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回目的韩语翻译研究

2021-09-10李夙胤

教学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容

摘要:本文以韩国著名翻译家任弘彬翻译的《西游记》为素材,对西游记回目的韩语翻译进行了研究。语言形式方面,针对《西游记》回目在语言形式方面的四个特点进行了翻译情况的考察。内容方面,重点考察了回目中人物名称的翻译,总结出对应直译法、韩字对译(加注)法、补译法、与其他人物名称合译法、语境阐释法、用其他别称改译法、笼统化改译法等七种翻译方法,受此启示,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其他語词的翻译方法,主要就语境阐释法和改译法这两种翻译方法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回目,韩语翻译,语言形式,内容,人物名称

1.语言形式的翻译

回目,是章回小说每一回的标题,也指章回小说标题的总目录,在语言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分析西游记的回目可知其在语言形式上主要有四个特点,下面具体来看:

(1)音节(字)的相对数量较少

章回体小说回目往往可以以寥寥数字交代丰富的内容,如用韩文来表达同样的内容往往需要更多的音节数。在翻译时,我们不能苛求韩语译文和汉语原文字数相同或接近。如:

例1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제59회 당나라 삼장은 화염산에 이르러 길이 막히고, 손행자는 속임수를 써서 파초선을 처음 빼앗다

原文的音节数为14,而译文的音节数为37,是原文的2.5倍还多。

(2)分为上下句,且上下句音节数(字数)相同

汉语的回目讲求齐整,分为上句和下句,上句和下句音节数相同。译文为了再现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也做了不少努力。如:

例2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제16회 관음선원의 승려들 보배를 탐내어 음모를 꾸미고, 흑풍산의 요괴가 그 틈에 금란가사를 도둑질하다

此例中译文的上下两句音节数相同,均为20个音节。由于汉、韩语言的差异,韩语译文难以保证所有回目的上下两句音节数都完全相同,因此不必苛求,但可以在不影响原文信息传达的前提下尽量保证上下句音节数相称,使译文看起来不会“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缺乏美感。有时,为了追求这种上下句字数相称,需要采取移译与合译等翻译策略。如:

例3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제2회 스승의 참된 묘리를 철저히 깨치고 근본에 들어가, 마도를 끊고 마침내 원신을 이룩하다

这一句中“归本”这一信息本是出现在下句,但在译文中却移译到了上句之中,与上句的内容合译。这是因为如果强行将“归本”在下句中译出,势必导致下句的字数远多于上句,造成“头轻脚重”的局面,有欠于语言的形式美。而这样移译、合译之后,并不违反对原文的忠实,反而使得译文在传达好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在形式上更加接近原文,也更富有美感。

(3)上下句可以对偶或对仗

对偶和对仗都是汉语中非常独特的修辞方式,受韩语的语言特点所限,韩语中并未形成这一修辞传统。但在翻译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努力求得一种近似的对偶或对仗,但不必苛求译文的上句与下句句法结构和各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如:

例4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제31회 저팔계는 의리를 내세워 미후왕을 격분시키고, 손행자는 지혜로써 요괴의 항복을 받아내다

这一句的翻译中,在充分传达信息的基础上做到了上下文句法结构和各处句子成分整体上的相似,总体上都是“누가 무엇을 하다”的结构,但细微之处仍有不同,如上句中“义激”的“义”译成“의리를 내세워”,由名词搭配动词构成动宾短语;下句中“智降”的“智”则是译成了지혜로써,由名词搭配助词作状语,二者在结构和句子成分方面并不对应。此外,“降妖怪”也未仿照“激猴王미후왕을 격분시키고”的结构译为“요괴를 항복시키다”,而是译成了요괴의 항복을 받아내다。

(4)可以使用语音修辞

这一特点主要见于第九十回的回目“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此回目中,“师”与“狮”、“授”与“受”、“盗”与“道”、“缠”与“禅”均是同音词,其中,“师”与“狮”、“授”与“受”不仅语音相同,而且字形也相似。作者这样起标题可以说是别具匠心。以“师”、“狮”为例,“师”与“狮”因谐音而互相借用是自古已有的传统,例如雕塑、绘画大小狮子,谓之“太狮”、“少狮”,即谐音官名“太师”、“少师”,以取吉利;此外,狮子,古亦称“师子”,如《汉书·西域传》中记载乌弋山离国产“师子、犀牛”。这里,作者将语音相同、经常相互谐音双关的同音字连用,既在语音上富有辞趣,又巧妙地将情节凝练于其中,该回中天王对孙悟空所说:“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这种语音修辞虽然增强了回目的语言表现力和趣味,但对于翻译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正如卡特福德所指出的那样,“原语的语法、词汇、音位、字形或许可以在译入语中找到替代成分, 但是其中译入语的音位或字形绝不是原语音位或字形的等值成分”。故而译者在翻译没有强求语音与字形方面的对等,而是注重于对内容的阐释:

