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创新特色分析

2021-09-10周逸琨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奇葩说传播

摘要:本文以爱奇艺自制的《奇葩说》第五季、第六季为主要研究对象,纵观第一季至第六季的全盘发展,对节目选题、传播主体、节目环节、观众互动以及宣传推广的变化和创新之处进行总结,并为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网络节目;《奇葩说》;创新特色;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121-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发展呈现突飞猛进之势,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大热,并衍生出了一种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受平民大众喜爱的节目——网络脱口秀。《奇葩说》融入辩论元素[1],是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到现在已经播出了六季,在老牌综艺中力压群雄,实现了网络自制节目的逆袭,并且第五季、第六季较前四季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奇葩说》第五季和第六季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节目创新特点。

二、《奇葩说》节目创新特点分析

(一)节目选题:泛娱乐性降低,社会性思辨性增强

前三季选题娱乐化较严重[2],因此多期节目被处理。第四季开始,与社会、人生、品德有关的选题增加,脑洞题比重明显上升。辩题将个人的实际与想象合理结合,有的辩题还带有哲学、艺术的特点,与人们的生活相关,可以调动大家一起思考。

《奇葩说》辩题的泛娱乐性不断降低,逐渐发展为“趣”“益”并重的一档节目。这些辩题不仅可以带动人们的情绪,而且涉及的群体对象更加广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并让观看者真切地参与进来,融入自己的思考,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在娱乐的同时拓展了节目的深度,达到了吸引观众和提升节目质量的双赢效果。

(二)节目传播主体:主持导师各司其职,辩手风格多元化

1.主持人创新。一个节目质量的高低与该节目的主持人有直接的关系。第五季开始,马东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木鱼。这个物体符号成了主持人与辩手之间交流的桥梁。辩论结束之后,马东会抛出自己的观点,很好地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也提升了节目的价值和深度。

2.导师风格创新。《奇葩说》前四季的导师主持人风格偏重,讲话的教育口吻偏重,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的个性化节目中吸引力不强,容易使观众“出戏”。第五季开始,《奇葩说》增加了李诞和薛兆丰两位导师。

李诞的脱口秀在中国很有代表性,他的语言弹性很强,有一种以柔克刚的感觉。薛兆丰是经济学家,他可以将任何辩题都带入经济学领域来考虑,因此他的观点逻辑性强。蔡康永温润,高晓松博学,罗振宇理性,马东口才好,大家各有各的风格,各有擅长的领域,为观众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指明了很多新的思考方向,能在讨论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专业可靠的建议,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导师是一类很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能够吸引大批粉丝,帮助节目巩固观众,也能帮助观众进行思考和提升,有助于拓展节目的深度。

3.辩手的风格多元化。《奇葩说》是一个自由无束、不拘一格的节目,倡导个性化和多样化,节目的辩手也各有特色,他们有不同的职业,将自己的经历融入观点,开阔了观众的眼界。

另外,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辩论风格。辩手大致可以分为“逻辑派”“情感派”“奇葩派”,他们风格迥异,个性独特,并且“老奇葩”也在不断打破观众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创造新的个人形象。这些特色辩手积累了大批粉丝,与粉圈文化的融合增强了观众黏性,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

(三)节目环节设置创新:“玩法”增加,看点吸睛

该节目的高光之处,就是从第五季开始,节目的环节设置有所改变。《奇葩说》的比赛增添了许多“新玩法”,节目更加激烈有序,比赛的意味更浓,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强。

1.选人环节更加强调仪式感,突出节目火药味,增强节目效果。第五季开始,节目设置了1V1开杠挑战赛,让“新老奇葩”一起下场比赛辩论,让观众熟悉每一个选手。这样一来,“奇葩”们更容易圈粉,从而增强观众黏性。另外,将“老奇葩”“下放”到挑战赛中,褪去了“老奇葩”的光环,“新老奇葩”公平竞争,使比赛精彩了许多。“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给节目增加了许多看点,也使节目更具吸引力。

2.比赛环节变“举牌”为开杠,1V1竞争增强了节目的冲突性,能够有效调动观众的情绪,营造紧张氛围。每队每场选三个人出来比赛,秩序感更强,很有比赛的氛围。除了陈述观点,节目还增加了“开杠”的环节,听起来就充满了火药味,正反双方自由提問辩论,针锋相对,将比赛的温度炒到高点,能够有效带动观众的情绪,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和节目的传播效果。

3.“特别观众赛”加大了比赛的难度,也使节目更有看点。第六季增加了“特别观众赛”,选择跟选题相关的观众,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既定立场,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和立场来源于个人生活的经验,不会因一时的宣传和传播改变,这给辩论队伍加大了难度,增强了比赛的不确定性。

