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5霍连广
李 梅,霍连广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将直接影响医德医风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因此,在发挥思政课主导作用的同时,让专业课堂也担负起育人功能,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命题。药理学为临床、口腔、护理及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本课程特点,准确凝练课程思政育人主题,系统挖掘育人元素,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合格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1 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1 思政课存在“孤岛”困境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3]。思政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对医学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辐射力、覆盖力不够。这就要求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从“课程思政”角度挖掘和充实思政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每堂课、每次实践、每位教师都发挥育人功能,提升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4]。
1.2 药理学课程特点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相互作用,为今后在临床中能够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与其他专业课相比,药理学涉及药物管理、民事诉讼、法医鉴定等多学科,并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在药理学教学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2 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2.1 注重教学策略制定
“课程思政”建设基础在“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根据药理学课程特点,结合德育内涵,课题组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设定了药理学育德发展目标,即形成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用药指导理念,培养学生爱心、耐心、细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安全意识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2 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考验的是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学校通过一年一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表彰大会及“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等弘扬师德文化,增强“育德意识”;课题组教师通过常态化培训、伙伴式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育德能力”,使教师先受教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3 加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
素材是课程思政基础,教师要增强素材建设意识,日常教学工作中主动挖掘专业课中思想政治教育因子,收集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及时融入教学之中。
2.4 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政教育话题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的契合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程思政成效,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形式为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广阔空间。
3 思政元素融入药理学课程的实践
3.1 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青年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就是爱国主义。新时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同水平及爱国主义行为实践动力的自觉性和奉献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6]。针对这一特点,在药理学绪言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思政课程第一步,如在药理学发展简史部分,向学生讲授世界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第一部药典均出自我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世界经典药物学文献;在我国对现代药学的贡献部分,介绍青蒿素发明第一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和人工合成晶体胰岛素及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等。通过具体实例、具体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学生更加坚定为国学习、为国争光的信念。
3.2 课程教学与敬业奉献精神相结合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队伍的主力军,敬业奉献精神直接影响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专业课教师在培育敬业精神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在敬业精神教育中发挥一定作用[7]。敬业精神需要长期的培育,在药理学教学中应始终贯穿渗入。比如,中枢性镇痛药吗啡是1806年由法国化学家泽尔蒂纳从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中分离出来的,为验证吗啡强大的中枢抑制作用,他本人吞下这种白色粉末;抗幽门螺杆菌药能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而幽门螺杆菌发现者马歇尔为了验证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磺胺药发明者多马克敢于在自己女儿身上进行用药实验。经典生动的事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敬畏,引领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责任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增添了动力。
3.3 课程教学与法治观念教育相结合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日臻完善,医学职业教育引入法治思维是必然趋势,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对自己、对患者、对社会负责的法治思维能力,为创建和谐的医患、社会关系奠定法治基础。为此,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麻黄碱”教学中,重点提示其属“兴奋剂”范畴,是毒品“冰毒”的主要制造原料,国家对其生产、购销和出口做了严格规定,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向学生介绍麻醉药品的依赖性、危害性,强调每一个人都要远离毒品。教材之外,通过补充近年医师用药纠纷案,如山莨菪碱止痛掩盖了病情,致患者肠坏死;大剂量米索前列醇催产致孕妇子宫破裂死亡;地塞米松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致其溃疡出血致死等,以上案例医院都进行了相应赔偿。这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不仅使学生意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还使其了解了用药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在今后的医疗过程中有效确保医疗工作安全,预防或减少医患纠纷。
3.4 课程教学与诚信教育相结合
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时挖掘“诚信”元素,如在药物不良反应教学中,通过介绍某药厂“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案、“欣弗”及“刺五加注射液”等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学生理解药物具有既可治病救人又能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的两重性以及药品质量的重要性。而医学及药学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避免药害事件的根本,只有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原则,将诚信价值内化于心,才能减少医患纠纷,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5 课程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一种药物的药效学现象和药动学指标都离不开严谨的科学实践,因而创新意识在药理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意识培养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选取重点、热点等前沿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药动学的发展、新剂型的上市既能保证药效持久性,又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是治疗危重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物,但不良反应严重,而新剂型脂质体两性霉素B能在保证强大抗真菌作用的同时,显著减少不良反应。通过药理学新研究成果,尤其研究思路的介绍,大大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动机。
4 药理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在2018级临床专业学生中实施融入“课程思政”的药理学课程教学结束后,随机对30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帮助学生培养奉献精神、法治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
表1 学生对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n(%)]
总之,如何挖掘药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等特点进行设计和规划。作为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渗透能力,积极探索和改革,努力推动实现全方位育人,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