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9-10赵爽

智慧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成像应用价值

赵爽

摘要: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本院在2018年1月-2020年9月期间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并将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骶髂关节炎分级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灵敏度以及特异度较高,ADC指标值升高。结论 磁共振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在实际检查中,辅助检查意义显著,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磁共振成像;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sacroiliac arthriti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hods 42 patients with early sacroiliac arthriti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Sept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pathology.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pathology,sacroiliac arthritis grading and MRI(P > 0.05).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examination were higher,and the ADC index value was higher. Conclusion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early sacroiliac arthritis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er,in the actual examination,auxiliary examination significance is significant,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Early sacroiliac arthriti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pplication value

強直性脊柱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其中年轻人发病率比较高,导致该疾病出现的原因与遗传、后天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在研究中发现[1],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骶髂关节病变,增加致残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负面伤害,对于该疾病来说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等情况,具有的意义非常明显。该疾病在早期特异性不高,增加诊断的难度,在检查中,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较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2]。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在检查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CT、MRI等在检查中应用比较广泛,在检查之后,能获取到病灶部位的相关信息,为诊断和治疗等工作的进行创造条件。本试验主要分析的是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资料为42例本院在2018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患者资料:男女性别比为26:16,年龄上限51岁,下限22岁,年龄均值为(40.2±1.5)岁。选择标准:手术病理确诊患者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实验知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精神存在异常;资料缺失;肝肾等器官存在器质病变;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

应用1.5T的核磁共振仪作为检查工具,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内容。患者为仰卧位,矢状面和床面长轴中线一致,对双侧髋关节等部位进行轴位扫描。常规自旋回波T1WI检查,参数:层厚5毫米,管电流120千伏,层间距5毫米,矩阵217×256,延迟15毫秒,采集相关信息,采集两次;快速自旋回波T2WI检查:TR3000毫秒,矩阵256×256,检查4次;T2加权检查:TR1000毫秒,延迟50毫秒,矩阵192×256,检查4次。在检查中,重点检查患者的关节软骨和骨皮质病变情况,检查骨髓是否水肿以及程度、骨质硬化和脂肪沉积情况。在检查完成之后,由专业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观察软骨组织、韧带等部位的信号特征,对结果做出相应的评估,在出现不同意见时,共同商讨。

1.3评价标准

在检查完成之后,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对,计算检出率。检出判定标准:在TIWI检查中,出现不规则变粗、扭曲样等信号,T2W1检查中出现异常偏高;关节水肿在T1WI序列中,表现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脂肪沉积检查T1WI序列、T2WI为高信号;患处骨质侵蚀破坏后,在检查中,为低信号,存在不规则凹陷,关节间隙变宽或者出现狭窄,在T2WI检查中出现混杂信号[3-5]。

计算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ADC指标值(双侧骶髂关节最大截面骶侧、髂侧关节面下ADC值测量后,得出均值记为ADCq、ADCJ)。

对检查结果分析,对病情做出分级,I级:无异常;II级:关节面以及软骨存在骨髓水肿;III级:关节面受到侵蚀程度明显,关节软骨不完整;IV级:关节间隙减小骨髓水肿恶化;V级:骶髂关节完全强直。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x2)检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与磁共振检查检查对比不具备较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磁共振成像检查灵敏度为82.05%(32/39),特异度为89.47%(34/38)。骶髂关节的ADC值中位数1.011(0.812~1.350)×10-3mm2/s,且病变区域的ADC值出现不同程度升高的情况。

2.3磁共振成像骶髂关节炎分级与手术病理分级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来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晰,该疾病是脊柱中轴关节和骶髂关节受累的慢性迁移疾病,多出现在青壮年男性群体中,影响到身体的美观程度,增加患者的负面心理压力等,对患者非常不利[6]。所以对于该疾病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是该疾病早期比較隐匿,病情发展比较缓慢。疾病的主要表现为下背痛、低热、乏力等,一般症状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随着病程时间的不断延长,在经过数月之后,会不断进展,脊柱从下到上出现强直,导致驼背等情况的出现,增加疾病的负面危害[7]。在该疾病人群中,合并出现骶髂关节炎。所以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意义较大,将骶髂关节炎也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标准,科学的早期诊断能降低残疾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早期诊断中,实验室检查等缺乏特异性,影响到准确的检查,所以部分患者在确诊之后,发现疾病处在中晚期,错失治疗的时机,导致病情反复出现,成为难治疾病,出现残疾。近些年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方式在实际检查中,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中核磁共振在该疾病的诊断应用得到重视,尤其是在成像技术不断提升后,诊断的准确度在提升,在核磁共振检查中,能清晰地显示出关节旁水肿、软骨炎性病变等情况,获取到病灶部位的相关资料[8],了解到解剖结构的状况,为早期的诊断和病变分级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来说,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在实验室检查中,存在不足,检出率不高,影响到治疗工作的进行,而在CT检查中,能显示出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等信息,而且对于早期病变的敏感性较强,但是层面检查不足,病变显示不是非常充分,增加漏诊的出现,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检查是更为先进的检查方式,弥补CT以及实验室检查的诸多不足,能清晰地观察到骶髂关节解剖结构以及病理程度,能从任意层面实现成像,更好地显示出骶髂关节的情况,在诊断疾病中,降低诊断的难度,在检查中大部分患者的滑膜软骨存在破坏,对软组织的检查价值也比较高,更好地显示出病灶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取到更多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出病灶以及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发现滑膜、骨髓、软骨等组织的损伤程度,为疾病的检出以及分级等提供相应的资料属于支持,而且在检查中分辨率比较高,得到的图像比较清晰,降低判断的难度,尤其是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面侵蚀、骨质囊变等检查的准确度更高,对病变特征进行更为详细的评估。该检查方式对患者不具有创伤,没有电离辐射等,大部分患者的依从性较高,方便检查工作的进行,能重复进行检查,获取到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而且检查花费不是很高,不会过度增加患者的家庭支出,对患者来说比较有利;在检查中相关操作简单,能节省检查的时间,更好地对相关资料进行处理,在应用中,更好地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具有CT、X线等检查无法替代的优势,对患者来说非常有利,能及时对疾病进行对应的评估,减少残疾等情况的出现,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脊椎在人体构造中地位非常高,在出现不良症状之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在检查中,需要重视结合患者的主诉等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地提升检查的准确度,更好地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及时做出处理,避免病情的不断进展,增加难度,增加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本次试验研究表明,磁共振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骶髂关节炎分级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检查灵敏度以及特异度较高,ADC指标值升高。

综上所述,磁共振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疾病时,效果比较明显,准确度高,在实际检查中,要重视。

参考文献:

[1]许秋霞.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MRI早期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5):93-95.

[2]邓星河,葛英辉.特殊与少见骨关节病影像诊断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82.

[3]李君,许建荣,顾越英,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与临床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2):283-285.

[4]杨泽宏,陈建宇,蒋新华,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RI表现与炎症活动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158-161.

[5]王善良.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12-114.

[6]谢光辉,吴慧忠.X线、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影像学价值对比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916-917.

[7]赵英华.MRI检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4):629-631.

[8]孙冬梅.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6):609-610.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成像应用价值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