(四)节目效果:现场到线上,实现新媒体互动

1.现场互动。一百名观众现场投票,并且票数会随着辩手的发言变化,给辩手及队伍带来一定影响:涨票代表观众认可其观点,会增强团队的士气和信心;跑票代表团队需要立即作出调整进行补救。“特别观众赛”就是增强与观众互动的典型表现,为比赛增加了变数,丰富了节目内容。

2.网络互动。《奇葩说》不仅有现场观众互动,网络用户也可以进行线上互动。

一是网络弹幕实时互动。观众在观看《奇葩说》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弹幕表达出来。通过实时互动的评论性弹幕,观众可以将自己的看法、情感随时发出来,还可以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满足自身的表达欲。节目组也可以通过弹幕了解观众的想法和评价,及时对节目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弹幕越多越密集,节目的传播效果越好。

二是微博话题互动。《奇葩说》官微会根据每期节目的辩题,在微博上开设相关的话题,让观众自由讨论,辩手们也会对辩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带动大家关注话题。观众的积极互动与反馈是节目取得好效果的表现,鼓励观众进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节目的知名度。

(五)节目推广策略:“硬广”与“热搜”,议程设置提升节目热度

《奇葩说》第五季在节目推广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创新了推广策略后,《奇葩说》的热度明显上升。

1.加强与赞助商的合作。《奇葩说》与海澜之家、京东、携程、江小白等大品牌合作,在节目中给品牌特写镜头,并且辩论赛几支队伍的名称都是赞助品牌的名字。赞助商反过来也会在微博上带话题,为《奇葩说》做推广,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双方互利共赢,为彼此进行了有效的推广和宣传。

2.“男神女神”策略提升了节目的热度和流量。每期节目都会请一个明星做嘉宾,利用名人效应和粉丝文化,让节目与明星建立联系,大批粉丝通过支持节目的方式为偶像付出时间和精力,受邀明星也会为《奇葩说》做一些宣传和推广,提升节目的热度,吸引众多粉丝,从而提高收视率。

3.利用新浪微博进行宣传推广。每周《奇葩说》播出时,微博上都会出现相应的热搜,吸引观众观看,这很好地利用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通过对节目的反复强调,影响人们对《奇葩说》的重视程度,能够有效吸引人们关注和讨论节目。节目播出后,辩手的精彩片段也会被推上热搜,而各位辩手发布的小视频,也满足了观众接收碎片化信息的需求,有效地对观众的印象进行了二次加工,宣传和推广的效果更好。

三、《奇葩说》节目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节目选题,有效发挥节目作用

平衡各类选题比例,兼顾各类观众,节目要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国人现在忙于快节奏的工作,综艺节目要起到为观众解压的作用,辩题要贴近个人的紧张生活,能让人在闲暇之余合理宣泄自己紧张的情绪,排解负面情绪;并且节目内容要有意义,要能发挥好整合、教育功能,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将节目单纯娱乐化,要将观众想知道的和该知道的有效结合起来。预知、应知、未知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

(二)创新传播形式,为观众提供新颖的观看模式

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高速发展,媒体可以与高新技术结合增强传播效果,国庆阅兵时新华社将5G与VR(虚拟现实)相结合,打造高清全景式直播,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奇葩说》可以将决赛以高清直播的形式播出,还可以给每个辩手配置机位,让观众能够“点看”自己喜欢的辩手,不仅仅作为旁观者,也成为节目的参与者。这样能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如临其境,增强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好地提升传播的交互性,优化观众的观看体验,增强传播效果。

(三)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放在第一位

辩手要在坚持自身奇葩风格的同时,通过恰当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第六季第十一期“年轻人赚钱少该啃老吗?”中,反方辩手制造了一个孩子若接受父母的帮助就会剥夺父母生活权利的极端情境,这其实放大了中国家庭的生活模式,让年轻人陷入道德困境。所以辩手在捍卫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分述,不能以偏概全,一刀切地创造一个“死胡同”,要能给观众留下更大的思考余地。另外,在表达方式上要将幽默、理性、感性平衡结合。

四、结语

《奇葩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让原本邋里邋遢的人在舞台上变得潇洒,生活中的不靠谱会变成音乐上的有才华,刻薄会变成犀利,颓废的人会变成“丧”的燃烧,这就是奇迹所在,也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奇葩说》要发扬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改进,将节目烙印在大众心中。

参考文献:

[1] 蒋潘婷.浅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特征[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95.

[2] 高洁.辩论类电视节目《奇葩说》的情感認同[J].传媒论坛,2018(24):141.

作者简介:周逸琨(1998—),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奇葩说传播
在线教育 老师“奇葩说”里找灵感
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的个性化节目形态分析
从《奇葩说》谈主持人的控场能力
网络综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如何“量产”《奇葩说》
《奇葩说》第三季发布会“马晓康”合体重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