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格泰姆时代》中犹太爸爸的伦理身份解读

2021-09-10秦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摘  要:《拉格泰姆时代》是E·L·多克托罗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理论为指导,并从伦理身份角度切入,对小说中犹太爸爸的家庭身份、社会身份以及种族身份进行解读,以此来探究其中的伦理启示。

关键词:《拉格泰姆时代》;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身份;伦理启示;犹太爸爸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02

《拉格泰姆时代》(Ragtime)是美国当代作家E·L·多克托罗(E·L·Doctorow,1931—2015)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美国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1890—1920)为背景,讲述了三个家庭(白人、犹太和黑人家庭)的命运随社会变迁的故事。小说中,作者并未交代许多人物的姓名,而是借犹太爸爸、犹太妈妈和白人母亲等称谓指某一类人。犹太爸爸为实现人生价值,携女儿从纽约搬到劳伦斯,最后在费城挣得一席之地,成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国内学者聂珍钊指出,在文学文本中,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伦理身份有多种分类,如以血亲为基础的身份、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身份、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身份、以集体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的身份、以从事的职业为基础的身份等[1]。学界对该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新历史主义、叙事策略和小说的音乐性等角度。本文将从伦理身份视角切入,分别对犹太爸爸的家庭、社会以及种族身份进行解读,探究其中的伦理启示。

一、家庭伦理身份的坚守

在家庭伦理关系中,犹太爸爸拥有以婚恋关系为基础的丈夫身份和以血亲为基础的父亲身份。爸爸因妻子违背婚姻伦理的忠贞原则,将其赶出家门。作为父亲,他尽其所能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为女儿营造平安健康的成长环境。

犹太爸爸以婚姻伦理规则为重,体现了他对忠贞原则的维护。妻子为养家糊口丢掉了贞洁,这一有违伦理准则的事件使丈夫深陷困境。擺在爸爸面前的是两难的伦理选择。一是留住妻子,维持家的完整性。但此举意味着对妻子卖身求财的默许,这会让爸爸在伦理道德层面饱受诟病,也可能使女儿受到不良影响。二是将妻子扫地出门,维护婚姻伦理秩序。但这一决定会使家庭支离破碎,爸爸变成单身汉,女儿也将在成长中忍受母亲角色缺失的痛苦。聂珍钊指出,社会的伦理规则是伦理秩序的保障,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必然要受到伦理规则的制约,否则就会受到惩罚[2]。究其实质,犹太妈妈此举是对婚姻的背叛,因此,爸爸选择将其逐出家门。妻子离家后,爸爸日夜痛心,致使32岁的他在一个月间满头白发。而女儿的一举一动也都会勾起他对妻子的回忆。为减轻痛苦,爸爸携女儿逃离了昔日与妻子朝夕相处的环境。他虽然后来与白人母亲重组家庭,但也是在确定妻子离世的前提下做出决定的。这都体现了他内心对妻子情感的专一和对伦理道德的坚守。

家庭的解体使爸爸需要为女儿承担更多的伦理责任。他对女儿的关怀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爸爸对女儿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当时的“贫民窟每天都有年轻姑娘被拐走,转卖为娼”。为防止女儿走失,爸爸在街头作剪影艺人时,会用绳子将其拴住。在劳伦斯做工人时,他会尽量避免女儿与外界接触。而这些看似离谱的“封闭式”教育正是他护子心切的表现。其次,爸爸对女儿的关怀体现出“陪伴教育”理念。虽然他不允许女儿独自接触陌生世界,但在工作之余,他定会花时间“带女儿在昏暗的街道上散步一小时”,以缓解其内心的孤独。最后,爸爸努力为女儿营造正常的家庭环境。犹太妈妈的离开致使女儿郁郁寡欢,最终失语,“即便是对爸爸她也说得很少”。而离开纽约后的父女俩长期居无定所,爸爸对自己的失职而自责。当与白人家庭相遇后,他发现女儿和白人家的男孩相处融洽。这使他在内心接受了白人一家,也是他为何最后与白人母亲结婚的原因之一。爸爸与白人母亲再婚实现了家庭伦理关系的重组,也为女儿营造了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

从忍痛与妻子断绝关系到最后与白人母亲组成新家庭,犹太爸爸努力恪守伦理道德。他为犹太妈妈忏悔,为女儿尽责。也正因为爸爸对伦理身份的坚守和对伦理责任的承担,才使他能够享有一个圆满的新家庭,也使女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社会伦理身份的转变

犹太爸爸是一名普通工人,悲惨的境遇促使他向一名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的社会主义者转变。而受美国实用主义伦理的影响,加之政府对工人运动的暴力镇压,爸爸对变革不再抱有幻想,因此他决心通过自己创业的方式完成向企业家的转变。

