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13尹燚彬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物理教学核心素养

尹燚彬

摘要: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教师合理设置任务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境教学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75

由于物理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教师单单凭借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只有蕴于物理情境中才会彰显其内涵。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善于创设便于学生发现问题的物理情境,让学生身处情境之中,在实际中观察,在情境中感受,这样学生往往会取得出乎预料的效果。教师创设情境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提炼物理概念、规律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熟悉的物理情境迁移运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开始接触物理,而此时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对待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牢牢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特征,精确把握教学节奏,通過创设生活情境、实验情境以及问题情境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运用物理知识本身的魅力,让学生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学生只有具备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以及探索自然的欲望,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2.有利于学生将物理与生活相融合

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不仅能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落实STSE教育理念的必由之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把握住“学生生活体验”这一关键要素,通过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物理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3.有利于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听课效率,物理情境所起到的作用便是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的演示现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多种感官并用,而不再仅仅是单纯听教师讲授。以“大气压强”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空袋作为导入内容,向学生展示抽气前后真空袋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向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巧设生活情境

物理知识源自现实生活,而且生活中各种物品、器具种类繁多且容易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生活素材,这样不仅可以体现物理学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原理。例如,学生在完成“密度”的学习后,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学生提出实际问题:我们在家中烧水时,要将水壶坐在火上,大家是否了解其中原理?同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见解。教师最后总结:水壶周围空气受热后密度变小,从而向上运动,包围水壶,最终将水烧开。在学生明确这一生活现象后,教师便可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都知道若想烧开水,则一定要将水壶坐在火上,而不是放在火焰侧面。那么,如果我们想用冰块来冷却液体(牛奶、水、饮料均可),应该怎么做才有效?此时,教师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讨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感。当每个小组分别给出结论后,教师不必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答案,可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如果将装有液体的容器放在冰块上方,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③如果将冰块放置在容器上方,容器内液体如何变化?

教师不必直接将正确结论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设置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错误,发现错误之所在,并通过自己努力得到问题答案,则学生对于此类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推理获得结论并作出相应解释的能力,发展自身的科学思维,而且还会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物理观念。

2.合理利用物理实验

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物理“非常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容易激起学生心理层面的震撼,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物理教学流程包括新课导入、新知讲授以及课堂小结三个环节。教师若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则必须在新课导入环节多花费时间和精力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确定课程的重难点所在,还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情境。教师合理利用物理实验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探究性态度。例如,教师在讲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设计如下“非常规”实验作为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取一根格尺,并将其伸出桌面一定长度,再取一块橡皮,使其从格尺上端下落,这时学生不难发现,格尺会轻松地掉到地面;接下来,教师将一张A4纸“压”在格尺上,格尺伸出桌面长度与原来保持一致,重复上述步骤,学生会看到“奇怪”的现象:格尺并没有掉落到地面上,而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此时学生便会对该实验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再用装水的瓶子代替橡皮重复上述步骤,格尺仍然没有掉到地面上。此时,学生内心势必会产生疑问:一张简单的A4纸竟然有这种“能力”?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也更加重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上述实验中,格尺、橡皮以及A4纸都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常见的物品,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些物品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强大动力。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找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缺陷,并针对学生的认知缺陷抓住契机,帮助学生填补认知结构不足之处。此外,上述物理情境不仅可以作为导入环节,在课后总结的过程中该实验同样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巩固升华所学知识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说明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学的探究意识。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情境并提出相应问题,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因此,在全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会聚焦问题而不发生跑偏,以问题为导向统领自身的学习过程。

以“内能”一课为例,教师可设计“会喷雾的瓶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同时,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增加实验的安全性,防止传统实验中气体做功使得活塞喷出容易造成学生受伤这一危险现象的发生。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空瓶子底部注入少量水并在瓶蓋处开一小孔;其次,摇晃瓶子,使得瓶子内壁沾上水;接下来,用打气筒从小孔处持续地向瓶内打气,直至瓶子变硬为止;最后打开瓶盖,学生会发现白雾从瓶子中喷出,如图4所示。

这时教师展开提问,

教师:大家是否了解白雾产生的原因?

学生:水蒸气遇冷液化。

教师:水蒸气为什么会发生液化?

学生:…

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储备难以准确地回答该问题。教师此时开始新课教学便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新的学习。学生带着疑问学习通常有如下几点优势:首先,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得以强化;其次,可以减少其余非关键信息的干扰;最后,有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情境的优势,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强化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的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增添实际性内容。当学生能够从情境中提炼出物理概念、规律并能够将情境迁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的物理观念才得以形成、科学思维才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武.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8):65.

[2]田成良,董英霞,盛正民.情境创设 问题引导 以问促思——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学物理,2020,38(4):54-56.

[3]李永飞.抓住认知冲突 接通思维断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2):26.

[4]吴青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9-40.

[5]毕云霞.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应用[J].东西南北,2019(21):209.

[6]白海燕.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有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9(11):30-31.

【基金项目:202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物理师范生线上教学技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项目编号:XJGY2020021);201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改革示范项目“中学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作者单位:1.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学校,黑龙江 鸡西158150 )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物理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