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探讨

2021-09-10袁惊朱木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美术课堂中小学

袁惊 朱木兰

摘要:剪纸是最为普及的中国民间艺术品类之一,是我国最为流行与最为普遍的传统艺术,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思想,本身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堂;民间剪纸艺术;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47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美术教学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剪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技艺与现代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传承剪纸艺术相当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以往的教学观念,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剪纸教学任务。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剪纸艺术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一、中小学美术民间剪纸艺术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间剪纸艺术属于一门较为抽象的艺术,需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自行想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返工重做现象,然而正是这种反复操作过程中,一次次地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民间剪纸艺术看上去千篇一律,实际上却蕴含了大量的思维创新内容,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借助于剪纸艺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且起到一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可以很好地展现出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剪纸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崇拜和热爱之情,更好地达到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剪纸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不同的剪纸图案具有不同的寓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剪纸的不同类型,人们用多种多样的样式体现出自己对剪纸艺术的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人们创造了一些吉祥的剪纸图案,如“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剪纸艺术越来越多的寓意。在社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还需要注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剪纸就是很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因此,中小学美术剪紙教学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二、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

在中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往往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剪纸教学。剪纸活动较为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不仅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能为学生提供视觉体验。教师可通过这些特点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发地开展剪纸创作,并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剪纸创作过程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剪纸,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讲解剪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剪纸有更多的认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剪纸教学中先讲解剪纸整体,再示范剪纸的过程。最后,教师要为学生重复讲解剪纸过程中的重点步骤,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剪纸技巧,使学生感受到剪纸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体现出剪纸教学的作用。

(二)教师教学生剪刻的技巧

剪刻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其具备的鲜明特点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剪刻需要展现圆、方、尖、缺和线,艺人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足够细心,避免出现失误而影响作品的效果。同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艺人还需要较好地把握刻刀的力度,以避免出现用力过度的问题。艺人要保证用力均匀,使线条更加均匀、富有美感。这些都需要经过多年训练,艺人需要不断练习、积极创新。在实际的剪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先打印喜欢的剪纸作品,在作品下放一张彩纸并用订书机固定,以开展初步的剪纸创作练习。学生先在一些成品上练习,再按照一些线条开展操作练习,最后在没有痕迹的剪纸上开展实际创作。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提升难度,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剪纸的创作过程,并提升学生的基本剪纸技能。

(三)妙用互助协同作业,渗透有效合作教学

学生应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与其他学生积极开展合作以形成协力,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有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但动手制作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设计思维活跃,但制作能力不足。如果这两名学生能开展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则可成为“最佳搭档”。两名学习能力相当或个性相近的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相互交流,也能让彼此得到启发,开拓思维。因此,在《剪纸文创设计——文化衫的设计制作》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分别采用了同桌合作、邻桌合作、前后桌合作、男女生合作等合作形式,让学生学会与不同个性的人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协作,使设计的作品更加新颖、富有个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体会到服装除了具有实用功能,还要具有文化内涵和品味,感受到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服饰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结束语

剪纸是需要手、眼、脑共同协作的艺术创作活动,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剪纸,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提升。在实际的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剪纸的技艺,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美感,让学生学会主动传承、创新剪纸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津玮.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艺术教学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2020(11):90-91.

[2]唐娜,刘娟.传承剪纸艺术争做向美少儿——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20(25):106-107.

[3]仇莺睿.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剪纸艺术的意义[J].小学时代,2020(17):49-50.

1.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初级中学 2.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美术课堂中小学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