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中的培养

2021-09-23郭永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郭永帅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在新课标要求下,学校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成为数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为学生解决困难问题提供思路,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避免学生对难题出现毫无头绪的情形.本文简要描述了数学思维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正面意义,以及对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况,提出了几项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培养策略

一、引 言

高中数学课堂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时经常受到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经常进行的是“黑板、粉笔”的灌输式教学,过度强调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甚至片面地用记题型和题海战等方式试图以简单的操作想提高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如何在欢乐的课堂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缓解学业带来的压力,成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提问、积极参与课堂,以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内容来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找到创新思维之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作用

数学思维能力包含了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它是指一種人类具有开创性思维活动的能力,要求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知识积累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并探索问题[1].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索数学命题,用一题多解而不是用一种书本上已有的简单套路来解决问题,用探索与解密来激发学生对已学习的熟悉题型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让数学学习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学习的新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重复学习刻板、固定、老式的解题思路,使他们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又没能够取得好成绩,还会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心理,失去破题时成功的乐趣和智慧带来的荣耀感、成就感.因此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化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是教师、家长口中的拉分科目,解数学题就变成了赚分数,所以有些数学课程就逐渐演变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的题海课.教师试图采用简单、机械的方式来巩固并加强学生的记忆,而且为了达到记忆效果往往采用同一类型同一思路应对同一专题的题目,或利用大量时间去重复应对同一类题目,导致学生的睡眠时间减少,数学课程的作业时间过长,使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随着教学的改革,很多的教师虽然开始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但是在数学学科上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个讲桌,不喜欢利用多媒体或者投影仪。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犯困,从而产生厌烦的心理.学生一不留神开个小差,再回过神来,就看不懂黑板上的内容了,也不知道重要解题步骤在哪里.因此,改变这样低效学习的现状迫在眉睫.

四、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转变课堂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观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武器,是思维的加速马达,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观察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题目不同的切入点,真正点燃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拥有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从而去挖掘题目的其他解答方法.数学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其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题目背后的问题,有助于改善原本单一枯燥的课堂氛围,打造欢快课堂,从而在轻松的环境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例如,在“立体几何初步”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些铁棒一起去搭建多面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想象问题,和在黑板上画出来相比,这样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好地建立模型.教师可以在多面体中增加一根直线,然后去询问学生夹角的角度问题,从而增加与学生的互问互答环节,教师不给出具体的解法,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利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答案.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并且询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提供一些奖励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思考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会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容易记住如何去解答,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把原来一套一套的考试卷变成有针对性的开放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究,思索多种解题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抱有赶紧把作业做完应付交差的心理.

(二)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心、求知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习最好的润滑剂.好奇心能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求知欲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在课堂中设置有效的提问环节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心中的问题清晰化,让学生自己明白对于自己心中的题目具体理解到哪个程度.很多学生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只会“照着葫芦画瓢”,只是模仿教师解题的步骤,更换不同的数据代入进去罢了,其实根本不理解原理.当题目有一点变动的时候,虽然考的还是原来的知识点,但是学生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多角度地理解已学习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完“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章末总结环节让学生当回小老师,让其针对集合的运算、常用逻辑用语这一类的问题进行分享讲解,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有利于学生的新的解题思路的诞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根据教师的问题清楚地区分条件中的异同点,掌握判定定理和性质,构建完整的、系统化的常用逻辑用语的知识体系,还能够根据问题的指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内容,提高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