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行为现状调查

2021-09-20黄文娟徐莲英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科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

黄文娟 徐莲英 刘 蕾 陈 娟

科研水平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护理部门为医院医、教、研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但我国护理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精神科护理科研发展更加滞后,加强精神科护理科研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对于精神科护理学科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安徽省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护理人员科研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提高精神科护理科研及其临床应用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安徽省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共收集问卷301份,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95.3%。男性33名(占11.5%),女性254名(占88.5%),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4.6±14.17)岁。其 中 护 士110人(38.33%),护 师132人(45.99%),主管护师43人(14.98%),副主任护师及以上2人(0.7%);工作年限<5年者135人(47.04%),5~10年74人(25.78%),>10年者78人(占27.18%);最高学历为中专及以下学历者4人(1.39%),大专学历者85人(29.62%),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98人(68.99%)。①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自愿参与调查。②排除标准:非临床岗位护理人员;医技及辅助岗位护理人员;外来进修护理人员。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①一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有无科研经历。②科研自我感知:工作中是否注重应用科研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对科研的兴趣、开展护理科研的意愿、科研知识了解情况、申报课题的难度。③对科研工作的认知:科研是否是临床护理工作职责、科研是否是护士工作组成部分、科研是否是护理专业价值的具体体现、护理科研是否是促进专业发展的需要、科研是否是医生和专家的事、护理人员有没有必要开展护理科研六个方面。问卷经五位精神科护理专家、一位统计学专家进行内容效度(CVI)测定,CVI为0.804。选择25名护士进行预调查,2周后复测,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601~0.846,Cronbach'sα系数为0.778。

1.2.2 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软件制作问卷,在医院护士微信工作群发放链接进行匿名调查,保障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采用χ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护理人员临床护理科研应用行为现状主要相关因素,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行为现状 287人中,130人(45.3%)平时注重应用护理科研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但调查对象中仅有39人(13.59%)有过参与科研课题经历,2.79(8/287)的护士对科研相关知识有所了解。73.87%的护士觉得申报难度较大,其中29.62%完全不会申报课题。92.68%的护士对科研感兴趣,67.9%(195/287)认为护理工作中非常有必要开展护理科研,但只有31%的护士有参与科研的意愿。

2.2 科研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130人(45.3%)平时比较注重应用科研解决临床问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称、第一学历、科研知识了解情况、对科研的兴趣等10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士科研现状单因素分析 例(%)

2.3 科研行为多因素分析结果 以“平时是否注重应用科研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临床护理科研应用现状的主观影响因素,多分类变量以最低等级设置变量。具体情况见表2、表3。

表2 赋值

表3 精神科护士科研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科研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途径,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干预,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科研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是保障精神科护理学科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3.1 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行为现状有待改善 由于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临床工作量大,疲于应付常规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护理科研工作中。精神科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患者自知力缺乏,存在幻觉、妄想、暴力、冲动等精神症状和行为,多年来一直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护士承担了大量的基础护理和巨大的精神压力,科研工作受影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87人中45.3%自我感知平时注重应用科研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但大部分护理人员(86.41%)从未参与过正规的科研项目,缺乏科研经验和科研知识,显然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行为缺乏周密的科研设计,有待进一步规范。

3.2 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

3.2.1 科研自我感知 表3显示,科研自我感知维度中科研知识了解情况、科研意愿是护理人员临床应用科研行为的保护性因素,护理人员自我感知科研知识了解的越多、意愿越强,越注重在临床应用科研方法解决问题。该结果与雷利华等研究一致。表3同时显示,课题申报难度是临床科研应用行为的危险性因素,护理人员感知到课题申报难度越大,越不会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科研解决问题。精神科护理较综合性医院护理科研起步晚。加上高学历护士倾向于选择大型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专科医院高学历护士缺乏,导致护理科研发展滞后。调查对象中第一学历为本科及以上者仅占20.9%,且仅有2.79%的护士对科研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可见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知识严重缺乏,与三级综合性医院差距较大,导致护士感到申报课题难度较大。表2显示,尽管92.68%的护士对科研感兴趣,但由于护士认为“护理科研”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虽然感兴趣,但不敢涉足,仅31%的护士有参与科研的意愿。因此,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管理者应加快引进高学历护理人才,并通过院内、外科研知识及课题申报相关培训,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和水平,提高其科研信心和意愿,从而改善临床科研现状。

3.2.2 科研认知 表3显示,科研认知维度中,科研是护士的工作职责、工作中有必要开展护理科研2个条目是护理人员临床应用科研行为的保护性因素。态度和认识对护理科研的发展影响重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科研是护士的工作职责的200位护理人员及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护理科研的195人中,临床工作中注重应用科研方法解决问题者分别有53.0%、56.4%。可见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对科研的态度很积极,与相关调查结果一致,但临床科研应用比率较低。因此,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管理者不仅要重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还应强化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建立正确的科研认知。

4 小 结

护理研究既是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途径。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临床应用科研现状不容乐观,医院管理者应加快引进护理高学历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注重对护理人员的科研知识培训,提高其科研水平和课题申报能力,同时要强化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认知,从而改善护理人员临床科研应用现状,促进精神专科护理学科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科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2015-2019年精神专科医院生化室血液样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专科医院网站建设探讨
新形势下专科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