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09-10胡峻菡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为对象,共计80例,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应用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研究组应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药物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显著,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并改善麻醉效果,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关键词】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盲探操作;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2-037-02

手术治疗为临床常见治疗手段,术中需配合应用麻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表示在患者的臂丛神经干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覆盖范围中出现神经传导阻滞,发挥麻醉效果[1]。本文将以近年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为对象,共计80例,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其中,参照组患者,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最小年龄是29岁,最大年龄是71岁,年龄平均值是(48.95±5.86)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是28岁,最大年龄是72岁,年龄平均值是(48.54±6.37)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在麻醉之前,取平衡盐溶液5mmol/kg补充。

参照组应用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在入室以后,取监护仪连接,检测SpO2等指标,开放上肢外周静脉,采用仰卧位体位,在患者体表使用标记笔标出肌间沟位置,使用碘伏消毒,在麻醉前约15分钟,取咪达唑仑(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10980025;)0.05mg/kg静脉泵入;消毒穿刺部位,操作者使用22G静脉套管针在腋动脉搏动最商店、腋动脉间10-20°夹角穿刺,并缓慢进针,鞘膜出现突破感。对于不适患者,再次向前推进套管针约2-3mm,随后将套管针针芯取出,针套连接输液延长管,注入20ml罗哌卡因(浓度为0.3%),置管行术后镇痛,在达到确切效果以后,进行全麻插管,最后,使用丙泊酚2-6mg/(kg.h),瑞芬太尼0.1-0.3ug/(kg.min)维持治疗,同时间断应用维库溴铵持肌松,手术结束以后停止麻醉药。

参照组实施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入室以后,取监护仪连接,检测SpO2等指标,开放上肢外周静脉,在麻醉前约15分钟,取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泵入。随后,患者保持平卧位体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识别臂丛神经,由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进行臂丛阻滞麻醉,注入20ml罗哌卡因(浓度为0.3%),置管行术后镇痛,在达到确切效果以后,进行全麻插管,最后,使用丙泊酚2-6mg/(kg.h),瑞芬太尼0.1-0.3ug/(kg.min)維持治疗,同时间断应用维库溴铵持肌松,手术结束以后停止麻醉药。

1.3 观察指标

评估麻醉效果,意识清醒,手术过程中无疼痛,即为优;手术过程无疼痛,肌肉不足够松弛,但不影响手术,即为良;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差。随后,详细记录药物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病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40例患者中,麻醉优良率为95.00%,其中优患者共22例(55.00%),良患者共计16例(40.00%),差共计2例(5.00%)。参照组40例患者中,麻醉优良率为80.00%,其中优患者共16例(40.00%),良患者共计16例(40.00%),差共计8例(20.00%)。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2 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病率比较

研究组40例患者中,药物使用剂量是(26.74±2.91)ml,并发症发病率1例(2.50%)。参照组40例患者中,药物使用剂量是(37.97±4.73)ml,并发症发病率6例(15.00%)

研究组药物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为临床常用麻醉方法,在上肢骨折手术中广泛使用,可对患肢神经进行阻滞,并利用阻滞神经传到,完成麻醉,可作为手臂、肩部等手术治疗常用麻醉方式[2]。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使用B超扫描仪器辅助,有效查找与确定臂丛神经最佳位置,直观显示穿刺针在臂丛神经的穿刺程度,以及患者局部组织麻醉药物的浸润程度,避免盲探操作偶然性,操作准确性有效提高[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药物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显著,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并改善麻醉效果,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侯慰芳.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21,42(1):45-47.

[2]谢佳军.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9,(20):68-69.

[3]姚艳萍,蒋宗强,曾涛,等.B超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9):52-53.

【作者简介】胡峻菡,1999年2月22日,男,汉族,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人,大学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治疗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三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对上肢创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