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让合作能力在建构游戏中“熠熠生辉”

2021-09-13康绮诗

考试周刊 2021年68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合作能力培养措施

摘 要:在幼儿发展中,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并不乐观。幼儿园作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建构游戏,从而以实现培养目标。针对此,文章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概念,明白什么建构游戏,什么是合作能力;第二部分是合作能力对幼儿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建构游戏;合作能力;培养措施

幼儿时期是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幼儿园要着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皮亚杰认为:影响同伴合作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就是自我中心。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幼儿沉浸在独立游戏中,一旦游戏材料不够便会出现争抢等现象,置游戏规则于不顾,并且在游戏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轻易放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幼儿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也不知道如何合作。目前,幼儿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而建构游戏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要高度重视建构游戏中合作能力的培养,探究有效培养策略。

一、 概念分析

(一)建构游戏

在幼儿阶段,幼儿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其对幼儿的个性、认知、社会性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游戏有很多种,根据其教育作用,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娱乐游戏、创造性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等多种,其中创造性游戏又可以划分为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在这三种游戏中,建构游戏更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什么是建构游戏呢?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与界定。《幼儿教育辞典》认为:建构游戏急救室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搭建出物体的一种活动;陈霞在《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认为,建构游戏就是指发生在幼儿园中,通过教师指导的幼儿而使用各种建筑材料、结构材料进行建筑和构造的活动。

笔者认为,建构游戏就是指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如沙子、积木等,创造性的构造一定物体的一种游戏。

(二)合作能力

所谓合作,就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合在一起,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也满足个人利益的一种方式,该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

所谓合作能力,就是指个体在生活、学习、社会关系中,为追求共同目标,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或者为加深彼此关系而表现出的一种协调的方式,以及一起行动的心身能量。

对幼儿来说,我们可以放宽合作的涵义范围。不管是在游戏中,还是在学习中,或者是在生活中,幼儿只要能够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调关系,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达到预期目标,那这就是合作。严格来说,两个幼儿或者多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代表就是合作,这在游戏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可能是相互借一下游戏,或者观摩一下彼此的作品,然后再各自玩各自的,并没有实现他们的共同目标。因此,这只是协作游戏,并不是合作游戏。

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时候,在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增加任务难度,然后鼓励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一同解决困难,完成任务,真正学会合作,并提高合作能力。

二、 合作能力对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一同生活、一同玩耍的乐趣,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与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与意识,掌握初步育人交往的技能。可见,在幼儿教育中,一个基礎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那一课,就表示开始了社会交往,在与同伴交往中,尤其是在共同学习、共同完成游戏任务的时候,合作必不可少。同时,合作能力是幼儿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找到存在感的重要保证。因此,合作能力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 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

(一)丰富建构区的游戏材料,为幼儿主动合作创造契机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一个常见的游戏就是建构游戏,但是想要保证建构游戏开展的有效性,必须要投放足够且丰富的建构材料。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丰富建构游戏活动,必须要丰富建构材料,如积木、积塑、小车模型、线、石头、建筑模型、建筑图片、测量工具、插塑玩具、雪花片、张贴画、自制纸盒积木、交通标志、花、草、楼房、小人和动物的立体摆件等。就拿“我的汽车厂”这一建构游戏来说,幼儿要先从搭建简单汽车开始,如小轿车、敞篷车等,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搭建消防车、救护车等。在搭建小轿车、敞篷车的时候,幼儿需要材料只有木板、轮胎、玻璃、方向盘,比较少,再加上难度比较小,自己一人便可完成。但是在搭建消防车、救护车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材料,如积木、乐高、云梯、水枪、救护单车等,车子结构也不一样,难度自然而然就加大,需要幼儿合作完成。随着幼儿合作意识的不断增强,所需要的建构材料就会越来越多。

幼儿园在投放建构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适宜性原则,选择符合幼儿个性特点、动手能力等特点的合作材料,并指导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合作完成建构游戏。就拿“好玩的皮球”这一游戏来说,为了将幼儿合作兴趣与解主动性调动起来,教师要投放相应且合适的材料,并指导幼儿与其他同伴合作。一开始可以让两个幼儿合作运球,他俩背靠背,将球放在两背中间,将球从起点运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二)设置多种建构主题,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

在建构游戏中,很多幼儿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觉得合作会开展游戏达不到自己心中所想。但是这难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不利于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针对此,幼儿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建构主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建构游戏,促进他们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如设置“汽车总动员”“魔尺”“搭建小工具箱”等多种主题的建构游戏。

就拿“汽车总动员”这一建构游戏来说,教师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建构材料,让幼儿根据这些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搭建出自己喜欢的车辆。

小杨:“我喜欢火车,我想要搭建一个长长的火车,坐在火车里边看风景。”

朵朵:“我喜欢卡车,可以运我喜欢吃的水果。”

大智:“我喜欢坦克,我觉得坦克很帅。”

果果:“我也喜欢坦克,我们一起可以吗?”

