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22黄冠就徐亚非刘永明张乐

中外医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创口换药

黄冠就,徐亚非,刘永明,张乐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骨科,广东佛山 528244

创伤骨科患者多由于骨骼被损害引发较为严重的疼痛,影响肢体功能,常需接受手术治疗,针对其致伤骨骼予以修复,改善其能力[1]。微创技术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损害较轻微,将其使用于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有助于机体快速康复[2]。文中针对2018 年6 月—2020 年5 月该医院创伤骨科纳入治疗的6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微创技术实施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创伤骨科纳入治疗的6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分组构建方法参考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2 例。参照组平均年龄(55.36±4.12)岁;研究组平均年龄(55.47±4.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创伤骨科收入具有闭合性创伤骨折的患者;研究上报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得到对应工作人员签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表上签写名字。

排除标准:具有恶性肿瘤疾病者;具有凝血功能方面异常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式 参考患者实际状况选用适当的常规手术方法,为患者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或是关节置换手术等,予以局麻、腰硬联合麻、全麻,除去患处及附近淤积血液,予以骨折位置切开操作,使骨折断端予以露出来,针对骨折位置实施修复操作或是置换操作,采取螺钉、钢板或者髓内钉对骨折位置开展固定处置,予以切口缝线操作。

1.2.2 研究组给予微创技术手术治疗方式 依据患者实际状况选用适当的微创技术手术方法,对患者实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关节镜固定手术等,予以局麻、腰硬联合麻、全麻,依据内镜、C 型臂了解骨折实际状况及骨折位置内置物状况,开展对应复位固定操作,实行切口缝线操作。

1.3 观察指标

研究手术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所用时长、创伤骨科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流血总量、术后创口愈合所用时长、住院治疗所用时长、手术切口换药总次数。

1.4 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已经基本不见,患处功能得以显著改善,可恢复日常生活及平时工作;有效:症状已经部分缓解,患处功能得以明显改善,基本可恢复日常生活及平时工作;无效:和以上对应指标资料并不符合[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有效比较

研究组手术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有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所用时长、创伤骨科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流血总量比较

研究组手术操作所用时长、创伤骨科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流血总量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所用时长、创伤骨科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流血总量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所用时长、创伤骨科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流血总量比较()

2.4 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所用时长、住院治疗所用时长、手术切口换药总次数比较

研究组术后创口愈合所用时长、住院治疗所用时长、手术切口换药总次数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所用时长、住院治疗所用时长、手术切口换药总次数比较()

表4 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所用时长、住院治疗所用时长、手术切口换药总次数比较()

3 讨论

近些年,创伤骨科患者人数增多,对于此类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形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4-5]。临床上多为创伤骨科患者实行常规手术治疗干预,自患处予以手术切开操作,针对创伤实施对应修复处理[6-8]。常规手术治疗干预方法具有一定局限和不足之处,有比较大的创伤面积,手术过程中流血情况比较多,手术之后并发症情况也较多,并不利于患者手术之后机体恢复情况,同时还会引发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增加[9-10]。

微创技术具有比较小的损害性,可运用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成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对应手术操作,能够予以较为准确的定位,存在比较少的手术损伤情况,降低对于身体组织形成的损害,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成功情况,并降低对患者形成的痛苦,促使患者术后机体康复速率得以提升,积极改善患者术后具体预后状况[11]。该文对应指标项目有关计算结果,研究组手术有效所占百分数(93.75%)和参照组详细研究状况比较增加,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所占百分数(3.13%)和参照组详细研究状况比较降低,研究组手术操作所用时长、创伤骨科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流血总量(63.40±3.59)min、(5.61±0.30)cm、(102.10±5.37 )mL 和参照组详细研究状况比较降低,研究组术后创口愈合所用时长、住院治疗所用时长、手术切口换药总次数(12.25±1.50 )d、(6.10±0.43)d、(6.12±0.20 )次和参照组相比较低。朱峰[12]相关研究内容中,观察组更换药物次数情况(20.65±0.65)次、手术中出血情况(170.23±18.45)mL、伤口愈合用时(12.65±1.32)d、手术用时(84.63±6.31)min 和对照组对比较少,观察组有效情况86.44%和对照组对比增加,观察组并发症情况1.69%和对照组对比减少。与该文结果存在部分相似之处,表明数据具有可靠性。微创技术运用于创伤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视野相对比较清楚,手术位置存在的分泌物粘连情况相对较少,可以较为全面了解患处改变状况,参考据骨骼实际状况,给予患处有效固定处置,并充分保护受到损伤的部位和附近组织,降低手术损害情况,减少手术对应并发症状况。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选择微创技术具备较佳治疗功效,改善其手术有效性,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手术切口长度较短,术中流血比较少,可较快完成手术操作,促进创口尽早愈合,减少住院治疗时长,降低手术切口换药对应次数情况。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创口换药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改良型创口贴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