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地区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2021-09-19任孙闵玮杨子良吴婷婷钱齐宏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复发湿疹年龄

任孙 闵玮 杨子良 吴婷婷 钱齐宏

【摘要】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湿疹患者的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以及针对性饮食调控对病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分别收集415例湿疹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免印迹法进行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从治愈患者中随机选取部分患者以饮食调控与否分组,随访8周比较复发情况。 结果  湿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为75.18%,健康对照者阳性率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常见的不耐受食物依次为蛋清/蛋黄、牛奶、大米、大豆、玉米、虾、小麦、西红柿、鳕鱼、蘑菇、螃蟹、鸡肉、猪肉、牛肉。不同年龄组的湿疹患者间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和季节分组间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饮食调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苏州地区湿疹发病与食物不耐受存在关联性,其中蛋清/蛋黄阳性率最高,年龄对食物不耐受有明显影响。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饮食调控能有效降低湿疹的复发率。

【关键词】  湿疹;食物不耐受;年龄;饮食调控;复发

【ABSTRACT】Objective To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food in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eczema in Suzhou areaand the effect of targeted dietary regulation on the disease,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415 patients with eczema and 50 healthy controls were collected. The serum food specific IgG was detected by ELISA.Som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cured patien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diet was regulated or not, and followed up for 8 weeks to compare the recurrence.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food specific IgG was 75.18% in eczema patients and 0.00% in healthy controls (P < 0.05). The most common intolerant foods were egg white / yolk, milk, rice, soybean, corn, shrimp, wheat, tomato, COD, mushroom, crab, chicken, pork and beef.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food specific IgG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 and seasonal groups (P>0.05).The recurrence rate of diet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eczema in Suzhou area is related to food intolerance,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egg white / yolk is the highest. Ag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ood intolerance.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argeted dietary regul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eczema.

【KEY WORDS】eczema; food intolerance; age;diet control; recurrence

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湿疹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生理和社会负担。湿疹是一种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苔藓样变等,通常伴有严重瘙痒。湿疹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湿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关系密切。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摄入的某种或多种食物产生IgG抗体,从而导致的一种变态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食物特异性IgG可能在湿疹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主要探讨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检测对湿疹患者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湿疹患者415例,入选标准:① 临床表现符合湿疹的诊断标准;② 就诊前2周未使用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③ 无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无天疱疮、类天疱疮、皮肌炎、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疾病,无免疫缺陷、肿瘤及严重系统疾病。其中男性219例,女性196例,年龄(2~85)岁。按年龄分组:(0~19)岁组53例,(20~34)岁组151例,(35~49)岁组121例,(50~85)岁组90例。按季节分组:春季组82例,夏季组103例,秋季组121例,冬季组109例。健康对照组共50例,均无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家族史,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0~60)岁。 通过饮食调控及标准化治疗,我们从食物不耐受阳性的治愈湿疹患者中随机选取饮食调控组和非饮食调控组各30例,饮食调控组继续进行严格饮食调控,非饮食调控组不限制任何饮食,随访观察8周后比较复发情况。

1.2 方法

使用Bioeurope GmbH公司生产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半定量间接法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进行检测的14种食物分别为: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蛋清/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按照IgG浓度分为4级:0(IgG<50U/ml)为阴性,+(IgG50-100U/ml)为轻度敏感,++(IgG100-200U/ml)为中度敏感,+++(IgG>200U/ml)为高度敏感。饮食调控: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对中度及重度不耐受食物禁食。对轻度不耐受食物轮替,即每隔1周以上方可进食同一种食物。判断痊愈与复发的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偶有皮疹出现,可以不治而愈。复发:随访的8周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复现,且不能自愈。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比较  415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75.18%(312/415)和0.00%(0/50),兩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按照发生不耐受的比率依次为:蛋清/蛋黄218例(69.87%)、牛奶92例(29.49%)、大米69例(22.12%)、大豆66例(21.15%)、玉米64例(20.51%)、虾59例(18.91%)、小麦55例(17.63%)、西红柿52例(16.67%)、鳕鱼31例(9.94%)、蘑菇28例(8.97%)、螃蟹17例(5.45%)、鸡肉17例(5.45%)、猪肉10例(3.21%)、牛肉5例(1.60%),见表2。

2.2  不同组间湿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 我们进一步将湿疹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和季节分组,分别比较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过敏原分布有差异,0-19岁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为96.01%,与其他各组76.82%,73.55%,64.44%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各年龄组间比较仅20-34岁组(76.82%)和50-85岁组(64.4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均无明显差异(P>0.05)。0-19岁组以蛋清/蛋黄、牛奶、小麦为主要过敏原,西红柿次之。除玉米、蛋清/蛋黄、牛奶、小麦外,此次检测的其余食物IgG的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另外,219例男性患者中检测阳性165例,阳性率75.34%,196例女性患者中检测阳性147例,阳性率为75.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而不同季节患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春季(3~5月)总例数82例,阳性例数66例,阳性率80.49%;夏季(6~8月)总例数103例,阳性例数81例,阳性率78.64%;秋季(9~11月)总例数121例,阳性例数81例,阳性率66.94%;冬季(12~2月)总例数109例,阳性例数84例,阳性率77.06%;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5。

