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的定位阅读

2021-09-23程凤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故都的秋

程凤平

摘 要 定位阅读是由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结构体系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规定性”落实到“单元学习任务”后,对课文文本的定位和文本自身的性质特点、主题的定位。《故都的秋》对秋景的审美蕴涵生命审美,五幅秋景图审美体验的逻辑嬗变,表达对生命“沉沦”的审美救赎。

关键词 定位阅读;审美教学;审美救赎

一、文本阅读、教学定位

郁达夫《故都的秋》再次编入高中最新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中,编者匠心,前有单元导语,后有单元学习任务二,本单元的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折射出民族的審美传统。笔者从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研讨。

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带着传统文人的某种审美情趣。阅读《故都的秋》,分析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1]

这给我们提供了文本审读视角——对《故都的秋》审美阅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结构体系对课文的定位,是编者交给师生打开《故都的秋》幽微、深邃审美世界的一把钥匙。只有按照这个“规定性”定位去阅读、教学,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故都的秋》下笔就迅速交待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并通过与江南的秋对照,表达了想饱尝一尝北国“故都的秋味”,尝透,尝到十足。秋的“清”“静”尤其是“悲凉”,何以让作者如此迷恋无以自拔呢?而且,结尾还照应开头更进一步写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折命相爱的深沉更让人惊诧。其实,这也是郁达夫聪慧巧妙地留给读者解读美文的钥匙——从生命角度去审读文本:清秋美景蕴涵生命审美。“清”“静”“悲凉”就是美学原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文学表达,如果说“清”“静”是清秋“合规律性”的季节特征,那么“悲凉”就是一种“合目的性”的生命体验,即“审美主体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2];它们与文中的秋景和作者融注于秋景中的情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文学审美场”[3]。

因为“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结构体系的任务规定和作者匠心妙构的文眼定性,才有了单元前“单元导语”的定位:“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体会民族审美心理……”[4]即从美学角度对《故都的秋》进行审美阅读,教学要落实到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二、世事身运两“沉沦”

了解郁达夫与北京的缘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1919年夏,他从日本的大学毕业回国,去北京参加外交官和高等文官考试,但因别人早已贿赂考官而使自己不幸落榜。国内的黑暗腐败令他震惊,使他心灰意冷。他羞于回乡,径直返回日本,在帝国大学学经济,此间完成代表作《沉沦》创作。第二次到京是1922年7月,郁达夫毕业到安庆政法学校任教,同时编辑出版《创造》季刊,继续小说创作。他的小说在社会上受到许多误解与谴责,他在学校里也受到一些人的嫉妒与嘲讽,内心十分苦闷。1923年初辞职赴京,他拜会周作人兄弟,虽得到肯定和鼓励,但仍心塞情郁。第四次是1923年10月,同学陈启修推荐他到北京大学教授统计学,抱着“想转换转换空气,振作振作精神”的想法孤身前往。每周仅有两节课,月薪名义上100元,但当时的教育部一向欠薪,每月只发2至4成,郁达夫又陷入了贫困和“闲”的孤寂之中。第五次到京是因爱子龙儿的夭折,令他悲痛欲绝(《北京晚报》2014年9月20版《郁达夫的北京情缘》一文)。在国势衰颓、个人命运多舛的境遇中,北平,给了郁达夫最深切的生命体验,可以说,小说《沉沦》中“沉沦”二字,就是他那个时段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

三、“沉沦”的审美救赎

下面就用编者和作者交予的钥匙去打开郁达夫《故都的秋》的审美世界,品鉴那五幅绝美的秋景图,探寻其中深蕴的审美意义。

1.破屋漏壁观清秋

第一个场景从四方面来写,先写“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等名胜的花、影、虫唱和钟声,作为铺垫。这些贵族化的、喧嚣浮躁平俗的功利世界与审美境界无缘,也反衬郁达夫此时只能“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的贫困、孤寂和苦闷,“悲凉”毕见,这应该是郁达夫几次到北京有过的真切体验;同时破壁漏檐的租屋及其小院幽僻、清静环境,给他提供了一个赏秋的绝佳审美环境。次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也反衬了“清”“静”的环境特征。再写“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一个“浓”字意味幽婉:浓茶泡的时间长久——准备久坐,与前面的“租”“破”联系起来,不管是贫困落寂而久坐消愁,还是待业无聊而“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来打发时光,“悲凉”之味很浓;浓茶醒心提神,或是心绪繁紊需要“静”心清理而达心“清”,或是有大事需要久坐思虑,或是品鉴秋景需要凝神静气……都必须心“静”,令人冥想。最后写最喜欢观赏牵牛花中冷色调的蓝朵和作陪衬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冷色、萧瑟渲染悲凉。正体现了以情取景、景着我色、情景适配心境的美学原理。

