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利用“三个角度”挖掘读后续写主题意义的实践探究

2021-09-13袁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读后续写

袁晶

【摘要】2017年版课标倡导主题意义探究的课程理念,并提供了探究语篇主题的三个角度,这就为读后续写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文章以一节读后续写课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理念设计读后续写教学。

【关键词】读后续写;主题意义探究;课例研究

一、 引言

读后续写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手段,要求考生的续写与所给短文在内容、逻辑、情感和语言等方面保持很好的协同。从主题的角度看,学生在续写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忽略主题,如情节设计旁逸斜出、偏离故事主线;误读主题,如情节设计不合逻辑、违背前文设定的人物特点;淡化主题,如语言风格不符、情感基调不匹配等。据此,教师应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强化主题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前文的故事主题,使学生的续写情节合理、结构紧凑、内容连贯、语言生动(李恺 ,202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倡导主题意义探究的课程理念并提供了探究语篇主题的三个角度:“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 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涵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即Why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即How的问题。”这就为读后续写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本文以一节读后续写课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理念设计读后续写的教学。

二、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篇以自我成长为主题的故事类文本。正文部分记叙了“我”被来历不明的箭射到了脖子,送院后发现箭伤并非致命伤,但在检查时发现头脑里有肿瘤。该语篇的主题语境属于“人与自我”下的“积极生活态度”。全文起承转合明显,主题意义鲜明,语言生动朴实。(原文及教师下水文见附录1)。在分析学生习作时发现,学生总体在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较好,但不少同学续写时主题意识有待加强,表现为情节设计拖沓,容易写成“流水账”,结尾处无主题意义的升华等问题。本节读后续写指导课后,学生在续写时能够:从“what”的角度找到主要情节,补全缺省信息;从“why”的角度分析主题线索,构思续写的合理情节;从“how”的角度分析语言风格,丰富续写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

Step 1: 从“What”的角度,读主要情节,补全缺省信息

教师让学生阅读正文并填写表1,获取故事的主要情节。

通过阅读正文以及续写两段的两句关键首句,学生能找到此文中的“六要素”内容。

学生找出了“六要素”后,学生对情节发展这条“明线”就比较清楚了。教师再根据“我的情绪变化”这条“暗线”进行分析,带领学生完成下表。

教师问学生:How did the author feel when she had recovered from the surgery? 学生的答案基本都是积极、正面的,如happy, relieved, delighted, relaxed 等。教师追问学生:besides happiness, going through all these accidents, what other feeling may the author have? 有学生回答:grateful。 She may feel grateful for her family and friends. 教师继续追问学生:Besides gratitude towards the family, any other person should the author thank? 学生无人回答。教师继续发问,What is the power to support the author to stick to the end? 学生进行回看,继续进行第二步的阅读。

(设计意图:根据记叙文六要素设计问题,从what 的角度分析主要情节促使学生发现故事中的缺省信息,为读后续写做好铺垫。设计“暗线”分析(王蔷,2020)讓学生体验作者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个人情绪的跌宕起伏并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感悟。)

Step2: 从“why”的角度,挖掘主题线索,构思合理情节

教师让学生再次细读前文,并探究一下情节设计中作者的思路。

Q1: From“ I tried hard to reassure them. I kept telling them I was OK, but the looks on their faces told me that they weren't buying it. ” (paragraph 4). What kind of quality of the author can we infer ?

Q2:  From “I lay there thinking if there was any way that I could survive? (paragraph 3)”, what kind of quality of the author can we infer?

Q3: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 or Ed (my husband)?

学生反馈:

Q1:optimistic, positive

Q2:  calm

Q3:  definitely me, not my husband.

教师继续追问:From the first writing paragraph, it is said: “ His words shocked our world again.” What is “ our” included?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读后续写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英语阅读教学提高记叙文读后续写能力策略
读后续写的解答策略和教学建议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