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与建议
2021-09-13徐学军
徐学军
【内容摘要】在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教育观念也应与时俱进,并积极探索全新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整体发展,使学生真正掌握身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必须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塑造学生形成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中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在此方面对学生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也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理念。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 问题 建议
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给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新的阻碍与挑战。身为管理者,必须从根本认清这一障碍,并整合学校发展实情以明确地提出合理的对策。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应体现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还应包括师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以使教师能乐于工作,享受工作,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专注于知识的学习。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时也应对素质教育的基本核心概念做出深刻的认识,以此推动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切实凸显“以生为本”的核心价值。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将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管理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关注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由于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教学管理仍然不够理想,还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思想未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缺少工作经验可效仿,并不具备先进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改进与进步。教学管理始终处在探索阶段,并未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一些文化教育管理者过于关注教学的最终结果,忽视了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导致教学管理不再具备教育性,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受到严重阻碍①。此外,还有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并在实践当中套用传统管理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和排斥,严重影响到最终管理效果。
2.教学管理模式不科学
新课改既强调学生行为主体的影响,又注重培养并充分展示学生能力,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在当今许多中学教育中,管理方法缺乏时代感。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用于评估其学习状态,学业成绩是管理方法的关键基础,并将其用于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并且存在持续增加的可能性,属于教学改革中的隐性制约。通过实践调查与分析能够发现,虽然部分学校实施一系列学生创新活动,但是大多都流于形式,学生并未参与探究学习,课堂上只能机械记忆知识,没有落实德育根本,偏执地采取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学生创造力、主动性的提高。不利于新课改总体目标的落实,更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②。新课改的核心依然是学生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学校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用学生学习和考试结果来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评判,过于注重学生分数,忽视过程管理,忽视学生主体性、自主性,学生的全面发展策略和目标无法得到充分实施。鉴于以上问题,无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新课改具体要求难以实践到教学管理当中。
3.注重传递信息,忽视行为管理
在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级别层次很分明,由上至下的各层皆隶属上一层次。虽然这样的垂直管理体系具有其优点,但是缺点也更加突出。尤其体现在处于最低管理层的普通教师中,在这种管理机制下,工作能力很容易受到限制。教师的职责层次过多,职责过于细化,导致教师思想保守和适应性差。教师间缺少信息交流与传递,限制其创造性、责任感,特别是当这类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普遍都不能积极主动面对并采取解决措施,而是用尽手段来推诿逃避③。
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落后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是影响其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迫切需要教育者更新其管理理念,用更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施,使教师摆正态度,树立先进理念,更好地执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规章制度。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及时更新,首先需要研究新课改的背景与其具体要求,对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基于全球教育发展角度,与国际思维联系起来,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管理进行精确定位,进而更好地提升文化教育观念,并找到符合学生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针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要重视提升其人性化、创新性,因此,管理人员要及时培养其创新思维,深入研究新课改实施要求,遵守“以生为本”的管理原则,采取高效管理手段确保管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发展④。学校还需在其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引入“师生互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尊重学生主体”等先进教育理念,从而构建和谐、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达成教学目标。除此以外,也需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确保其可以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
2.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就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而言,制定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保证教育管理质量至关重要。对推动学校发展、转变教学行为、落实教学改革等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合理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校还应注重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催生全新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适用于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学校在对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时,首先要關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管理作为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保证其专业发展的前提下,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其次,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新课改背景下,不再适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作首要任务,此外还应重视过程,促使教学评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最后,改进常规管理制度。不仅包含教学管理,还应涵盖各项常规制度,包括校规校纪、研究性学习管理、管理教学档案等,这一点也是建设美好校园的必要前提。因此,针对常规管理制定的制定,要求管理者重视在其中逐步渗透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3.精神教育缓解教育压力
传统的文化教育管理机制过分看重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有必要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来对学生施以精神教育补偿,帮助学生缓解其学习压力。新时代下开展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分数概念进行淡化,基于多元化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除此以外,还应让教师多加关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努力运用爱心来灌溉每个学生的成长,特别是离异家庭或留守学生的成长,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关爱教育管理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一种合理管理方法,是以,学校要多加关注学生的精神培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和德育教育建设。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容易出现思想叛逆的时期,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时还需注重做好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基础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带给学生良好的精神感受与体验,使其能够主动增强自己的素质。
4.建设新环境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良好实施不能脱离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环境因素方面也要具备创新追求,这就需要管理者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做到与时俱进,致力于学校发展环境的建设,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成效。在此背景下,教学环境的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学校发展底蕴、学风校风、办学自然条件、教学社会条件、文化建设氛围等,都隶属于校园教育教学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学校自身的发展,身为教育者要着眼于学习发展实际,及时整合并处理对应的主客观条件,给学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还应积极追求创新,将创新意识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改善等方方面面,促使学校发展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首先,中学教育教学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是良好的德育管理,这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管理时,除了要对德育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也需要给予其相应的软件支持。建设师资队伍、创办校园社团、创新德育课程、设计主题活动等皆可以给学校德育管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次,注重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每所学校都具备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办学社会资源丰富多彩,这都是學校环境因素,是以,管理者应积极优化处理学校环境,确保让教师与学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教育水平。最后,在文化建设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内涵追求,管理者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展开总体规划。学校环境建设能够通过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结合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对校园文化建设制度进行持续完善,更有利于给学生建设促进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更高,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更新与完善,校园环境持续进行优化,教师面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不断换代,都为学校教育教学增加更多硬实力,进一步保障中学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力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尽管目前大多数教育者都已认可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但是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初中学生,由于其年龄因素的影响,所以存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出于不断优化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目的,广大教学人士还应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管理范围,并应用恰当的管理计划来促进管理能力的整体提高。
【注释】
① 董龙云. 创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探析[J]. 新教育,2020(05):4-5.
② 张秀琴.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策略分析[J]. 新课程(中),2019(09):208-209.
③ 徐建文. 刍议创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学教育教学管理[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3.
④ 彭伟明.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 江西教育,2019(15):15-16.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魏家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