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创新措施

2021-09-10王新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创新措施电视新闻新媒体

摘要:新媒体的冲击,使电视新闻受众减少,电视新闻编辑需要顺应形势,深入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创作高质量的电视新闻内容。因此,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制作为研究切入点,翔实阐述新媒体的优势,主要围绕传播速度、信息容量、信息质量以及信息主体四个层面进行阐述,并论述新媒体给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带来的影响,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创新策略,旨在为电视新闻編辑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175-02

一、引言

在新媒体对大众生活影响更加广泛的背景下,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产品走进大众生活,并逐渐成为大众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使得大众接收新闻的方式和观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1]。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具有的特殊优势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传统电视新闻输出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播放内容过于固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应不断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勇于搭乘新媒体发展快车,不断革新发展方式。本文旨在挖掘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契机,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新的思路,以增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使其对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有更深入、系统、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二、新媒体的突出优势

新媒体时代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这就使得传统电视媒体不得不进行转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机遇。电视媒体如何搭乘新媒体发展快车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明确发展方向,本文将从传播速度、信息容量、信息质量、信息主体四个层面对新媒体的突出优势进行阐述。

其一,新媒体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在新媒体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惊人,这种传播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很多新兴媒体正扮演着新闻传播的重要角色,例如,明星代孕生子的风波事件通过微博、快手等软件快速传播,大众通过各平台迅速了解到了该消息,一时群情激奋,新闻媒体也快速作出了回应,表示“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

其二,新媒体扩大了信息容量。新媒体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而且扩大了信息容量,使信息容量成倍激增。不同的信息载体有不同的媒体传播形式,利用不同的媒体传播形式传递各种类型的信息。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全球性,信息量是庞大的,信息不再仅仅属于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全球传播能力[2]。

其三,新媒体使信息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信息量的激增导致信息质量堪忧,虽然大众获取信息更加便利,但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辨识,使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其四,新媒体使信息主体更加多样化。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和制作主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闻媒体不再是传播信息的唯一主体,大众可以在网站上就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还能够从其他途径获取新闻媒体未及时报道的消息。信息主体的多样化给新闻媒体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闻媒体亟须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

三、新媒体对新闻编辑制作的影响

新媒体发展给电视新闻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各种信息相互交织,信息种类更加繁杂,共同存在于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应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牢牢抓住新媒体发展契机,重新进行定位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转变工作理念,主动探索在新平台上发展的方向,进而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升级[3]。

电视新闻媒体是主流传播平台,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媒体应正确看待新媒体对大众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深入了解大众获取信息渠道发生的改变,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全面转变工作方式,不仅要明确新媒体时代的制作目标,而且要掌握新闻信息制作优化的方式方法,同时,需要对信息传播形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制作方向。电视新闻编辑既要对传统新闻编辑制作优势加以传承,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也要善于创新,转变制作理念,并学会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借势,不断创新新闻信息编辑制作方式,提升电视新闻的制作成效。

四、新闻编辑制作的创新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特点,组织电视新闻节目素材

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制作一般采用新闻素材在前、制作在后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未能实现新闻素材和新闻制作的统一,从而导致新闻热度无法很好地持续下去,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事件的传播效率,新闻传播价值得不到有效体现。电视新闻编辑应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更新电视新闻规划方式,了解新媒体的思路及趋势,这样能够提升电视新闻栏目的广博性,更能够增强新闻的可看性[4]。

可以采用电视新闻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式,在选材上突出新媒体特点,充分彰显时代特性,不仅要注重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更关键的是与受众共享生活体验。例如,就节目素材组织而言,应从多个渠道获取节目素材,这样可以扩大新闻信息的覆盖面。在民生内容层面,除了本台工作人员参与制定之外,也要与腾讯、优酷等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此外,新闻栏目应该密切联系基层,高度关注大众的生活,可以采用微博、微信以及邮箱等方式与大众进行交流,这样获得的新闻信息更具有价值和深度,而且与民生实际相贴合。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电视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是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电视新闻工作模式中,新闻采编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电话连线等形式,这样获取的新闻难以确保有效性,而且因需要较多的事件也很容易使新闻事件失去热度,不具备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新闻采编的成本。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势,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新闻采编成本,还能对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多次解读,更有利于实现深度挖掘,将新闻事件的价值最大化。一般来讲,电视新闻编辑要能够及时、准确地辨别虚假信息,为实现新闻深度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使用新科技,革新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方式已不适用于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提供了革新制作方式的新科技。现阶段,信息新闻不断涌现,依托AI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在电视屏幕上出现,逐渐形成了可视化、自动化的新闻编辑制作形态,真正促使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呈现信息化态势。

就电视新闻展示空间而言,演播室实现了虚实结合的播放形态,以实体演播室为重要基础,利用虚拟广播室辅助播报,这种趋势在电视新闻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电视新闻的调取更加容易,只要利用手势就可以实现新闻调取的目的[5]。与此同时,3D技术的使用革新了电视新闻创作方式,立体的3D影像为新闻主持人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可以在电视新闻编辑制作中运用3D创模信息统计、人机交互以及合成系統等新兴技术,充分挖掘不同数据库中的新闻素材,将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素材调取出来,以共享的方式向受众传播。

(四)传递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

电视新闻编辑应牢牢巩固“服务为民”的重要工作理念,在向受众电视传播相关新闻信息的同时,多渠道倾听老百姓的真实想法,真正做到为民发声,将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传递给相关部门,这样更有利于政府正确及时地作出决策。新闻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将社会主流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多采编一些能够体现时代气息的新闻事件,确保此类新闻事件能够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同。

(五)革新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就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而言,盲目制作是不可取的,因为新闻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需要利用调查的方式核实事件内容,避免因信息不真实而误导受众。目前,不同种类的报道方式对受众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电视新闻编辑应从意识层面不断完善报道观念,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让受众对社会事件有正确的认知。

电视新闻编辑应不断革新报道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报道方式进行新闻报道,适当融入趣味化元素,合理使用报道语言,既要确保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也要给受众留下亲切的感觉,进而改变受众对电视新闻存在的刻板印象。例如,民生类新闻可以借助演员对事件进行还原,此种方式比口述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可利用新媒体优势,在媒体终端及时接收消息,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统一的方式同步报道,并不断探索立体式的报道方式,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

五、结语

新媒体给电视新闻行业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电视新闻编辑应对新媒体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制作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在遵循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趣味化元素。电视新闻编辑应不断优化新闻内容,革新报道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传播正能量,确保电视新闻对受众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富民.论新媒体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1):90-91.

[2] 商越洋.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20(01):61-62.

[3] 柴桂荣.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融合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0(01):97-99.

[4] 王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采写编,2020(01):102-103.

[5] 徐硕.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04):188-189.

作者简介:王新梅(1970—),女,甘肃武威人,大专,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制作。

猜你喜欢

创新措施电视新闻新媒体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