例5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제90회 스승은 죽절산의 사자 소굴로, 사자 요괴들은 옥화성으로 각각 붙잡혀 가고, 도(道)를 훔치려다 선(禪)에 얽매인 구령원성은 끝내 주인에게 굴복하다

2.内容的翻译

2.1人物名称的翻译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着人物展开,因此人物名称的翻译对于回目内容的翻译来说尤为重要。为了避免用词单一重复或为了表达特殊的寓意,文学作品中同一人物可能有许多别称,西游记亦是如此。如仅在西游记回目中出现的人物别称就有:唐僧(4)又叫(唐)三藏(8),玄奘(2)、圣僧(2)、禅(主)(3)、江流(僧)(2)、金蝉(1);(孙)悟空(5)又叫(孙)行者(12)、(孙)大圣(8)、(美)猴王(4)、心猿(17)、心主(2)、金公(1);(猪)八戒(7)又叫悟能(1)、木母(7),沙和尚又叫沙僧、悟净(1)、刀归(圭)(1)、黄婆(1);白龙马又称意马(2)。此外,孙悟空和猪八戒合称金木(2),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合称金木土(3),孙悟空和白龙马合称猿马(1)等。

上述人物名称当中,有一些表意比较直接、具体,比较容易对应直译,如,孙悟空(5)别称中的(孙)行者(12)、(孙)大圣(8)、(美)猴王(4)一般可以对应直译为손행자,손대성/제천대성,미우왕/원숭이 임금,其中,行者和大圣分别为孙行者和孙大圣或齐天大圣的简称,但在翻译时,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一律补出了其全称,这可以视作补译法。

还有一些别称,表意不那么直接、具体,其背后负载着丰厚的文化背景与寓意,已用粗体标出。郭明志(1997)指出,这些别名代称,仅在作品的回目、诗词、韵文中大量使用,但与作品的主旨及人物的基本性格、人物间的关系都有精妙的内在联系。其中一些别称源于道教内丹理论,如,孙悟空的别称“金公”指铅、元神,五行属金,对应心,心主神志,西游记常用“心”、“心主”、“心猿”指孙悟空;猪八戒的别称“木母”指汞、元气,属木,对应肝;沙和尚的别称中“刀圭”指调和铅、汞,使神气交结混融而结丹的真意,属土;黄婆指脾,属土。按内丹理论,金公、木母、刀圭都是炼丹中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相生相克对立互补,才得以炼就金丹,这也喻指了其所对应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之间的对立互补关系。这种丹道化的人物名称由于其背后负载着丰厚的文化背景与寓意,给翻译增加了不少难度。下表对上述丹道化人物名称的翻译情况进行了归纳。

金公(1) 제천대성(1)

木母(7) 저팔계(6);在“猿马刀归木母空”中合译为세 형제

刀圭(1) 在“猿马刀归木母空”中合译为세 형제

黄婆(1) 사화상

金木(2,不含“金木土”中的“金木”) 두 제자(1),손행자와 저팔계(1)

金木土(1) 손행자와 저팔계, 사화상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丹道化的别称在韩语译文中都没有直接对应翻译,而是采取了改译和合译策略。改译,主要是用读者比较熟悉的人物的其他别称来改译,如“金公”用孙悟空的另一别称“齐天大圣제천대성”改译,“木母”基本都用“猪八戒저팔계”改译,“黄婆”用“沙和尚사화상”改译,“金木”改译为“손행자와 저팔계”。合译,主要是将几个人物的名称合译为一个整体,如“金木”译为“두 제자”,“猿马刀归木母空”中将“猿马刀归”合译为“세 형제”。

再看“心猿”和“意马”。石麟(1995)指出,“心猿”和“意马”除了分指孙悟空和白龙马之外,还共同代表了人的欲念和臆想,也就是与见性成佛相背离的世俗杂念,他将书中“大闹天官”与 “西天取经” 这两大板块看作有机的整体,前者写心猿意马的放纵状态,后者则是写心猿意马的收束过程。由此可见这两个别称的含义之深远。且在回目中,心猿是孙悟空各种别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共出现17次,远超其他别称,因此更应重点考察。