大智:“好的。”

于是,大智和果果一起到旁边选择相应的材料,准备搭建坦克。在这个过程中,大智将刚刚做好的一个车身架子放在轮胎上,但是对他来说似乎有些困难,真的时候,果果放在手中的东西帮助大智。

终于,在两人合作下搭建好车身,之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完成车头的搭建,这样,一个完成的坦克就完成了。之后,两个人又帮助小杨和朵朵搭建火车与卡车。

在火车搭建完以后,教师又提出搭建乘坐火车的小动物,将班级中的幼儿分成三个小组,利用所提供的建构材料搭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完成搭建以后将小动物放在搭建的火车上,让火车领带小动物欣赏沿途风景。

在整个建构游戏中,所有幼儿都遵守规则合作开展建构游戏,完成建构任务。另外,有个别几个幼儿不知道如何利用积木或者乐高搭建小动物,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也基本完成。

又如“魔尺”这个建构游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魔尺,有24节、36节、48节、60节,然后将幼儿划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想要的魔尺。

琳琳小组:“我要24节魔尺,其他的太难了。”

大智小组:“我们要34节的魔尺,我们想挑战一下自己。”

各个小组幼儿都完成了建构游戏,并组成各种精美的图案。

(三)合理设计建构主题,促进幼儿之间高水平的合作

通过对比自由游戏与建构游戏,发现,在自由游戏中,幼儿很少进行合作,通常都是各自玩各自的,而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会自觉合作,与其他小朋友一同完成。可见,建构游戏对培养、提高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有极大作用。但是在建构游戏中,高水平合作行为发生的次数非常少,经过观察发现,在各个主题的建构游戏中,幼儿都会积极思考,在有准备的基础上大多都会完成游戏,与其他同伴一起获得成就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提高合作能力。不同的主题构建游戏对幼儿的合作积极性、合作行为有不同影响。在“各种各样的房子”这一建构游戏中,幼儿之间并没有太多合作,主要是该建构游戏是以具体事物为主,整个过程也非常简单。他们都先自己完成房子的搭建,然后再去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之间的交流。而在虚拟的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积极性非常强。可见,幼儿教师在设计建构游戏的时候,要设计主题合理的建构游戏,让幼儿在各个各样主题的建构游戏中加深合作,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在“搭建小工具箱”的构建游戏中,各个幼儿相互合作,搭建自己想要的小工具箱。像乐乐与朵朵这两位小朋友,他们相互配合,用乐高和积木搭建出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工具箱。在整个过程中,她俩的配合都非常好。

朵朵:“乐乐,你可以帮我拿一个有六个小孔的积木吗?”

乐乐:“好的。”

然后从积木堆中找到相应的积木递给朵朵,并且还主动问朵朵需要哪些积木,将朵朵所需的积木全部都放在她身边。两个人的完美配合让她们快速完成小工具箱的搭建,并且之后还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搭建工具箱。

(四)科学介入建构活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通过与其他幼儿教师交流、观察发现,幼儿自身的合作意识很差,尤其在刚开始开展建构游戏的时候,合作意识直接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影响建构游戏的开展效果。因此,在建构游戏一开始,教师就要适时、恰当地介入,引导幼儿合作。具体来说,可以听听幼儿自己说的话,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对话;仔细观察幼儿干的事情,了解他们所开展的活动。这样,在掌握幼儿内心想法与他们的中心话题以后,教师可以以“小朋友”的身份介入其中,与他们一起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建构游戏中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者是邀请其他小朋友一同合作,让幼儿在无形中学会合作。

幼儿教师在介入的时候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适当介入,不可以幼儿一遇到问题就立马参与,并且在介入的时候也要选择好时机;第二,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幼儿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效解决;第三,身教。常言道,教师要言传身教,但是身教大于言传,教师不仅要口头告诉幼儿如何合作,还要“身教”,以“同伴”的身份參与到建构游戏中,让幼儿也逐渐形成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在建构区,阳阳与彤彤各自玩着各自拿的玩具,两人丝毫没有交流。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小朋友依然没有交流,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可以介入其中,拿一些他们都比较感兴趣的建构材料,三个人玩耍。一开始彤彤还是不愿意参与到其中,表现出很抗拒的样子,但是后来看到阳阳与教师玩的那么开心,就也想参与其中,感受其中乐趣。彤彤走到教师和阳阳身边说“老师,阳阳,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阳阳表现的还不是很乐意,和彤彤说“你可以玩自己的。”这时,老师说道:“可以呀,我们一起玩多好呀。”这样,两个小朋友就一起玩耍了起来,非常开心。

又如在“陀螺”这一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实施“一帮一”政策,让一些学会玩陀螺的小朋友教不会的小朋友。悠悠教多多玩拼插陀螺的游戏,并给多多做示范:先把这个短的小棍子插在中间的孔里,然后把边上其他的孔也插上这样的短棍。在多多能够自己拼插出一个完整的陀螺以后,悠悠再告诉多多如何让陀螺旋转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拼插陀螺,而且还加深了感情,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五)注重家园携手,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为了让幼儿的合作更加高质、高效,幼儿园需要与家长合作,教师和家长一同努力,让幼儿掌握合作方法。在建构游戏结束以后,想要让活动区域变得干净,游戏玩具整齐摆放,幼儿必须要通力合作,一同整理玩具、打扫卫生,这样才能让建构区域环境变得干净、有序。对合作中表现优异的幼儿,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并奖励小红花,告诉家长。在回到家中以后,家长也及时表扬。这样,幼儿的合作意识会越来越强,合作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总的来说,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时候,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建构游戏。在建构游戏中吗,幼儿之间而定合作既充满的友情,又充满竞争动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还学会沟通、分享。可见,建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与分享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张爱琴.提高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19(3).

[2]王志洪.建构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J].教育,2020(13):68.

[3]赵学萍.浅谈“1+X”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J].新课程:小学版,2016(11):358-359.

[4]朱雅雯.区域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策略探析[J].好家长,2019(49):156.

[5]张慧玲,郭霞.在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指导策略[J].科教导刊,2014(16).

[6]王娜芳.浅谈建构游戏中幼儿同伴间合作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9(8):131.

[7]张曦.建构游戏:促进儿童交往和合作能力的提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4):97.

作者简介:

康绮诗,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六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合作能力培养措施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