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

2021-09-10李望平

高考·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李望平

摘 要:时政阅读专题是政治学科理论的重要载体,但当前时政阅读专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而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的建构,就是通过学生的活动,以时政阅读专题为学科能力培养和活动型学科课程搭建桥梁,实现学科素养培养的价值。本文从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概述,按其内在要求进行层级化建构,有助于时政阅读专题操作的指向性和应用性,最终实现情景、知识、能力、素养的内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

一、引言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常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问答教学等,教学方式主要依据实际问题情景的设置,把学习内容嵌套在实际问题之中。由于学习者只是按照问题指令解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性质和材料,难以落实政治学科能力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时政阅读专题是政治学科理论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需要把教材内容和时政阅读专题素材结合起来解读、结合起来研讨、结合起来训练。但在教学过程中对时政阅读专题的理论研究不足造成其应用上的局限性,导致时政阅读专题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之间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对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许多教师都知道时政阅读专题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更多的是呈现出“告知”的功能,并没有凸显核心素养的功能;另一方面,教师对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理解的局限性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思维视野,难以对时政素材进行深度挖掘;最重要的是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忽视情景、知识、能力、素养的内化,忽视时政阅读专题对学生学科思维培养的独特价值。

二、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模型建构,从生活实践中多个角度研讨,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创建性作答,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因此时政阅读专题的层级化建构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层级化建构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化分析方法。即针对某一事物的分析、研究所进行的逻辑推理、哲学思辩、历史求证等思维方式和建构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这种层级化建构,得出的结论更准确、更客观、更科学。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就是依据社会生活中的某一重大话题,按照其内在的逻辑思维把时政阅读专题与教材理论通过学生的活动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使时政阅读专题的素材带给学生具有较好的阅读体验,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能力要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统一。

从内涵来看,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具有三大特征:第一,逻辑性,时政阅读专题往往是针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情的内容进行整理,按照其内在逻辑思维进行整合,较好地遵循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的一系列问题,充分体现时政阅读专题的归宿。第二,活动性,时政阅读专题是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整合的,并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在参与活动中学生经历教材理论知识从具体情景到抽象理论的演变过程,这种通过复演理论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三,时代性,时政阅读专题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符合“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实现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统一。

因此,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具有以下意义:首先,时政专题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政内容符合现实性,这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可能。其次,时政阅读专题的层级化,更多的是强调解决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良好品质。最后,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为学科能力培养和活动型学科课程搭建桥梁,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景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可以说,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更像是一种体验式探究性学习。

三、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应用

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使原来以重视学科核心知识建构完整知识体系为目标,转向实现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转变。

(一)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模型

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依据“一核四层四翼”新要求进行建构,既能够反映本质规律,又能超越时政专题素材的理论,基于上述分析,可建构其层级关系,如图所示

由于时政阅读专题素材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情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魅力,因此,时政阅读专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趣味,增長见识;时政链接则强调学生依据时政素材与教材知识建立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调动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政深度解读则模拟高考设问以某一角度建立答题模版,由于材料内容的丰富和问题角度的多元,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及智力的挑战,而且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做出相应的回答,能够更好的切合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时政习题的巩固,则让学生的思维从开放性思维过度到限定性思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升学生针对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模型有利于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关注教材知识与时政素材的统一,凸显政治学科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具体应用

依据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模型的要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对知识情景与教材知识的搭建进行复习,使知识得以活化,使知识回归生活成为一种可能。

从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模型的角度分析,时政链接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对时政内容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调动学科知识进行匹配,主要解决有效提取信息及调动学科知识的能力。如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内循环”为例,可对应教材的社会再生产相关知识生成“内循环”的基本概念,即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各环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而“贯通”则需要打通生产堵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打通流通堵点,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费用,让生产要素在区域和城乡之间高效流通、合理配置;打通分配堵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做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打通消费堵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的能力和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由于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在课前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有助于解决情景与知识的对接问题,较好的解决了情景信息与知识相匹配的问题。

时政深度解读环节建立在时政链接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整合教材知识,形成问题答案,能够较好的解决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依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双循环”,可以设置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合理性”。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能够通过发散性思维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国内市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等多角度思考,并对每个角度的内容进行整理要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成果分享,最后全班同学共同完善问题答案。由于答案的多元化,需要引导学生以该话题的某个角度整理答题模版,让知识变得触手可摸,可见可用。

如流通环节可以整理答题模版:①降低流通业的制度性成本,减轻流通企业负担,增强其活力。②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流通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③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供应链管理,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④加大财政对服务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消费物流等基礎设施,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

如消费环节可以整理答题模版: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提高消费质量和水平,增强消费信心、消费体验,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释放内需市场潜力,等等教材内容。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答题模版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由于答题模版围绕教材的核心知识进行整合教材内容,形成针对某一问题某一知识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针对性的调动学科知识分析解答问题。可以说答题模版的建构,使学生在限定性设问的解决过程中创建合理的答案成为一种可能。

如果说时政链接、时政深度解读属于过程性评价,那么时政习题巩固侧重于终结性评价,主要检查学生能否针对某一问题调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阐释和论证形成较为合理的结论,从而促进学科思维创造更高的层次发展。经过学生体验活动在时政链接、时政深度解读中建构的答题模版,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试题中针对具体情景问题进行创建性作答的能力,推动学科素养的落实。

结束语

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也推动思想政治课堂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不能仅依靠某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是需要借助综合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发挥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在教学中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新鲜感、轻松感、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时政阅读专题层级化建构符合当前课改的方向,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强研究,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艾静、张军朋、熊建文.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情境化层级结构的建构及应用[J].物理教学2018(10)

[2].张立华、余正涛.情境结构层级化,实现“四翼”新要求[J]考试研究2018(7)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科综合政治说明[R].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