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文化起源与内涵传承

2021-09-19姜星羽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整体观中庸文化自信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西方医学冲击,中医文化发展缓慢,通过论述中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讲述其内涵价值,探索中医文化发展传承路径。

【关键词】中医文化;整体观;中庸;以人为本;文化自信

中医文化是中国的瑰宝,它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百年来,中医发展缓慢。当今时代,中医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疗效,被世界充分认可。但是目前如何更好地利用时代大环境发扬中医,仍需要探索。

一、中医文化起源与发展

1.1中医文化的起源

中医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农尝百草、伏羲制八卦……见证了中医文化的诞生。

黄帝岐伯研讨病理,后人据此整理编撰了《黄帝内经》,该书创立经络学说,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东汉时期,《难经》成书,在《内经》的基础上,该书对脉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拓展,创立的“寸口诊脉”法沿用至今。同时期的张仲景,编撰《伤寒论》,该书被誉为方书之祖。后又有《神农本草经》,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搜集、整理、总结药物学经验成果的精华,为中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部部巨橼大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1.2中医文化的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开始,中医学分科逐渐明显,医学理论与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众多医籍,推动了中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宋金元时期,国家组织编撰发行中医药学著作,并出现多个医家流派,促进了中医学的蓬勃发展。而自明清到近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东西方医学碰撞产生的“火花”,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二、中医文化传统内涵

2.1中医整体观念与“天人合一”理论

中医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何为整体观念?宏观来看,是指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的个体,人在天地间生存,受到天地变化的影响。这一观念与儒家、道家的“天人合一”理论,密切相关。《正蒙·乾称》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齐物论》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从以上来看,“天人合一”具有以下含义:首先,它揭示了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其次,天地万物都源于同一个本原;最后,天地万物是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的,人随自然界的变化而调节自身活动。综上所述,“天人合一”理论促进了中医整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中医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生命观和本体观等核心内容的发展。

2.2中医“以人为本”的大医精神

“以人为本”是始终贯穿在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原则。这一思想最早见于《管子》;后又有孔子,传授“仁爱”之道。中医将这一思想融入到诊疗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孙思邈,他撰写的《大医精诚》言:“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孙思邈强调,做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医德优良,与病人共情,平等地对待所有病人。这便是中医强调的“以人为本”。

2.3中医发病观与“中庸”之道

“中庸”最早见于《論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即是追求中正和谐、动态平衡的发展。中医认为,人体发病,是由于邪气干扰,人体阴阳失衡,故疾病发生。因此,中医治疗疾病,重视调和阴阳,《黄帝内经》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就是说,治疗疾病,强调调节人体阴阳,纠正太过或不及,使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的阶段,疾病自然会痊愈。这一观点是“中庸”之道在医学领域中的体现。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对中医发病观影响深远,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的发展。

三、中医文化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这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中医院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索中医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1以中医文化自信为基石,加强中医文化的熏陶

中医理论的表达主要用的哲学语言,不易理解。因此,中医学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十分重要,只有打好基础,才能顺应古人的思维,探索中医理论的内涵,实现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要求当代中医学子勤读经典,首先,就是必读的四部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这四部经典分别概括了中医理论中的理、法、方、药。除去四部经典,中医学子也应多读古籍,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医家的思想,注重中医思维的培养,提升中医文化自信。

3.2以中医文化创新为引擎,提升中医临床技能

随着科技和西方医学的进步,中医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中医的疗效,中医必须进行创新。在临床诊疗中,灵活运用“望闻问切”,将理论与临床结合。在治疗时,中医不应排斥西医,而应多方面结合,将疗效做到最好。当代的中医学子,也应该积极进行研究创新,提升科研能力,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资源,寻求中医治疗疾病新的方法和方向。

3.3坚持以文化传播为推手,促进中医文化普及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攻坚,中医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的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当代中医学子,应抓住机会,大力弘扬中医文化,结合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让中医走进大众视野,用“接地气”的方式,对中医进行宣传普及,让人民群众了解中医,争取做到“全民懂中医,治病找中医,养生用中医”,提高民众对中医的认同感,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总之,虽然国家对中医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进行支持,但仅靠国家支持,中医是无法发展的,还需依靠当代和新一代中医人的努力,积极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探索一条适合中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董艳,姚魁武,刘咏梅,徐鹏翔,王阶.论中医的古代哲学内涵[J].中医药导报,2019,25(09):15-18.

[2] 程雅君.返本开新:重戡中医哲学——以朱丹溪、余云岫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45-53.

[3] 孙思邈.药王千金方[M].高文柱,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

[4] 李国荣.中医思维视角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路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4):105-107.

姜星羽,女,汉族,1998-11,山东省烟台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高中学历。

猜你喜欢

整体观中庸文化自信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江学勤主任医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探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整体观在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及治疗方面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