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2016-08-01王超
王超
电视新闻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向观众传递图声并茂的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然而随着近年来新闻业的飞速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电视新闻的形式也由原本单一严肃的形式而渐渐转变为带有娱乐化倾向的新闻。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为电视新闻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但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正面作用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作为全媒体语境下一种新的尝试,为原本千篇一律的电视新闻打开了新的大门。
首先,一改电视新闻长期僵化死板的传统模式。
一直以来,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都是主持人着正装正襟危坐来进行新闻播报,这种形式虽然正式,但不免枯燥乏味。而娱乐化的电视新闻却一改这种僵化的传统模式,为电视新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得电视新闻这种严肃的新闻形式更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被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电视观众所接受。
其次,拉近了传统媒体与观众间的距离。
以往电视新闻主持人坐在直播间内,与观众无互动无交流,播报的内容严肃、形式死板僵化,而电视新闻娱乐化后,由于播报的生动性,使得电视观众更易于接受,从而产生共鸣,缩短电视新闻与观众间的距离感。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负面作用
首先,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导致新闻走向失实与庸俗化。
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新闻内容上,为了博眼球和赢得收视率,将新闻内容和事实夸大或演绎,使新闻失去了其真实性;而对于许多名人新闻的深入挖掘和对其隐私的细节化处理,使新闻走向了低俗和庸俗化。
其次,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不利于社会舆论建设。
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对社会舆论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一味追求大众的娱乐需求,会导致对负面新闻报道过多,不利于积极的社会舆论建设,从而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
再次,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导致新闻公信力下降。
电视媒体是公共财产的使用单位,因此,电视新闻不仅要对党和政府负责,也要对人民和社会负责,并承担相应的任务,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对自身严格要求,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电视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会使电视媒体的形象受损,导致新闻的公信力下降,长此以往,电视新闻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三、如何防止电视新闻的过度娱乐化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更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应因为畏惧其负面影响而因噎废食,而应将其加以规范和合理利用。
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具体管理政策。
在当今社会形势的影响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为了赢得收视率而走上了过度娱乐化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无异于杀鸡取卵,短时间内的电视新闻收视率确实有所提升,但长远看来,过度娱乐化使新闻的本质功能丧失,并不利于电视新闻的发展。因此,要将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各电视新闻节目自觉之外,就要靠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监管了。在对电视节目的评价过程中,不以收视率为唯一标准,而应全方位立体化的对节目进行评估分析,以确定优良。
其次,电视新闻工作者应遵守法律并具有职业道德。
前文已经提到,电视媒体是公共财产的使用单位,电视新闻更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准,并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为大众提供健康、真实的新闻信息。
最后,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追求正确的舆论导向。
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因素,电视新闻因其图文并茂、影音同步的特点,更容易向观众直观展示新闻真实性。然而,在电视新闻过度娱乐化的情况下,影音同步、图文并茂的电视新闻如果通过演绎、渲染等手段夸大或更改新闻内容,那么,观众对于不真实的新闻便会先入为主的接受,这对社会舆论的建设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们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正确娱乐化这把“双刃剑”,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追求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结语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把双刃剑,既能将原本枯燥、严肃的新闻生动化,更贴近大众审美,使观众易于接受,也容易因为过度娱乐化,使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使电视新闻失去存在的意义,并对正面社会舆论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但我们不应畏惧负面影响而放弃电视新闻娱乐化,毕竟在当今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应寻找新的出路,不可否认,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全新的形式和切入点,使得观众更乐于收看和接受。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者,提高对自身和节目的要求,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审美和职业道德,其次对节目的追求和格调也应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正确社会舆论的建设,也能更好地促进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