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中助读资料运用的有效策略

2021-09-13陈美亭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陈美亭

【摘要】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三单元第9-12课都是关于党史的学习。由于时间久远以及对当时文化背景不了解,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许多障碍,难以理解文本的表达,造成情感体验薄弱。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适时利用助读资料来帮助学生学习党史课,能有效引导学生清楚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乃至触动学生的心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党史教学;助读资料

本文所说的助读资料,是指在课堂上根据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教学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视频材料等。助读材料的运用要讲究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在党史课上,笔者对助读材料的运用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铺垫助读,添枝加叶

铺垫助读,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添枝加叶的作用,能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引入型铺垫

主要运用一些背景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年代的背景,有利于引入课文讲解及为学生的认知打下铺垫。笔者在教学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的第一课时《开天辟地的大事》的时候,就在引入环节介绍了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李大钊的生平和事迹,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又是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作铺垫。

(二)气氛型铺垫

课堂上利用一些音像、视频,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让课堂或者文本中出现的事件更加形象具体逼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如,在教学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的第三课时《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对于红军过雪山如何的难,学生想象不出来。于是,笔者出示了“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长征故事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通过感性形象的视频,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深深体会到长征的艰辛,同时也对长征这段历史充满了好奇,而主动探究长征的起因、路线,关于长征的故事、诗文等。在完成“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这一课后作业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我们要为这一远大的理想而好好学习、顽强奋斗。”

(三)拓展型铺垫

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活动,对课本的一些观点进行拓展,从而为学生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做铺垫。在教学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三课时《中流砥柱》的时候,笔者以“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是否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题,开展了一次辩论赛。女生为正方,男生为反方,双方就自己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这样的铺垫,学生对艰苦奋斗这一精神的理解更深刻了,并决心在日常生活中从饭桌上的“光盘行动”开始践行艰苦奋斗精神。

二、穿插助读,穿针引线

(一)穿插在教学难点处

在教学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勿忘国耻》时,笔者通过课前和学生谈话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不了解,个别学生有所了解但也是不够深入。怎样才能让学生切身体会这段历史给我们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笔者决定先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这段屈辱的历史。于是,在课堂上,笔者播放了《松花江上》这一首歌曲。当歌声响起,画面呈现东北同胞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颠沛流离,东北富饶的土地惨遭侵略者掠夺的情景时,学生的表情或惊讶或悲伤或同情,可以看到他们的情感已经被带进了那段屈辱的岁月。再通过歌词的描述,结合历史图片、资料,带领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看到同胞在日本鬼子统治下惨遭压迫的生活,学生的表情变得愤怒,有的甚至握紧了拳头。笔者知道,此刻他们虽然不善表达,但已经理解了“九·一八事变”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基于此,学生在本节课的最后很自然地形成为保护和平而奋发图强的爱国理想,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二)穿插在学习有疑处

在教学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的第一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教师提出“为什么开国大典当天万众欢呼庆祝”“为什么要举国欢庆”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难以想象当时的激动人心的情景。于是,笔者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通过直观的视频资料带领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空前盛况,帮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历尽艰辛,无数革命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终于迎来了胜利,从此可以当家作主的那种无比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三)穿插在文本细节处

在教学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第一课时《改革开放谋发展》时,教材正文简要说明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特别提到了深圳特区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改变,并附有一幅《邓小平视察南方宣传牌》的插图。如何体现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一细节的呢?笔者在课上穿插了以歌曲《春天的故事》為背景音乐,展现邓小平事迹的视频,再展现深圳变化的小视频,帮助学生认识到深圳的巨变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离不开邓小平的功劳。

助读资料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作用。教师在每一节课上,有的放矢,根据需要选用助读资料,那么,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范剑萍.资料助读的选择和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1(12).

[2]何根娣.体验,向思维纵深处漫溯[J].成才之路, 2012(8):14-15.

[3]李琳.语文阅读助读资料筛选策略例谈[J].语文建设,2008(11).

责任编辑  梁婷惠

猜你喜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之研究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论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