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方博弈的企业环境行为研究

2021-09-13梁丽娟王凯王鑫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政府

梁丽娟 王凯 王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代价。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做好企业防治工作是治理污染的重中之重。文章从政府和社会公众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三者的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政府对污染企业的罚款要好于政府补贴,公众的参与意识会影响政府监管的可能性,两者相辅相成,但它们并不直接影响公司的决策。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环境行为;政府;社会公众;三方博弈

一、引言

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体。企业始终把利润目标放在第一位,社會责任忘却脑后。在利润的驱使下加上政府监督不到位,企业将采取粗放的生产方式。环境污染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阻碍。因此,促进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是现阶段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企业环境行为是政府、企业和公众复杂博弈内在机制的具体体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已经在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细则,对企业环境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此外,我们不可忽视人民群众的力量,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攀升,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对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监督。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行为

Moledina等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建立了企业环境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由于政府环境法规的力度不同,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行为。Presley和Lin使用动态博弈理论研究政府监督与公司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公司污染行为征税可以减少公司污染物的排放。陈世义和陈登科指出,政府的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环境污染行为,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聂力、张丽江等人建立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以研究企业在改善绿色技术方面的战略选择。结果表明,政府监管的力度,监管的收益和成本以及企业改善生产技术的成本是影响两个演化博弈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公众与企业环境行为

Zheng和Kahn指出,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限制地方政府只在乎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行为。Ouyang等学者指出,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防治污染和提高政府环境法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赵黎明等人建立了公众和污染物排放公司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可以显著减少工业废物的排放,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是参与成本和心理获得感博弈的结果。并且还发现公众监督对政府监督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张雁林,杜建国等为政府和公司的博弈建立了模型。对于环境非政府组织而言,较低的公司成本和较高的利润会降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监管能力。政府监督力度的提高会促使环保非政府组织监督力度的降低。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两两之间来研究博弈关系。因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政府、公众与企业置于同一模型中,构建三方博弈模型。

三、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建立

(一)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1. 假设博弈各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以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 政府对企业环境行为有两种行为可能性:尽到政府职责,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严格监管,假设该概率为P1,或者不监管,假设概率为1-P1。企业同样也会有两种选择,遵守国家相关的环境规定,主动增加环境成本投入,减废降排,假设概率为P2,否则假设概率为1-P2;同时,社会公众假设有两种选择:积极向政府部门检举,假设概率为P3,或者束之高阁,假设概率为1-P3。

3. 相关参数的设置,C1表示企业采取“顺从环境规制”策略所发生成本;C2表示政府采取“监管”策略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C3表示企业采取“不顺从环境规制”策略导致污染事故发生后,政府需投入的污染治理成本;C4表示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参与成本与监督成本;R1表示企业“不顺从环境规制”策略所得到的初始收益;R2表示企业采取“顺从环境规制”策略所得到的初始收益;R3表示公众参与情况下,企业因主动减少污染所获得的声誉收益;R4表示企业采取“顺从环境规制”策略,环境改善带来的收益,该收益由公众享有;R5表示企业采取“顺从环境规制”策略,政府所获得的潜在收益;R6表示政府采取“监管”策略时,对公众参与企业环境行为的奖励;R7表示企业采取“顺从环境规制”策略,政府监管情况下,政府给予企业的环保补贴;S1表示企业采取“不顺从环境规制”策略,公众参与情况下,企业的声誉损失;S2表示企业采取“不顺从环境规制”策略,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损失;S3表示企业采取“不顺从环境规制”策略,政府监管情况下,政府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处罚。

(二)博弈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的假设描述博弈过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博弈的收益矩阵见表1。

四、博弈模型的分析

(一)混合策略的均衡解

1. 社会公众的期望收益

2. 企业的期望收益

3. 政府的期望收益

(二)均衡解的分析

下面将对上述均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企业环境行为、政府监管和社会公众参与的概率的原因。

1.由P1=可知,P1是C4的增函数,这意味着当公众的监督成本增加时,公众出于自身的利益会降低参与的概率,这时就需要政府对污染企业的环境行为加强监管,监督其是否顺应环境规制,达到排污标准。同时随着R6的增加,P1减小,即公众参与举报等行为得到的奖励越多,政府严格履行义务的概率反而降低。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政府
利用REMM模型解析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动机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通信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贵州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我国公众信息获取权利实现的障碍及保障机制研究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