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走班教学在初中数学总复习中的实践探究

2021-09-10洪森绵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总复习初中数学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在总复习阶段越来越彰显出其缺点,后进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层走班教学应运而生,该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将立足本校在数学总复习阶段的分层走班教学试验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初中数学;总复习;分层走班教学

由于受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经过初中两年半的新课学习后,学生之间形成的差异是巨大的。这种差异在总复习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优生会觉得很多的巩固题型是没有必要的,是在浪费时间;而后进生却跟不上节奏。为此,本校在总复习阶段,进行了分层走班教学试验,旨在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更大程度地提升复习效率。通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师生收获良多,现对本次的分层走班教学试验总结如下:

一、分层走班教学的方案

根据本校的实际,一般数学和英语这两个主科,都是一个老师教两个班,而且由于数学和英语课时量接近,所以把数学和英语两个科目捆绑一起,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分层的方法是根据上次大考两科的总分,把两个班(每个班约40人)共约80名学生重新分成两个班,成绩较好的50位同学分在A班,成绩相对落后的30位同学分在B班。教导处配合这个教学试验,把这两个班的数学课和英语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当一个班上数学时,另一个班就上英语。并且,A班的课室,要多安排10套课桌椅,避免走班的时候不断地搬课桌椅。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原则

1.公开的原则

要及时召开学生会议和家长会议,向学生、家长解释清楚,分层走班教学的优点——对于A班的同学,可以增加题量,加快评讲的速度,提高题目难度,让A班的同学可以“吃得更饱,吃得更好”;而对于B班的同学,可以适当减少题量,降低题目的难度,课堂上可以评讲得更慢一点,更透彻一点,同时,由于B班的人数更少一点,老师辅导可以更加到位,可以关注到更多的同学。实际上分层走班教学是对每位同学都有好处的。

2.自愿的原则

按公布的分班方法进行分班,但可能有個别同学虽然两科的总分达到了A班的标准,但他是一个科目特别强,另一科目特别弱,那么,他在A班上课的话,弱的这个科目就会明显跟不上,这种情况,就要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去A班或者去B班。

3.动态管理的原则

每次段考后,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重新分层,让B班中有大幅度提升的同学,有机会进入到A班学习,同时允许A班中个别跟不上节奏的同学,能调整到B班学习。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

1.教学目标分层设置

A班的同学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B班的同学基础薄弱,不能灵活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断强化中考常考的基础知识点和常考的题型。

2.教学内容分层设置

授课老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既要保证A班和B班的同学都能跟得上教学的进度,又要体现出A班和B班明显的教学差异。

以“二次函数”的复习为例子,对于A班的同学,可以适当减少基础题型的训练,提高二次函数的应用题,或者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或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甚至是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对于B班的同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对称轴的求法、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等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课堂反复训练巩固。

3.教学方式分层设置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对于A班,可以引导他们设立学习小组,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B班,不要求学生拓展,只要求掌握基础的知识点,老师反复评讲解题方法和技巧,学生不断地进行训练,力求提高常见题型的正确率,让B班的同学能够体验到解题成功的乐趣,一切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生解题的兴趣为主。

4.课后作业分层设置

A班同学的作业,除了巩固基础知识点外,还可设置一道压轴题;B班同学的作业只要求巩固当天的基础知识即可。

四、反思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分层走班复习,在摸索中前行,有以下的感悟:

(1)分班的时机要适当,最好在总复习阶段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太早的话,可能就会有家长质疑是否有违教育公平原则。

(2)把自己任教的两个班进行分层走班教学,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好是坏,还是由自己负责,促进老师要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

(3)在分层走班之前,老师每天只要准备一个教案,但是在分层走班后,由于两个班的学情大不相同,所以老师每天都要准备两个教案,工作量增大了,但看到同学都有较大的进步,老师们还是比较欣慰的。

(4)B班有几位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成绩提升较大,按照约定,他们被调整到了A班学习,但几天过后,他们主动要求回到B班上课,因为他们感觉在B班上课更有成就感,而在A班上课就感觉比较吃力,跟不上节奏。所以,对于临界生,分到A班还是分到B班,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5)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比较喜欢、认可这种分层走班复习的模式。所以在总复习后阶段,政治与化学也捆绑进行了分层走班复习。

(6)由于这种模式是将数学与英语捆绑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当一个班上数学课的时候,另一个班必定是上英语,但在实际操作中,当有一位老师因其他事务需要调课时,是很难调的。面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尽量不调课,找同个备课组另一位老师代课。第二、如果是同年级同科组的老师外出教研而没有人代课,可以安排测验,由同年级其他学科老师协助看管。第三、当天的课解除捆绑,恢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就可以比较容易调课了。

总之,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总复习阶段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尝试,不断地探索出符合学校、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惑,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亚琴.关于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文理导航,2020(07):12-13.

[2]胡薇薇.初中数学AB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5):4-5.

[3]任杰.农村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9):37-38.

广州市南沙大岗中学  洪森绵

猜你喜欢

总复习初中数学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