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守护者和文化传承者

2021-09-10张晓龙

体育时空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承武术价值

张晓龙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1-010-02

摘  要  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执行的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大型武术赛事。该项赛事只允许在校大学生参加、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武术赛事之一。本人通过亲身参与多项武术赛事的编排记录和执裁经验等工作,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连年开展并且参与程度高的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  武术  价值  传承

一、武术中的“礼”文化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示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纵观我国的历史发展,武术文化与中华文化都源于对杀戮的反思。从文化角度上看,武术的“未曾学艺先学礼”等观念与中华文化的“不学礼,无以立”等思想是相辅相成的。武术礼仪象征着武术文化活动开展时的始与终,其本身就是我們“礼仪之邦”的文化符号,由此来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武术礼仪要求的是习武者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为此,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武术礼仪是抱拳礼,这就是遵从了当代武术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在中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赛场上,运动员、裁判员衣着整齐,神采奕奕。在每一场比赛的入场式上,运动员都要向裁判行抱拳礼,裁判长也会以抱拳礼回礼,然后才是介绍比赛注意事项,以及随后开始比赛。在比赛期间,运动员在上下场时都要对裁判致以标准的抱拳礼以示开始和结束,下场后在候分区等待自己的得分,当宣告员播报运动员的姓名、单位和最后得分后,运动员还需再向裁判致以抱拳礼后退场。运动员的这三个抱拳礼充分体现了对赛事的尊重和对裁判员执裁的肯定。除此之外,在比赛期间裁判员无论是在场上执裁,还是在场下休息,都必须统一着规定的、统一的服装;裁判员进、退场,通勤以及用餐期间都需要注意自身形象,集体行动都须整队集体进行,此外,在裁判员执裁期间手机等通讯工具都须上交大会以保证执裁工作的绝对公平。

二、平等与参与

文化是一种振奋民心的精神力量,尤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代表着一种民族气节。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在看到社会变化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其中,公平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代表。结合到体育运动本身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能够展现公平的活动,特别是有着较多规则的竞技体育运动。武术套路竞赛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自然也将“公平”的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举例来说,在每场比赛中的裁判员都是通过了省级或国家级管理部门的培训,并抽调后才可以上场执裁;运动员的分组、设项、评分采用的是国际及国内重大赛事使用的电子评分系统。此外,名次取得和奖项设置方面也都显现了整个赛事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

本人自2014年起开始参加、参与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通过总结,发现近些年竞赛规程中对运动员的组别分类常常分为四类,具体为特招生、免试生、单招生和普招生。各单位根据运动员的身份上报合适的组别。赛事之所以如此设置四个组别,其目的也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赛事的公平和公正,同时争取覆盖更大的大学生群体面积,让专业运动员和非专业的运动员都能在相对公平的组别中进行比赛。此外,如此分组还能让除了武术运动员出身的其他在大学期间对武术感兴趣的普通大学生也能有参加比赛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本人看来,中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是以“文化传承为使命,文化自信为追求”的理念,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每年一次的武术交流中互相赞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得赛事真正成为了大学生武术运动的交流与传承平台。在这里,即便是全运会金牌得主也丝毫没有架子,985大学的参赛者也没有丝毫的优越感。这里只有武术,只有大家相见时的敬礼、抱拳、鞠躬等中国标准礼仪,只有眼花缭乱的拳种、器械,让人们自豪于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更有我国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的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国家自信

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的枪声,结束了中华武术作为保家卫国的杀人技的历史使命。霍元甲上海精武体操会、天津中华武士会的成立、孙中山《尚武精神》的倡导,开创了中国武术运动作为振奋民族精神、强身健体、强国强种的全新发展时代。自此,太极、形意、八卦等很多之前携密自珍的武术品种显山露水、广授门徒、开枝散叶、充分融合,中华武术因此在官方和民间得到了巨大普及和传承发展。如今,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有可能在一二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但与世界大国地位极不相衬的是,我们的全民健康水平却远远落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的民族文化仍然不被世界推崇和认同。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现代化发展机制造成的人文精神的衰落,面对外界强势文化造成的人类文化的同质化发展趋向,面对众多传统文化形态的大面积流失和消亡,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此后在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十八大更是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宏伟目标之一,十九大和两会的胜利召开,更是将文化自信、体育强国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上日程。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需要具体的实践载体,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承载着中华文化诸多基本精神。以武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实践途径。在此背景下,我们除了要在国内继续推广和传承武术运动,更要尝试在海外弘扬武术和中华传统文化。为此,几十年来我国向各个国家输送了大量高水平的武术人才,也是在此期间,很多运动员响应号召去海外做教练员,为普及和弘扬中国武术贡献力量。

现如今,众多高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留学生。随着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的连年举办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中华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随之扩散,尤其在2019年的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特意将竞赛组别设置成甲、乙、丙、丁四个组,其中特意标注留学生属于丁组的普通生组。大国崛起,必然伴随文化崛起,随着文化输出的加强,相信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输出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去改变的东西还有很多。

四、武术的传承

在人类社会摆脱冷兵器时代进入更加文明的时代之后,任何国家或民族都普遍对野蛮的战争保持着令人厌恶的态度,所有粗暴的行为都被视为一种粗俗的表达。近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表明,残酷战争始终被视为反人道主义行为,血腥冲突始终被视为反和平的教材,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作为人类文化的构成,技击或者格斗依然存在于人类世界,许多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的特色格斗技艺。中国武术是发源于中国的武技,它因实战和技击而生,为实战和技击所用。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数千年发展之后的中国武术已经与残酷的战争、嗜血的杀戮相行渐远,其技术形态也已经衍化出了新的形式和内容。至此,武术的实用属性正渐渐褪色,而审美属性却在不断彰显。尤其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中,随着各种短视频、APP、新媒体的兴起和流行,武术的传播和传承又多了一些途径,有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网络平台知道、了解、参与到武术运动之中,并借此了解武术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

在每年的中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上,武术运动员、武术研究者和文化学者、武术爱好者、国家武术发展负责人、各高校武术领队教练等借此机会齐聚一堂,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他们共同学习、探索、践行中华文化。他们以武术作为修行自身的方式,进而用自己的修为向世人展示中国武术和中华文化的神奇,让更多的人相信、理解、践行中华文化。武术对于我們是开放包容的,而不是自私、不可共享的。在教练员和各领队中间也存在着这种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武术的交流,不同高校的教练员有机会时也会相互沟通训练方法和经验,共同探讨利于武术传承和更好的发展之路。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责任并不在于提升某位运动员一时的运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于能对武术源远流长、不断传承、不断发展的正确引导。

五、结语

武术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继承性,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武术文化是中国形象的象征,借此可向西方世界传达文化精神,同时这也是塑造大国形象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武术文化,为我们的民族形象的塑造添砖加瓦。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武术协会秘书长、天津理工大学教授苏长来教授这样说:“大学生武术活动是实现中国武术传承项目目标的重要积累场所和展示平台。比赛成果当然重要,但文化传承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苏秘书长的“最重要的”和“更重要的”的确让我感觉到“比赛的不同魅力”。这种魅力,在今天看来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武术价值
中华武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