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对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月经量的影响
2021-09-17田苑
田 苑
(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041)
子宫腺肌瘤是属于肿瘤中的一种,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痛经,月经失调,子宫增大、呈球形、质地变硬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其中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肌瘤常见的类型,目前临床上常应用曼月乐治疗该病,但是治疗往往不彻底,治疗周期较长[2]。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得到有效发展,且成功运用到畸形子宫、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常增生、黏膜下肌瘤等疾病中[3]。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对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月经量的影响,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96例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均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纳入标准:①依据《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确诊为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4];②符合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指征者;③知情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精神、意识或语言障碍者;③卵巢及内分泌异常者;④强烈保留生育要求者。本次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对比组应用曼月乐进行治疗。患者月经来潮3~7 d,由专业医师在患者宫内放置曼月乐(规格:52 mg/个,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40370,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
研究组在对比组上加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宫腔镜检查确定内突型子宫腺肌瘤的位置、大小和内突情况,并用诊刮术排除子宫内膜的病变。月经排净3~7 d后进行手术,手术前1 d在宫颈内插入1根海藻棒,当天手术前禁水禁食,术前30 min注射阿托品。然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选用等离子双极宫腔电切镜(电切镜外鞘直径=8 mm),用生理盐水进行膨宫(压力=100~120 mm Hg,流速=260 ml/min),并设置切割电极功率280 W,电凝电极功率70 W。在超声引导下,置入双极等离子针形电极,划开腺肌瘤表面,露出瘤结节,并用环形电极,从宫底到宫颈依次电切腺肌,到前后壁厚度大致相等为止。术后放置曼月乐,进行止血、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依据《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痛经消失,月经、子宫体积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月经、痛经改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判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月经、痛经无变化或加重,子宫体积无变化或增大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痛经改善情况[5]:采用国际慢性疼痛分级问卷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其中0级:活动能力丧失和疼痛强度均为0;1级:活动能力丧失<3点,疼痛程度<50分;2级:活动能力丧失<3点,疼痛程度≥50分;3级:活动能力丧失为3或4点;4级:活动能力丧失为5或6点,等级越高说明痛经越严重。③子宫和月经改善情况:利用阴道彩超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子宫体积=0.523×长径×前后径×横径;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期和月经量。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阴道出血、宫腔感染、发热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相比于对比组的83.3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2.2两组痛经改善情况比较: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痛经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痛经改善情况[例(%)]
2.3子宫和月经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月经期和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相比对比组,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子宫和月经改善情况
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和对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6%和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且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且停药后易复发,且无根治性药物。而手术治疗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保守性手术,其中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后患者无生育能力,且失去子宫会导致患者更年期提前,受到摒弃[6]。
伴随着人们对子宫功能的深入认识,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成为临床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是一种能够保留子宫但是无法保留生育能力的术式,在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中具有较佳的效果[7-8]。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对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月经量的影响,选取96例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应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单纯放置曼月乐治疗患者的83.33%,并且痛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放置曼月乐治疗患者,子宫体积、月经期和月经量明显低于单纯放置曼月乐治疗患者。分析其原因,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能够自宫底至宫颈逐条电切腺肌瘤,并清除切面可见簇状子宫内膜、陈旧血液。同时术后置入曼月乐在子宫内持续释放,抑制子宫腺肌瘤的复发,抑制子宫内膜,减轻前列腺素的反应,有效减少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减缓痛经。
另外,本次研究发现,应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患者和单纯放置曼月乐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6%和2.08%,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患者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痛经、子宫和月经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