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价值内涵和路径探析

2021-09-10余成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大思政

摘  要: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突破原有边界向日常学习生活延伸。发挥好高校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作用,对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实际效用。本文结合“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特点和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际,诠释了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价值内涵和意义,阐明目前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析。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价值内涵;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D267.6;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1],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性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中最基层的战斗堡垒,体现着党的思想、党的作用、党的形象,在高校中传播、落实、显现的“神经末梢”。因此,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高校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价值内涵

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思政课教师的单打独斗,必须打整体战、出组合拳、奏交响乐,[2]”需要调动起一切有利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因素,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进行明确功能定位,并提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目标要求,充分体现出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发挥好高校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意义。

把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好,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向课堂之外延伸、向日常生活延伸、向社会实践延伸;有助于团结学生党员团并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强化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让每个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助于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保持党的崇高形象,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向往党组织、加入党组织;有助于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倾听大学生微言微语,解决大学生难事急事,引导大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

二、“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困难挑战

(一)“三会一课”制度存在弱化

在现实的学生支部建设过程中,有一些支部由于大学生党员数量多、党员质量参差不齐、日常事务繁忙、支部书记能力良莠不均等原因,出现“三会一课”只停留在会议记录里,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情况。久而久之,支部的凝聚力自然而然下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哺能力也持续减弱。

(二)“关键少数”培养停滞表层

优秀学生党员是年级“关键少数”,必然要承担起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职责。然而,由于工作经验有限和就业压力上行,他们不论是业务能力还是本身的重视程度都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整个支部实际作用的发挥。

三、“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发展维度,严格程序,“三项制度”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第一,以发展对象群团“五推荐制”,打破考察“壁垒”。在完善班级、团支部、班导师、培养联系人“四推优制”的基础上,增加“科研小组”考察制,充分发掘“学术党建”理论价值,依据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术性需求,串联起本、硕、博的相近专业学生组成科研小组。科研小组的设置让党支部成员能在轻松愉快的学术交流过程中,了解入党申请人的思想动态和学术能力,形成综合性判断和评价。

第二,以特邀入党谈话人工作制度,传承初心力量。邀请党性原则强、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党员与发展对象做“一对一”入党前谈话,让发展对象在交流过程中交心,经受一次彻底的“入党洗礼”,真实感受老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三,以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的共建制度,提升规则意识。通过共建活动,双方互为对照,互查材料,全力以赴做好发展党员的每一步。同时,以支部共建为契机,搭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术引领力,积极推行“互动式、实践式、开放式”的组织生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

(二)培养维度,严守阵地,“三个注重”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第一,注重提升支部立項品质,努力实现支部工作“日常化”。坚持完善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专业知识,广泛开展党支部立项、经典诵读、参观走访纪念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的方式能激发大学生党员参与党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支部走进课堂、走进宿舍。

第二,注重强化网络生存思维,积极推动支部宣传“移动化”。微媒体时代促使高校将社会资源与社会渠道整合成全方位育人的大平台,引导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设备在MOOC、教学App、社交媒体平台获取电子资讯[3]。高校学生党支部需要主动适应“网络生存”的新特质,运用新媒体打开党的工作新“视界”。党支部书记、支部党员积极撰写网络微评,主动发声,“微”言大义,传播正能量。实现网上网下互补,线上线下互动,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的时效性,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影响力。

第三,注重完善党建引领机制,有效保证支部教育“科学化”。着力推动“以党带团、研本共建”的党支部工作模式。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党支部应该主动对团日活动加以指导,提升党支部的影响力;党日活动也可以适当邀请优秀团员参加,增强党支部的号召力。实施研究生党员与本科生班级结对子,高年级党员向低年级学生讲党课,有利于高年级学生在“发挥先锋模范”思想的引导下不断强化自身修养,还能让低年级学生得到更科学、更直接、更信服的指导,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朋辈引领,实现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做到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传、帮、带的连续发力。

(三)实践维度,严练技能,“三个领域”提升党员专业素养

第一,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好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走进孤儿院、养老院、中小学、居民区等,开展有特色、有品牌、有温度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积极鼓励学生党员参加西部计划等项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致力服务地方工作,让党徽闪耀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第二,不断加强基层服务领域。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党员利用专业优势到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开展以参与公共服务、助人为乐、帮助孤寡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服务活动。主动发挥高校优势,形成党支部与贫困村结对子、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的方式,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把新思想、好主意带给边远山区和特困家庭,不断夯实学生党员的家国情怀,有效提升高校党支部的社会影响。

第三,不断夯实队伍建设领域。支部建设好不好,关键在队伍,重点在书记。只有打造一支优秀的党务工作队伍,才能拥有一批有战斗力的支部。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学院党委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换届和选举,认真审查资格,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自身也需要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和提升理论水平。党支部要组织好生活会,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激发出全体党员的示范引领效力。

四、结语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建设好高校学生党支部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关键一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显性载体,理应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高校学生党支部需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用实际行动将理想信仰展现于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同学,不断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程度,内化为日用不觉的行动,从而为履行时代使命忠诚信仰、锤炼本领、敢于创新,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1],才能落实好高校党的建设从严之策,书写好思想政治教育奋进之笔。

参考文献:

[1]洪钟贤.学生党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示范作用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学报,2018,19(10):8-10.

[2]袁艳红.高校法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1):182-184.

[3]叶燊.微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与模式重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8):117.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2-26 修改日期:2021-04-06

基金项目:2020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JAS20063)

作者简介:余成威(1992—),男,福建莆田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基层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大思政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