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地区普通学校滑冰课程建设构想的思考
2021-09-22刘帅
刘帅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6-080-01
摘 要 滑冰课程是东北地区学校冬季体育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其中影响学校滑冰课程开设的各类影响因素,探究东北地区开设滑冰课程的教学优势,并且积极探寻国外一些国家的滑冰课程体系设计,借鉴其中的优秀方法,并结合国内学校的滑冰课程教学现状,尝试提出优化滑冰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构想,以期促进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冰雪运动 滑冰 课程构建
滑冰作为冰雪运动中的一项分支,在我国也拥有较大规模的受众群体。在我国东北区域,滑冰运动因为其上手难度不高,具備大众化的发展潜力。加之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也被东北学校作为了体育课程中的教学项目之一。但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升,滑冰项目也逐渐转型向娱乐性质方面发展。滑冰课程也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滑冰课程的生存发展也受到了制约,导致诸多学校中的滑冰课程开设范围萎缩、教学质量下滑等问题。针对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课程体系教学,尝试提出一些优化措施来丰富课程内容。
一、当前东北地区学校滑冰课程现状
(一)普通高校课程设置
根据调查了解,东北地区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滑冰课程多数都是开设在一、二年级中,每周设置一节课时,全学期的总共30节课时左右。理论课教学大约在4~5节课左右,其余均为课外实践教学。理论课中会讲解到滑冰运动的发展史,相关比赛规则、滑冰安全规范和自我保护措施等。在滑冰课程实践教学中,课程多是由准备工作、基本教学、自由活动部分组成。但是由于其中的基本教学时间占比较多,准备部分和自由活动部分时间并不宽裕,导致学生对于滑冰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明显[1]。
(二)授课方式
速度滑冰课程理论和技巧教学,多是使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法。单一的知识利用文字数值、叙述等方式来表现滑冰的相关运动知识,限制了学生自我探究发挥的空间。而且在学期末的成绩考核中,重点是考察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但这类考核项目往往是日常教学中忽视的一点,学生日常实际锻炼时间少,技巧掌握不熟练,成绩考核反而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阻碍。
(三)师资队伍力量
短道速滑的专业教师在总体教师中占比较少,大多数教师是由体育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专项教师来担任课程教学工作。总体来看,滑冰课程师资力量不强,教学的专业度不足。
二、完善滑冰课程教学的措施和课程构建
1.在完善东北地区滑冰课程时,可以先借鉴日韩等国的专业课程设置。第一,借鉴日韩滑冰课程教学中的优点,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调整优化,逐步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滑冰课程的普及和受众广度。为此,可以确立滑冰与旱地轮滑相互促进的方式[2],共同贯穿年度的教学课程。
2.在结合本地区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学校可以推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方式,如一、二年级必修,三、四年级选修。同时提高滑冰课程的教学时长,必要时可以集中时间来重点强化学生的技巧,如此构建完善的教学理论体系,改变轻视滑冰课程教学的传统思维。
3.通过联合学校和社会力量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实践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教学力量互通的方式来,联合多所学校力量来建立共同使用的滑冰课程教学训练基地。集中力量完善场地设施不仅可以为高校,还可以为中小学滑冰课程教学提供保障,最大程度发挥训练基地的作用,这样即可从中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兴趣热情,奠定学生深厚的体育基础。
4.优化滑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日韩滑冰课程教学主要是选修课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热情为主。东北地区滑冰教学也应该优化教学目的,减弱以考核为目的地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体育热情。例如,可以将冰上游戏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办法,强化滑冰课程的趣味性,降低单纯技巧学习和重复锻炼的枯燥感;调整滑冰课程的考核方式。国内滑冰课程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但这显然与单薄的日常教学力度形成反差,应该作以适当减负调整[3]。可以将日常课程考勤来替代以往的滑冰技术考核,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同时消除了学生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消极心理。再建立以学生技能为提高幅度的评判方法,主要将其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依据,如此可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结语
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滑冰运动是冬季户外运动最为适合的活动和健身方式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得体育教学有一定特殊性,滑冰课程的开设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和兴趣需要,不应该将其单纯作为学校的一项教学任务,也不应该死板的设立考核目标,而应该最大程度宣扬滑冰运动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喜欢上这项运动,让滑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自由、丰富。
参考文献:
[1]石艳霞.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4):103-104.
[2]王大伟.东北地区普通高校滑冰课程建设构想[J].冰雪运动,2017(01):64-67.
[3]王婧文.花样滑冰在我国青少年中普及的可行性研究[C].2018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