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腰背痛,警惕多囊肾
2021-09-10杨怡
杨怡
近日,42岁的汪先生因腰背痛数月而来到我院就诊,辗转几个科室后,最终在肾内科找到了病因——多囊肾。
听到这里,你肯定会有以下疑问:什么是多囊肾?它与肾囊肿有何关系?除了腰痛还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治疗呢?笔者下面就来为您解析一下。
多囊肾(ADPKD),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了父母PKD1突变基因或PKD2突变基因而发病。
它的特点是肾脏上有多个囊肿,因为发展缓慢,所以一般在30~40岁时出现症状,如腰背部或上腹部胀痛、钝痛或肾绞痛;血尿;上尿路感染;合并肾结石;头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心血管系统表现;30%~40%患者伴肝囊肿,10%患者有胰腺囊肿,5%左右有脾囊肿。但多数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肾功能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诊断本病除上述临床表现,主要靠肾盂造影检查。造影片上可见有肾盂盞所特有的受多囊挤压引起的变形、畸形、缺损、盏颈的延长等情况。此外超声波检查两肾增大,两侧肾功能亏损,血氮升高,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减退,都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辅助资料。必要时还应该做基因检测。
肾囊肿和多囊肾看起来很相似,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结构异常,是指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包块,囊内充有淡黄色透明液体。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是人体衰老导致的一种肾脏表现,因此小于20岁的人几乎没有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对肾功能和周围组织影响不大,因此不需要治疗,只需6个月到1年随诊。
而多囊肾在出生时即存在,主要表现为双肾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囊肿,囊泡进行性增大,逐渐破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肾衰竭和尿毒症。目前尚无理想办法阻止囊肿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部分患者最终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来缓解病情。故家族中有多囊肾病史者,应从30岁开始定期做B超检查,以早期发现囊肿,定期监测囊肿发展速度,以便早期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
对多囊肾的治疗,过去是手术去顶减压,但现在认为去顶减压后其深部小囊肿由于表面压力下降而快速增大,并且手术对肾脏也是一种打击,所以现在不主张过于积极的手术治疗,囊肿太大时可以经皮穿刺减压(容易并发感染)。目前多囊肾的治疗主要对症治疗,比如控制感染、预防感冒、降血压等。
今年3月,托伐普坦片获批上市,该药是治疗多囊肾的特效药。临床试验表明,多囊肾患者每天用托伐普坦片95mg,连续服用3年,囊肿增生减少50%以上。现多国指南推荐,年龄18~55岁、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25~65 mL/min/1.73 m2的患者,或年龄56~65岁、eGFR25~44 mL/min/1.73 m2且eGFR每年下降> 2.0mL/min/1.73 m2的患者建议使用托伐普坦治疗。
如果上述治疗不理想,或疾病进展到末期,双侧多囊肾切除后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就成为最后的选择,但是该方法要求患者年龄不能超过60岁。
为了稳定病情、延缓肾衰竭进展,患者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巧克力等;不要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少吃盐;避免高蛋白饮食,但肾功能正常时可多食用豆制品,因为大豆蛋白对血脂和肾血流量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每天喝水1~2升;适当运动,避免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