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患者痰培养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021-09-22施姝莉

中外医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阳性菌阴性菌

施姝莉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句容 212400

近几年,抗菌药物的使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ICU 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收治患者普遍存在病情重、危险性高等特点,加之患者自身免疫力处于低下阶段,更易合并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1]。同时随着院内广谱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的增加,也使得感染病原菌细胞内基因产生了相应的突变,导致临床耐药性菌株的出现率大幅提升,严重时还可能产生多重耐药性菌株,给后续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阻碍。因此,及时分析病原菌种类,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对控制感染,提高患者生机至关重要。该文以2018 年9 月—2020 年9月该院ICU 患者378 例为例,进行痰培养测定常见病原菌,同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与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入住该院ICU 患者378 例进行研究,包括男200 例,女178 例;年龄20~89 岁,平均年龄(49.4±1.6)岁。所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由患者和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患者痰液样本,培养前进行涂片镜检,白细胞:上皮细胞比值超过2.5 视为合格痰液样本,进行痰培养,比值不足2.5 视为不合格痰液样本,重新采样。细菌培养及检验严格遵照《临床检验操作标准》[2]进行,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病原菌种类、数量等进行分析,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1.3 观察指标

测定病原菌种类及菌株数量,同时以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试验,判定标准根据1997 年美国NCCLS 判定标准执行[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病原菌种类分析

该次378 例ICU 患者痰培养检验共检出病原菌155 株,其中包括106 株革兰阴性菌、46 株革兰阳性菌及3 株真菌,具体见表1。

表1 病原菌种类分析

2.2 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以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等均有较高耐药性,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耐药性较差,具体见表2。

表2 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2.3 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革兰阳性菌普遍对青霉素、红霉素均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性较差,具体见表3。

表3 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ICU 内所接治的患者均为危重症,其不仅拥有多种基础性疾病,且自身免疫功能、代谢功能等也均处于逐渐下降状态,同时ICU 内患者往往经历了漫长的住院治疗,部分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呼吸功能较弱者还必须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插管等方式人工给氧。长期的卧床使得其体位不能灵活变更,肺部受重力和自身组织的影响,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使得院内肺部、呼吸系统感染的概率高于普通病区[4]。呼吸道感染发生后会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轻则出现呼吸不畅、咳嗽、呛咳等症状,严重时则会发生呼吸衰竭,甚至累及周围脏器。目前治疗肺部感染时为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需先开展痰液培养化验,借助痰液病原菌培养的结果,准确判断呼吸道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使抗生素的选择更具针对性,也可有效控制耐药型菌株的出现概率[5]。

根据临床实际研究显示,呼吸系统感染的痰液培养结果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概率居多,主要包含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此类菌群更容易在呼吸道黏膜上发生定植,因此也更容易发生感染,且定植后此类菌群更容易在细胞表面形成生物膜,造成的耐药性更加复杂,且更容易发生针对多种药物的多重耐药性[6]。以药理学研究显示,目前已知的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等有较强的耐药性,且如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性可超过70%。但该菌群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等的耐药性则相对较低。另外不动杆菌类菌群较为特殊,其不仅对繁殖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强,而且还能够在外源环境中获取耐药性基因,可借由碳青霉烯酶使细胞外膜的蛋白、靶位等发生改变或丢失,从而使靶向性的药物无法发挥正常的杀菌作用,更容易产生多重耐药菌[7]。

革兰氏性菌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痰液样本的检出率低于革兰阴性菌,其中常见的种类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等球菌属,还有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真菌感染。该类型菌株大多是由于ICU 内患者自身病情较重,其呼吸道内分泌物无法及时外排,或饮食过程中产生误吸情况所产生的感染[8]。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特性主要是借助其自身基因meaA 编码所产生的,该基因能够使菌株细胞内合成一种较为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此种结合蛋白则不具备和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较高的亲和度,使得革兰氏阳性菌针对此类抗生素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例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等,而目前药敏试验显示其对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的耐药性明显较差[9]。

由此可见,提高ICU 患者院内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因素即为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而痰液培养、药敏试验等则为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了准确的方向,不仅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还可避免耐药型菌株的出现,控制整体病症程度和医疗成本[10]。院方也需要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加强ICU 病区内的消毒和隔离措施,在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后及时控制感染源的扩散,抑制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患者可以享受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11]。

经该次研究发现,革兰阴性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等均有较高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耐药性均为100.00%,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耐药性较差,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为6.45%。该研究结果与林建阳等[12]研究结果结论相一致,其研究中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0%,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为0.00%。

综上所述,ICU 患者痰液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较少,不同病原菌对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异,应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阳性菌阴性菌
氨苄西林钠合成工艺研究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更 正
超市手推车比厕所门把手脏
浅谈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
头孢硫脒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
快速检测方法筛查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