以上“剖瓜”式条分缕析,还不算语文审美。语文审美应该是在条分缕析的“剖瓜”后既知其内外机理还能还原成天衣无缝的“原瓜”,即细细拆析、品鉴语言后,还要将语言还原成完整、完美的画面或情景,且能从这画面或情景中体验享受深蕴的美,进而提升美感品质,提高审美能力。这样才算完成了一次语文审美活动。

鉴于此,可以将以上分析还原成一个声、色、光、味(茶之清醇、花之清芳)、气(茶氲飘绕可视可嗅)俱全,动静有致的鲜活、清幽情景:破壁漏檐的小院中,郁达夫凝神危坐,眉宇眼神间溢出淡淡的悲凉,青天下驯鸽飞声的清音破空而来,手中茶碗飘出缭袅上升的茶氲,将他目光吸引到碧蓝的天空;浓茶馥馥,低头呷一口,心清神醒,双目微抬,悲凉目光细细数着从叶子间、漏檐破壁中漏下来的一丝一丝又一丝的日光,满架子的牵牛花五颜六色地开着,清芳淡绕。幽忧目光始终挑着蓝色、白色、紫黑色的冷色朵儿欣赏,清而凝的冷色与此时心神是那么地相适相契……融合成淡远、清幽、静穆的诗意境界。这主观营造的诗意境界,又致审美主体心“清”心“静”:“清”,清除了心中繁杂的心绪,留得一片清纯。“静”,屏蔽了外界的喧嚣,却尽了内心的浮躁而留得一时的平和宁静。情感自由灵动,进入了无功利的“清”“静”的审美境界。郁达夫由外而内,由景而情,审视鉴赏清秋的“悲凉”美;“悲凉”的生命体验,将审美从自然之美直抵生命之质,审视生活的悲凉、生命的落寂。“清”“静”“悲凉”溢出字行而又深蕴审美幽韵。

2.落蕊扫尽落寞留

承接上段,描写秋晨落蕊轻扫。他写到“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深沉”在哪里呢?落蕊,是一种生命的消逝,消逝的生命“会铺得满地”。在郁达夫的审美世界里,他多愁善感而又极为细腻幽敻的审美感受是:生命消逝“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后“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自然就是清扫消逝的生命留下的痕迹,而且这痕迹在“灰土上”也仅仅是存在片刻而已,真乃生命短暂逝之无痕留。深埋于“潜意识下”的“落寞”“悲凉”的生命体验何等深沉。这与郁达夫那个时段的心理状貌高度吻合,他用《沉沦》一抒生命的迷茫、苦闷,在此前后几年里,他多次想过自尽。作者融情于景,通过审美秋景而审视生命的“悲凉”“落寞”,细腻、幽微而沉重。

这是对上一节的递进。

3.秋蝉残鸣遍地悲

第三个情景状声,秋天的蝉“衰弱”,其声悲“残”,“啼唱”而至“嘶叫”,烘托出无尽的悲凉。关键是他写到“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家家户户都传“悲凉”之声,悲声遍野,至极的悲凉向空间的广度拓展。其实,这是那个时代烙下的哀情痕印,那时众多作家的众多作品都有或多或少的悲凉,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秋夜》、成仿吾的《静夜》等莫不如此。国家飘摇,积贫积弱,生灵涂炭,悲戚遍野,这是浩瀚若海的巨悲,审美联想将审美境界扩展到更为广阔、幽邃的境界。如果审美大自然只能淹溺于无涯的悲苦瀚海,无以泅渡,生命就只能“沉沦”。这消极审美,不符合我们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无边萧索的秋景表现了屈原强楚救亡的美政理想可望不可即的深重愁怨和“上下求索”的生命意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万里悲秋”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忧国忧民情怀的生命浩叹;洞庭湖的凄风苦雨和“岳阳楼之大观”在范仲淹的审美世界里酿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的生命自觉……这是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远离污浊保持洁净品性而追求自然、本真的生命状态;王维“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是人心通明物我相谐、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都是在审美自然中观照具体社会形态里的生命状貌,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内涵之一。从这一视角看遍地凄切悲鸣的情景就有了深刻蕴意:个体生命的悲凉与国家瀚海巨悲相比照,连沧海一滴也算不上,又何必哀叹连连!这是在审美联想中对“悲凉”的自我慰藉,对个体的超越,因审美联想而欲跳出个人生命的悲凉泥淖。柔弱书生并没因自身的悲凉遮望眼,审美视野越水翻山覆盖国疆,审美视域深广。