心猿在对应的译文中有六种译法,分别为:심원(心猿)(6),심원(1),손행자(6),원숭이 임금(2), 영악한 원숭이(1), 심성을 가라앉힌 원숭이(1),类似的“心主”则分别译为심보 고약한 원숭이(1)和손행자(1)。可见,译者采用了多种译法,既有用韩字对译并加注释的译法,也有用其他别称改译法,也有的根据上下文语境将心猿的“心”阐释为“영악한”和“심성을 가라앉힌”,再附加表示“猿”的“원숭이”复合而成。意马的翻译方法与心猿基本相同,两处分别译为“용마”和“심성을 지닌 백마”。

回目中还出现许多神仙佛道和妖魔的名称,有些情况下具体的人物名称不易翻译,译者便将具体的人名隐去,改用类别词翻译,使其笼统化。如:

例6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제2회 스승의 참된 묘리를 철저히 깨치고 근본에 돌아가, 마도를 끊고 마침내 원신을 이룩하다

其中“菩提”指的是菩提祖师,但是译文中并没有把“菩提祖师”翻译出来,而是用了“스승”这一类别词进行改译,这种将不好译的具体人物名称用类别词来改译,使其笼统化的翻译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笼统化改译法。从某种程度来讲,笼统化改译法有点像语境阐释法的逆向操作,前者往往将不明晰、不易理解的内容具体阐释出来;而后者往往将具体而又不好译的内容归于笼统。下表总结了人物名称的翻译方法。

人物名称翻译方法

对应直译法、韩字对译(加注)法、补译法、与其他人物名称合译法、语境阐释法、用其他别称改译法、笼统化改译法

2.2其他语词的翻译

我们发现2.1中总结的翻译方法中有一些也适用于其他语词的翻译。限于篇幅,下面主要就语境阐释法和改译法举例说明。

(1)语境阐释法

例7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제29회 강류승은 재난에서 벗어나 보상국으로 달아나고, 저팔계는 사오정을 희생시켜 숲속으로 뺑소니치다

这一句中“国土”这一类别词表达过于概括和笼统,可结合语境和情节将其具体阐明,译为“보상국”。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承恩”不能直译成“은혜를 받아”,也要结合语境阐释其语意。根据本回的情节,这里的“承恩”说的是猪八戒、沙和尚二人在与黄袍怪打斗的过程中,猪八戒临阵脱逃,牺牲了沙和尚自己逃走,算是“承了沙和尚的恩”,因此译文结合语境将其阐释为“사오정을 희생시켜”。

例8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제54회 서쪽으로 들어선 삼장 법사는 여인국에 봉착하고, 심원(心猿)은 계략을 세워 여난(女難)에서 벗어나다

这一句中,“脱烟花”比较难翻译。“烟花”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三个意思,分别为:<书>指春天艳丽的景物;旧时指妓女;烟火。而在这里,必须结合本回的情节和语境来理解“脱烟花”的意思,这里的“烟花”指的是女儿国中所经历的如烟火般绚烂而又危险的劫难,因此译者将“脱烟花”译为“여난(女難)에서 벗어나다”。

从上述译例中不难看出,语境阐释法的好处就是可以结合具体的情节和语境将汉语回目中比较模糊笼统或带有修辞意义的内容具体、明晰化,进而使读者可以透过回目看到有关情节的更加清晰的信息。

(2)改译法

译者具有主体性,在翻译回目时,有时不照搬照抄原文回目的语词及其内容,而是对原文回目的语词及其内容做一些改动,但改动之后仍符合小说整体的内容,而且别有一番意味。

例9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제40회 어린것에게 농락당하여 선심(禪心)이 흐트러지니, 세 형제는 각오를 새롭게 다지고 분발 노력하다

原文中的猿马刀归木母空中的“空”字本指师兄弟三人空自努力了一场,还是让红孩儿把师父抓走了,但译者并没有对应该意思译成“헛수고를 했다”,而是译成了“각오를 새롭게 다지고 분발 노력하다”,意为“下决心重新奋发努力”,巧妙地化消极意象为积极意象,而又不与小说整体的内容冲突,别有一番意味。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81

李天飞校注.中华经典小说注释系列 西游記 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4:1136

李超.谈谈对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认识[J].内江科技,2015,36(06):86

郭明志.刀圭与《西游记》人物的别名代称[J].求是学刊,1997(2):66

郭明志.刀圭与《西游记》人物的别名代称[J].求是学刊,1997(2):66-67

石麟.心猿意马的放纵与收束——《西游记》主题新探[J].湖北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74-75

作者简介:

李夙胤,男,199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韩语翻译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  100089

猜你喜欢

内容
Task 5
1.2合刊
1.2合刊
无天于上2035 “出击”(上)
1.2合刊
1.2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