-05/07/content_5191604.htm.

[3]万思志.高校在增强文化自信中的应然性与实然性[J].江苏高教,2017(6).

[4]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5]尚国文.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从资源到工具[J].语言战略研究,2017(2).

[6]Landry, R & R Bourhis.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16).

[7]Jaworski, A & Thurlow, C. Semiotic Landscape: Language Image, Space [M]. London: Continuum, 2010.

[8]刘楚群.语言景观之城市映像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17(2).

[9]Ben-Rafael, E, Shohamy, E, Amara, M, & Trumper-Hecht, N.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ace: The Case of Israel[C]// Gorter, D. Linguistic Landscape: A New Approach to Multilingualism. Clevedon/Buffalo/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6.

[10]Ben-Rafael, E.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C]// Shohamy, E. & D. Gorter eds. Linguistic Landscape: Expanding the Scenery. London: Routledge, 2009.

[11]金怡.地域文化景观构建与创新——以合肥地铁语言景观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2020(2).

猜你喜欢

语言景观文化创新文化自信
海洋文化语言景观研究:视角与方法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