犹太爸爸由普通工人转为社会主义者,旨在对资产阶级的压迫进行反抗。进步时代的美国表面上欣欣向荣,却无法掩盖其内部的社会矛盾:“公司权力高度集中,工人阶级反抗现状,城市里的穷人痛苦不堪”。犹太家庭窘迫的生活状况正是那个时代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缩影。在居住环境方面,爸爸一家住在纽约的贫民区,治安混乱,垃圾遍地。在工作方面,爸爸在街头卖艺,举步维艰。而妈妈因迫于生计出卖身体,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因此,作者借爸爸一家的窘境描绘了美国底层人民的艰难。他们捉襟见肘的境遇与纽约富人区的高楼林立和歌舞升平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鉴于此,“工人的悲惨处境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转向了社会主义。”以爸爸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勇担重任,积极投身于工人罢工运动。

然而,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实用主义伦理居于主导地位,犹太爸爸也不能完全置身其外,对变革的失望促使爸爸从一名社会主义者向企业家转变。爸爸在到达工业城市劳伦斯后,主动参加大罢工。而这场运动首先让他明白自己的剪纸技艺并无用武之地,因为他被负责人告知“我们不需要艺术,我们需要激起工人的义愤,要使他们的怒火烧得旺旺的。”随后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镇压让他倍感挫败。父女二人死里逃生后,爸爸认清了现实:即使罢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工厂也依旧属于资产阶级,工人能得到的福利也屈指可数。因此,他认为:要想真正摆脱贫困,就必须依靠自己的才能寻求致富之道。在离开劳伦斯到达费城后,他开始凭借出售动画册起步,之后又投身电影业,终于在日后成为知名的电影大亨,实现了从一个无产者向企业家的身份转变。

爸爸的成功之路是曲折向前的。两次伦理身份的转变揭示了美国社会残酷的剥削,也暗示了在实用主义伦理风行的美国,穷人想要转变身份艰辛万千。他虽无力改变美国社会伦理的大环境,但仍可凭借坚韧拼搏的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种族伦理身份的重塑

犹太爸爸种族身份的重塑过程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段:身份困惑中的犹太人和美国化的犹太人。前期,犹太和美国的双重身份使爸爸深陷身份危机中,并使其在空间和精神上长期流浪。空间上,他辗转于美国各大城市,通过寻找安身之所来确定自己的身份。精神上,“客民”的心态很难令爸爸对美國身份产生认同感。移民后的他虽长期定居纽约,却坚持使用意第绪语,并且“他打定主意要离开纽约,离开这座毁了他一生的城市。”由此推知,长期流浪的他始终忍受着安全感和归属感缺失的痛苦,并与美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后期,犹太爸爸努力获得身份认同。罗伯特·E·帕克(Robert·E·Park)和欧内斯特·W·伯格斯(Ernest·W·Burgess)认为“同化”是一种运动[3],运动的内容则包括:学会当地人的语言;学会奉行当地人的社会仪式;具有参与到这种仪式中去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地人对移民没有意见[3]。爸爸首先选择离开纽约犹太格托,进入非犹太社区,并且在后期与人交谈时选择使用“主流文化”的语言——英语。为了能在基督徒中间周旋,他为自己编造了男爵的头衔,以此来掩盖犹太身份。最后,事业有成的爸爸按照平民礼仪与白人女性通婚,并且婚后幸福美满。至此,爸爸成功确立了美国身份,获得了同“主民”身份几乎相同的地位。

美国化的爸爸并非彻底抛弃了犹太身份,因为他仍然坚守着犹太伦理准则的精华。一方面,爸爸依然相信“受难”是犹太民族的伦理宿命。即使自己功成名就后,内化于心的受难意识仍是他奋斗的驱动力。尽管有时疾病的发作会使爸爸意气消沉,但他始终对未来充满热情和希望。“他认为他应当得到幸福。这是他在孤立无援的境遇中构筑起来的。”另一方面,契约伦理精神始终指引着爸爸的立身处世,指导着他的行事作风。爸爸的自主创业始于与一家公司签订的合同,他守约为该公司制作动画书,由此小有所成。成为电影制作人后,他也始终恪守契约伦理。为保证如约完成与电影工资签约的长篇故事片,他每天坚持剧本创作。因此,爸爸在事业上的成功正是得益于犹太伦理传统潜移默化的感染。

经历过种族身份的重塑,爸爸以崭新的犹太裔美国人形象成功融入主流社会。他坚守外在美国化、但内心仍遵从犹太传统伦理准则,走出了种族伦理身份的困境,也为犹太裔美国人实现梦想提供了典型范例。

四、结语

在《拉格泰姆时代》中,犹太爸爸对家庭伦理身份的坚守使其重新拥有了幸福家庭。为摆脱贫困,爸爸经过两度社会伦理身份的转变,通过不懈奋斗,最终功成名遂。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他在坚持美国化的同时恪守犹太伦理准则,实现了对种族身份的重塑。犹太爸爸最终成为一名经济上成功且婚姻上幸福的人,这对于当今的美国底层人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仍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戴鸿斌.斯帕克《公众形象》中的身份认同与伦理选择[J].外国文学研究,2018,40(2):64-74.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32(1):12-22.

[3]乔国强.同化:一种苦涩的流亡——析“同化”主题在辛格作品中的表现[J].当代外国文学,2004(3):140-148.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3-03 修改日期:2021-04-09

作者简介:秦锐(1996—),男,黑龙江大庆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