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语文学科如何有效渗透安全教育

2021-09-10胡永琴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青春期安全教育语文教学

胡永琴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观念,推进学校的安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具体策略,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间接经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安全教育;青春期

引言:在校学生因为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缺少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缺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之外,还需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各个科目教学中,以此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以此实现安全教育目标。因此,对语文教学中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分析有一定显示意义。

一、语文教学中安全教育意义

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中小学生还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个时期中的生理与心理上的特点和变化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因为心理还处于成长阶段,对很多事物的危险性没有一定的认知。他们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名中学生因为安全事件而失去生命,这种情况不但会让学校和家庭倍感沉重,同时还会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语文是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中加强自身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安全知识掌握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文学作品渗透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文学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砥砺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促进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文学欣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要能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科书,让学生在朗读、欣赏一篇篇优美文学作品的同时,领悟到文字背后深遂的人文教育内涵,树立起家居安全、户外安全、饮食安全、上網安全、青春期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要求[1]。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的课文是通过不同体裁抒写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学习这些课文,将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在遇到危险时运用所学知识摆脱困难,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进而塑造良好人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既是安全教育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

(二)从作文训练中渗透安全教育

作文训练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作文训练中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教师可以将安全问题作为命题,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写作,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在作文中要表达出自己对安全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牢牢地记住一些安全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在生活实际中挖掘与安全相关的素材和内容。安全题材的作文可以是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以此能够扩大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写作空间更大,使其能够自由发挥。经过对学生作文内容的了解,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态、想法等,以此实施更有效的安全教育。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环境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然后再总结一下自己在校园中看到的一些安全保障措施。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行标志,学校定期做的安全知识宣讲,防火、防电等安全知识。还有学校禁带入外带食物,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等[2]。通过这种写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实现安全教育目标。

(三)加强社会实践,渗透安全教育

除了阅读和写作之外,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语文教育的课外拓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和安全相关的影视作品和纪录片,将其当作一种特殊素材来实施安全教育。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外出参观当地的消防局,让消防人员为学生讲解更加详细的防火知识,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当地的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中,让一些警方人员为学生讲解一些人身安全的知识,让学生学会面临人身威胁时的自救方式。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四)拓展语文教学内容渗透安全教育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思维活跃,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对安全事故进行准确的预判,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对于一些安全意外事故的处理没有系统的思路。因此,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汉字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分析和造句来引导他们了解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同时进行知识的拓展,丰富他们的安全事故解决经验。如学习“求”这个汉字时,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会它的读音和笔顺的基础上要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进行组词[3]。学生可能说出“求饶”“求救”“请求”等词汇,然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求”与“救”之间的区别,进而学习“救”,且用“救”组词。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用以上的词汇进行造句,如“医生们对病人实施急救”“很多受害者在等待救援”等。这样的语文教学流程,既可以完成汉字的学习任务,还能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安全知识。他们会知道“需要急救的时候就找医生”“需要救火的时候就拨打火警电话”。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还能增加整个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生活安全知识。

结束语: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将安全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经过阅读、作文训练和社会实践等相关方式,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实现安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勤.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几点做法[J].进展:教学与科研,2019,000(005):93-94.

[2]唐通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安全教育[J].明日,2019,000(002):1-1.

[3]于桂萍.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18):25.

猜你喜欢

青春期安全教育语文教学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