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9-19杨丽丽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温针灸临床疗效

杨丽丽

【摘要】目的:觀察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接治的70例寒湿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告知患者实验风险和目的后分析个人资料,随后将所有患者应用双盲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针灸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具体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数据差异较小,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寒湿腰痛患者来说,实施温针灸效果显著,能够帮助缓解疼痛,临床有效率也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温针灸;寒湿腰痛;临床疗效

腰痛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极高,且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发病率还在显著增长,在抬重物的时候错误用力或者体位不当很可能会引起腰痛,另外久坐也是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腰部的气血不畅就会引发疼痛。对于中医来说,腰痛可分为寒湿腰痛、湿热腰痛和肾虚腰痛等类型,患者会感觉疼痛,转动身体比较困难,在气候变化或者阴雨天受寒以后疼痛还会加剧,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食欲,因此需要尽快进行治疗,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接治的70例寒湿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告知患者实验风险和目的后分析个人资料,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接治的70例寒湿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告知患者实验风险和目的后分析个人资料,随后将所有患者应用双盲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对照组内包含19例女性和16例男性患者,年龄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41.2±3.8)岁,实验组内包含17例女性和1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26-65岁之间,平均年龄(40.8±3.5)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并签署相关文件,应用软件来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结果差异具有均衡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针灸治疗,将气海俞、委中、肾俞、大肠俞、阳陵泉、承山、昆仑、环跳等作为针灸穴位,让患者俯卧以后,在脚踝位置放置3厘米高的小垫枕,随后对其皮肤进行碘伏消毒,待针刺入得气以后给予提插捻转补泻法等方式让穴位有酸胀感,每天进行1次治疗,每次半个小时,每7天为1个疗程,完成以后休息两天再进行下个疗程。

实验组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将关元俞、夹脊穴、阿是穴、肾俞、承山、环跳、命门、气海俞、大肠俞等穴位作为进针穴位,同样需要在脚踝放置3厘米高的小垫枕,消毒以后将28号毫针插入穴位,夹脊穴2寸、环跳穴3寸,同样要采取提插捻转补泻法刺激穴位,随后在针柄上插入点燃的艾条,每2-3根艾条负责一个穴位,每天1次,每次半个小时,持续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结束以后休息两天循环至下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具体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下肢活动正常,抬高不受限且脊柱不存在任何侧弯,可以正常活动;有效:患者通过治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下肢可以抬高,脊柱的灵活性有缓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或者加重,脊柱存在侧弯情况,活动受限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输入,并用(%)表示患者临床疗效,数据应用X2检验,而患者的评分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选择T值分析检验,若最终结果P<0.05,说明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数据差异较小,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痛的原因有很多,中医认为是因为体虚年衰、跌扑闪挫、外邪侵袭导致,所谓外邪侵袭就是指患者长时间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生活,劳动时身着衣物比较单薄或者出汗以后未及时擦干,淋雨着凉风寒侵入身体,导致经脉气血活动不畅而导致腰痛,跌扑闪挫就是指因为抬重物时体位或者用力不当导致经络气血正常运转受到影响,体虚年衰是指患者身体素质较弱又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中医针对寒湿腰痛主要是应用温针灸治疗,就是在针灸的基础上将艾条点燃插在针柄上,让艾条燃烧的温度来对人体穴位进行调节,可以让背部血管扩张,对人体气血循环进行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实验患者在治疗以后疼痛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针对寒湿腰痛患者来说,实施温针灸效果显著,能够帮助缓解疼痛,临床有效率也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秀武,邓陈英,邱芬芬,等.长蛇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20,45(04):320-324.

[2]杨洋,罗高国,潘建涛.温针灸结合肾着汤治疗寒湿腰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4):54-55.

[3]孙洁,赵欲晓.温针灸缓解寒湿腰痛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4}(07):183+177.

[4]李晓英,李力明,王雅兴.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寒湿腰痛40例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9):72-73.

猜你喜欢

温针灸临床疗效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联合中药复方干预恢复期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