这一节,作者审美心态、内在情感和文章结构悄然转折,精巧至极。这样,就能豁然顺畅地理解后面两个情景了。

4.秋风秋雨话秋凉

这个市井场景中的秋风秋雨来的倏忽,去的突然,这可像极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来来去去。该以什么心态应对呢?这种心态,在都市闲人话秋凉的场景中精妙绝伦、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都市人山人海、形形色色,作者偏挑“闲人”来写,就重在一个“闲”字,一定是像“我”一样“闲”而贫困悲凉的人们。这在那个时代的社会比比皆是,请看:

上桥头树底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好一个市井特写:“缓慢悠闲的声调”“倒来得正好”。多么平和、淡定、闲静的心境,这是正欲逃离悲凉心境的郁达夫向往且必需的,北京最底层悲苦“闲人”的心态强烈地影响着郁达夫的审美心态。对市井的审美,改变了郁达夫的心态、心境、心情,既然生命不可避免地不时伴悲凉,那就只能“平和、淡定”地直面生命“悲凉”。

缘此,秋之悲凉阴沉的冷色必然随之而变,随即就呈现下文的亮丽秋景。

5. 红硕秋果亮人生

作者不惜用“奇景”“全盛”“佳日”“最好”褒赞秋实美景;多方面状写果实的美以显内心的喜悦、亮丽;从果实的多和形色的美着笔,运用衬托等手法表达喜色。一扫秋日的“清”“静”“悲凉”,是那样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亮丽灿烂。这一景象极具象征意义,是郁达夫通过审美秋景而观照、审视生命的成果:审美救赎了“沉沦”中的生命,他期盼、追求人生的亮丽、硕实!

这也能解谜:为什么郁达夫在丧子、婚变和颠沛流离的悲苦生活、悲凉心情里,在被人嘲讽、谴责的沉郁情绪中,依然笔耕不辍成果丰硕。这样,下一段就迎刃而解,作者从古今中外的文人及其作品中感触到了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感受到了细腻深刻的悲秋“深味”;郁达夫对秋的审美感受也确实“特别的深”。但他没有落入前人的窠臼,从生命本真角度写出了特别幽婉深沉的意味,故都秋景审美涵蕴生命审美,这位“沉沦”的现代“秋士”在审美中完成了生命的救赎,进而追求生命的亮丽硕实。难怪他为了北国的秋“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四、文本的审美教学

郁达夫对秋的审美遵从审美原理“审美感受——审美联想——审美意境”的审美三层次,彻底打破时空的限隔,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审美感受,通过审美联想巧妙组合,按照審美体验的逻辑嬗变架构文章,精巧而缜密,细腻而幽婉,形成了清雅、幽远、深邃的审美意境。

“教有定规,教无定法”。“定规”首要的是由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结构体系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逐层分解落实到“单元学习任务”的“规定性”定位;其次是文本自身的性质特点、主题的定位。“教有定规”是“教无定法”的前提,只有彻底探究清楚单元整体及其每篇课文的“规定性”定位,才能实现“教无定法”的随心所欲,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的一线教师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执教出丰富多彩又卓有成效的课例。所以,课文的定位阅读是高效教学的基础。

对本文的审美教学,不必引入晦涩深奥的美学术语,但又必须按照美学原理、审美规律去审读文本、设计教学。既要品鉴语言形式的美,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深蕴的审美内涵,让学生既要体悟到作者通过审美自然而达到审美生命的细腻、深沉和幽微,又要能够达到体会“民族审美心理”的高阶层次,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感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些,都必须依赖定位阅读的准确深入。当然,本文上面所探究的审美定位阅读内容,并非一定要求学生全部吸收掌握。但我认为教师必须按照“规定性”的定位全面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才能称心取舍、随心教学。

————————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123.

[2]童庆炳、赵勇.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81.

[3]童庆炳、赵勇.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87.

[4]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105.

[作者通联:重庆市实验中学校]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研究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