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生成性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09-10陈发财

高考·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陈发财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过程是开放的、生成性的,并非封闭的、预设性等。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有预设的问题,还有意料之外却非常有意义的生成问题,即为动态生成性问题,教师需把握好这些契机,科学优化教学设计和流程。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生成性问题进行认真浅谈,同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解决策略

生成性问题是师生或生间在围绕教学目标探究、讨论和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般由学生提出,超出课前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由于并非预先计划和设定,因而更能真实地展示出他们在学习与探究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困惑。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这种瞬时产生的生成性问题,将其转化、开发成有用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打造生成性课堂

通常来讲,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扮演好组织者、辅导者与点拨者的角色,承担着指导者的责任,培养与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依据“以学定教,贴生而行”的准则,为学生预留更多思考与讨论问题的时间,使其在交流中针对老师预留的“错误”提出自己正确的看法,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积极打造生成性课堂。

例如,在“离子反应”教学实践中,教师先结合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讲授本节课中的理论知识,带领他们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什么是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使其掌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和反应实质,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步骤。接着,为训练学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能力,教师可以故意把Na和H2O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写成2Na+H2O==2Na++2OH-+O2↑,然后停顿几秒钟,交给他们充裕的时间来思考,部分同学将会脱口而出,回答道:需要在H2O前面加上计量数2。不过教师不要急于进行评价,而是提示学生继续思考和交流,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发表个人看法和建议,使其最终得出正确答案是2Na+H2O==2Na++2OH-+H2↑。随后教师引领学生归纳出判断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是,是否遵守反应事实、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由此发挥出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精心设计引导提问,促进生成性课堂形成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毕竟学生的化学学习经验毕竟匮乏,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容易受到限制,有时虽然遇到一些疑问或困惑,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同样属于生成性问题,假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后续教学的正常进行。这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围绕所授知识主题精心设计一些引导性提问,促使学生将心中的问题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突破思维瓶颈,打开思维之门,使其进行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帮助他们解疑释惑,促进生成性课堂的形成。

比如,在学习“钠及其化合物”过程中,教师谈话导入:大家知道,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的相当广泛,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却都是以化合态存在,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为什么自然界中不存在钠单质呢?引起学生的质疑,使其结合个人认知思考原因,他们知道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钠离子。接着,学生产生问题: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该如何表示?教师指导他们写出钠的电子排布式和钠离子的排布式,然后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钠,使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保存?原因也是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之后,教师演示实验:分别把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和投入到小烧杯中,学生观察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将会主动思考钠的化合物与化学性质,活化他们的思维,有效处理生成性问题。

三、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

一般来说,小组学习是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教师应全面考虑到班内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情况,将他们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其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认真思考与讨论问题,由此开展生成性教学。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使其均加入到课堂学习中,让他们极力展现自我,构建小组学习形式的生成性教学。

此时,在进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重庆地区的酸雨录像,设计导语: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是一个燃煤大国,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酸雨,所以要了解酸雨的形成、治理,必需学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先研究二氧化硫。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二氧化硫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可能说到易溶于水、是酸性氧化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及与一些化学物质会发生反应等,可能会超出教材的范围,就形成生成性问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继续在小组内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可借助实验手段进行,他们可能想到运用氯化钡、双氧水等物质,且设想酸雨的形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均要先表示鼓励,再一起逐个解析,解决生成性问题。

四、注重师生多元互动,及时发现生成性问题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相当关键,很多生成性问题都是在互动中出现的,教师要利用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具体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规划,随机应变的处理生成性问题,改善课堂教学水平。具体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来说,教师需注重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为生成性问题,使其将个人意见分享给老师,让教师也获取更多信息,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教学时,本节课将会讲到人体内的必须元素,包括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及各自的生理功能,当学校“维生素C”的特性——还原性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则提示性材料“碘单质能够让淀粉变蓝,碘离子不能让淀粉变蓝,维生素C可以被碘氧化”,引导学生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制造师生互动契机,当他们得出结论“取少量淀粉溶液,滴入几滴碘水后变成蓝色,再加入維生素C,震荡以后蓝色将会消失”。不过有的学生将会提出用其它氧化剂来代替碘水,如:取两个干净的试管,均滴入2ml的三氯化铁,一支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清液,另外一支不加入任何试剂,震荡以后发现滴入维生素C的溶液从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从而证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将Fe3+还原成Fe2+。如此,通过让学生创新实验方案增强师生互动效果,最终顺利解决课堂生成性问题。

五、捕捉实验教学契机,实现生成性化学课堂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类学科,以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用途等为主,在高中化学课堂上,为更好的解决生成性问题,除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外,还需结合实验教学的优势,达到两者的相辅相成。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捕捉实验教学中非预设性的契机,如非预期的颜色变化、产物种类、气味,甚至结论等,引领学生积极猜想和主动验证,帮助他们真实理解实验,借此解决生成性问题。

在这里,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教学为例,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时,可以引领他们操作实验:把形状、大小一样的铝片与镁条分别同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有的学生比较好奇,把形状、大小一样的铝片分别同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看到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和稀盐酸反应的速度更慢一些,他们将会产生疑问:离子反应的实质是单质铝同氢离子反应,为什么氢离子浓度一样的稀盐酸和铝片反应速度要不稀硫酸快?这时教师先使用0.1mol/L的稀盐酸与0.05mol/L的稀硫酸分别和一样的铝片反应,帮助他们验证该疑问的确存在。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可能想到稀盐酸比稀硫酸的酸性强,和铝片的反应速率更快,随后师生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展开探究与验证,肯定他们的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

六、坚持开放教学原则,正确处理生成性问题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不能是一个封闭是系统,也不能局限于预先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开放性的规划,营造一个弹性空间,鼓励师生双方即兴创造,尽可能超出预期设定的目标。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均要突出开放性的特征,不仅可以产生更多生成性问题,还能够活化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这些生成性问题,使其收获更多。

举个例子,在“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教学中,蛋白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与生命的密切联系,本节课主要介绍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蛋白质,使其学会运用蛋白质的特性解释与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学习完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后,教师设置这样一个开放性练习题:有三种液体分别含有肥皂、淀粉与蛋白质,该怎么分出它们?预设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蛋白质、淀粉和淀粉水解的产物葡萄糖的特性来思考,寻求鉴别方法,不过有的同学可能联想到生活中曾经用肥皂水吹泡泡的经历,说出能吹出泡泡的就是肥皂水,然后再想法区分淀粉和蛋白质,这就是典型的生成性问题。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表示赞扬,且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鸡蛋清溶液,让学生尝试吹泡泡,结果自然能够成功吹出泡泡,这表明需让他们多和实际生活联系,使其发散性思考。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生成性问题作深入思考和探究,主动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断受到冲击,使其始终处于动态与不断成长中,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思考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进而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庄绍珲.浅谈高中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高考,2020(08):103.

[2]赵霞.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模式初探[J].江西教育,2020(06):28-29.

[3]张多成.高中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导学,2019(13):73.

[4]詹荣鑫.探讨高中化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35):76.

[5]高艳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成性目标情境设计与优化探究[J].考试周刊,2018(A5):150.

[6]龚美英.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7(09):78.

本文系2019年度石狮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校级微课题实践与管理的策略研究》论文,课题编號:(SGC2019-03)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