2.3 饮食调控组与非饮食调控组湿疹复发率比较 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进行饮食调控患者的复发率26.67%(8/30)明显低于不进行任何饮食控制患者的复发率63.33%(19/3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湿疹是皮肤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没完全阐明。1905年Frances Hare首次提出食物不耐受这一概念。Fooke认为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有些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黏膜淋巴组织内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另外,Tkaczyk等证实与IgG结合的高亲和力受体存在于人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IgG与其结合引发变态反应,导致上述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和花生四烯酸等代谢产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炎症和过敏反应。目前研究认为,食物不耐受是不同于食物过敏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并在皮炎和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湿疹患者中食物不耐受发生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 415例湿疹患者中有312例患者存在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阳性率高达75.18%,与国内相关报道的阳性率(69.4%~92.4%)类似。其阳性率远高于健康对照组中阳性率0.00%,这表明湿疹的发生与食物不耐受间存在密切关联。这也为我们探究湿疹的发病原因打开一个新视角,Ig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起病隐匿,涉及食物较多,患者难于自身发现不耐受食物,长期食用可诱发湿疹的发生与发展。本组研究进一步分析显示,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蛋清/蛋黄218例(69.87%)、牛奶92例(29.49%)、大米69例(22.12%)、大豆66例(21.15%)、玉米64例(20.51%)、虾59例(18.91%)、小麦55例(17.63%)、西红柿52例(16.67%)、鳕鱼31例(9.94%)、蘑菇28例(8.97%)、螃蟹17例(5.45%)、鸡肉17例(5.45%)、猪肉10例(3.21%)、牛肉5例(1.60%)。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存在不同之处,这可能和各地区间饮食习惯及社会习俗不同有关,比如沿海地区平时食用海鲜较多,容易对虾、螃蟹等产生耐受。回族人群聚集区的人们不吃猪肉,不会对猪肉产生不耐受。蛋清/蛋黄和牛奶的阳性率居于前两位,可能和其本身富含大分子蛋白,其免疫原性较高有关,并且它们大多为酸性等电点糖蛋白,可耐受食品加工、加热和烹饪,以及抵抗肠道的消化作用。基于此,湿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谨慎食用蛋清/蛋黄和牛奶,以及面包、蛋糕、奶酪等以蛋清/蛋黄和牛奶为原料制成的食物。

将病例按年龄、性别和季节分组分析结果后发现青年前期(0~19岁)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为96.0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如青年期(20~34岁)组76.82%,壮年期(35~49岁)组73.55%,中老年期(50~85岁)组64.44%。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青少年尤其是儿童和婴幼儿以免疫原性相对较高的食物为主食,如蛋清/蛋黄、牛奶和小麦等,因此其食物不耐受阳性率较高;另外,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健全,消化道粘膜的通透性增高,很多蛋白质食物未经分解就直接由肠道粘膜吸收,从而也易造成食物变态反应。另外青年期(20~34岁)组76.82%和中老年期(50~85岁)组64.4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系中老年人食入物总量少,种类较单一,而青年期食入物总量较多,种类丰富,而更容易产生食物不耐受现象。14种被检测的食物中除玉米、蛋清/蛋黄、牛奶、小麦外,其余食物在各年龄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次研究中选取的大多数食物的不耐受与年龄段无密切关系。此外,性别和季节对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最后,根据表六,我们可以发现将食物不耐受阳性的治愈湿疹患者随机抽取两组,各30例。随访观察8周发现,根据不耐受检测结果进行严格饮食调控组湿疹复发率为26.67%,相比于不进行任何饮食调控组复发率63.33%,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以上比较给了我们一种新的预防湿疹复发的思路,即从湿疹病因上着手,通过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找出不耐受食物进行饮食调控,既避免了盲目忌口,同时又有效防止湿疹复发。

湿疹的病因复杂,容易复发,食物不耐受检测能够明确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的食物,从而制定限食计划,对于湿疹的临床预防、主动干预及防止复发均具有指导意义,不同地区应结合当地的饮食习惯采取相应的饮食调控。

参考文献:

[1]陆丽明,陈楷涛.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药,2007,09:76—79.

[2]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

[3]Breakey J.Is food intolerance due to an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 [J].Asia Pac JC lin Nutr,2004,13:    SI75.

[4]Tkaczyk C,Okayama Y,Woolhiser MR, et al. Activationof human mast cells through the high affinity IgG receptor[J]. Mol Immunol,2002,38( 16 /18) : 1289-1293.

[5]李静,兰凤荣,陈亚秋,陈昱,赵利媛,邵平,李卫芹,冷峻宏.儿童湿疹1 538例过敏原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8:856-858.

[6]庄严,王学艳,石海云,张明,何欢.儿童湿疹与特异性IgG抗体关系初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2:243.244.

[7]刘敏,马海军.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血清总IgE与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9):609—611.

[8]杨琳,刘文力,金宁,韩莹,许秀辉,梁金珠.儿童湿疹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1:1174.1177.

[9]刘小娟,竺婷婷,曾蓉,常莉,李丰益,李文胜,江咏梅.儿童食物不耐受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07:550.554.

[10]黄壮峰,钟金城,陈小敏.食物不耐受检测在儿童湿疹中的临床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39—40.

[11]张利,赖蓉,尹洁。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測及意义[J].四川医学,2009,02:256—257.

[12]董晓燕.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3:41.42.

[13]刘伟强,罗德劲,滕丽珍. 饮食禁忌、轮替疗法干预食物不耐受型儿童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04:13.10.

作者简介:任孙(1991.11-),男,汉,江苏省苏州市,初级,硕士研究生,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方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猜你喜欢

复发湿疹年龄
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治疥疮
年龄歧视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69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算年龄
湿疹护理YES OR NO
冬季宝宝湿疹,家长如何护理?
年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